第三章 谁不服气我揍谁
第二节 揍李筠(下)
宋军和李筠打得难分难解,北汉睿宗刘钧(刘崇儿子)也来插一竿子,引军来支援李筠。
李筠闻讯大喜,用臣子的礼节迎谒刘钧。
可惜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李筠出城一看,刘钧仅带领三千老弱病残的部队来救他。
到底是来救助还是来拉赞助?李筠很怀疑刘钧的动机,可是头颅已经低下,再后悔也晚了!
然而刘钧姿态很高,封李筠为西平王,赏赐战马三百匹(真是大手笔),又亲自召李筠面谈,还说会联络契丹大军来援助。
李筠哭笑不得,对刘钧不亢不卑的说:“我身受周太祖郭威的大恩,不敢辜负太祖的厚爱!哪怕是死,我也不想求助于契丹辽狗!”
刘钧一直和郭威有世仇,且拜契丹辽国为干爹,见李筠出言不逊,心里十分不痛快!便留下宣徽使卢赞协助李筠,自己拍屁股走人!
谁料卢赞和李筠也不对付,关系闹得很僵,大敌当前,内部不团结那是兵家大忌,刘钧没办法,只好换宰相卫融来做和事佬。
李筠那边有儿子、北汉三方相互照应,石守信、高怀德尽管也有慕容延钊、王全斌的支援,但双方战事陷入僵局,谁都难以取胜。
赵匡胤坐镇开封,前期听石守信捷报频传,一个月后却寸步难进了。
赵匡胤心里不免着急,加上驻扎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听李筠举兵反宋,立即也蠢蠢欲动,派心腹翟守珣到李筠处联络,想对赵匡胤来个南北夹攻。
谁知翟守珣却和赵匡胤是老相识,偷偷摸摸赶到开封,将这件惊天秘密原原本本的报告给赵匡胤,想立个盖世奇功。
赵匡胤获悉,便再也难以安枕了。
形势如此危机,赵匡胤高速发挥他的政治素养,果断了采取了两项措施。
一是厚赏崔守珣,许诺可以向李重进颁发铁券,永葆富贵,让他回去劝李重进不要出兵。崔守珣回去骗李重进说,形势对李筠不利,不如看情况再伺机而动,李重进果然上当,没有迅速起兵。
二是决定御驾亲征,以求对李筠速战速决!
公元960年五月中旬,赵匡胤下诏亲征,命赵匡义、赵普、枢密使吴延祚留守东京,命天平军节度使韩令坤屯兵河阳。
三天后,赵匡胤亲自率军从开封出发。几天过后,大军抵达荥阳,西京(洛阳)留守向珙对赵匡胤献策道:“陛下渡黄河,跨太行,乘李筠立足未稳时倍道兼程,趁其不备,快速出击,一战可定!如果延误哪怕十天,也会给李筠聚集力量的机会。”
赵匡胤马不停蹄,即率大军渡过黄河,挺进太行山,打算迅速与石守信、高怀德等部汇合。
太行山区有段山路险峻,怪石嶙峋,军马难以前进,赵匡胤先下马搬几块大石头放自己马上,群臣将校见天子开路,争先恐后搬运石头,半天就将山路平为大道,行军速度立即加快。不久便越过太行山,与石守信、高怀德合军一处。
宋军见天子御驾亲征,士气大振。
五月底,赵匡胤又充分发挥他的军事素养,采取引蛇出洞策略,将李筠大军调出泽州城,在泽州南面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战斗干脆利落,在上党的李守节甚至来不及出兵援救,李筠便损失三万人马,赶紧退回泽州。
此役,李筠元气大伤,爱将儋珪差点被擒获。北汉监军卢赞被宋军斩杀,倒是遂了李筠心愿。
生命诚可贵!形势危如累卵,李筠万般无奈,只得厚着脸皮再派刘继冲到太原向刘钧求救!刘钧作为契丹国的儿皇帝,没有几两铮铮骨气,却有几斤江湖义气,不计前嫌,发兵救援。
赵匡胤可不会再给李筠喘息机会!
六月初,赵匡胤指挥大军围困泽州,命石守信率军猛力攻城,高怀德率军到外围设伏打援。
赵匡胤亲自到城边督战,严令十天内攻下城池
在此生死存亡之时,李筠困兽犹斗,双方相持了五六天。
在这期间李筠部将王廷鲁、王全德却从潞州率军来投降,赵匡胤大喜过望,马上让他们到泽州城下喊话,瓦解城内斗志。此举立竿见影,城内守军意志出现松动。
赵匡胤最善于捕捉战机,见此良机,立即命猛将左厢都指挥使马全义组织敢死队冲锋登城。
马全义身高八尺,满脸虬髯,孔武有力,勇猛过人,在强弓硬弩的掩护下,率五百勇士推着云梯,直冲到城下,竖梯强攻。
赵匡胤也亲自赶到城下,操起鼓槌擂鼓助威,顿时鼓声震天,喊声动地,杀声透云!宋军各级将士见皇帝亲自上阵,热血沸腾,前仆后继,奋勇争先!
李筠指挥城内军队尽力反击,城上箭如雨下。
马全义左手持盾,右持刀手,冒着纷飞的弩箭,红着眼睛一步一步向城上蠕动,不料,弓箭不长眼睛,城上一箭射来,直接贯穿左臂,马全义眼见就要到城楼,顾不得左臂箭伤,踊身跃上城墙,右手挥舞长刀,砍翻数十位守城军士,后续攻城勇士陆续上城,终于杀开一条缺口!
马全义拔出左臂上的箭头,继续投入战斗。
李筠见东门被攻破,率卫士奔至西门,点燃早已准备好的柴火,纵身跳入大火中自焚,倒不失为一条敢作敢为的汉子!
北汉派来的和事佬宰相卫融,来不及逃跑被宋军擒获。赵匡胤对他很恼火,责骂道:“你为什么劝刘钧出兵帮李筠反叛?现在有何话说?”
卫融回答道:“狗吠是因为忠于它的主人!臣一家四十口人丰衣足食,都是受北汉刘氏厚恩,我不能辜负他们!陛下不杀臣,臣也不会为陛下服务,终将在阴间回太原为刘氏尽忠!”
卫融口里说得正义凛然,其实从他开口自称“臣”,闭口尊称“陛下”来说,是有很大的投机性的。
果然,赵匡胤先命人用铁爪敲他的脑袋,他倒是不屈服,拖出要斩他时,他又嚎叫:“大丈夫死得其所!”
赵匡胤被迷惑了,认为他是忠臣,便将他释放,并安排军医用良药敷他的创伤。
之后,赵匡胤命卫融写信给北汉刘钧,要他将周光逊送回来,然后再送回卫融。
因为周光逊当初被李筠扣押后,李筠转手将他交给了刘钧。
卫融便将刘氏的大恩忘得一干二净,对赵匡胤俯首帖耳,全部照办。
刘钧不理会,卫融顺理成章地留在了大宋,后来还做了宋朝的知州。
北汉刘钧第二拨援军还没有出发,就听到李筠兵败自杀的消息,吓得赶紧灰溜溜的回太原去了。
赵匡胤收拾了泽州的李筠,立即集中兵力转攻上党的李守节。
李守节见宋军大军压境,尽管父亲城破身亡,却也顾不得名字里的“守节”了,很快举手投降。赵匡胤将李守节调离潞州,封他为单州(今山东单县)团练使。州团练使和州防御使并列,地位仅比节度使低。
六月底,安国军节度使李继勋来京都朝拜新皇帝,这是向新王朝表示彻地归顺的姿态。赵匡胤即刻任命他为昭义军节度使,到治所潞州来上任。
赵匡胤随便一个任命,看似无意,实际一箭双雕,既让李继勋离开了自己的安国军老地盘,又将昭义军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显示出高超的政治艺术。
佐料:李筠性格残忍暴躁,但是对他母亲非常孝顺。李筠每次发怒想杀人,他母亲听说后,便在屏风后面叫他,他每次都小跑过去问安,他母亲道:“听说你又要杀人了,可以赦免吗?可以为我增加福寿啊!”李筠立即下令释放!
李筠稍微读过一些书,喜好自我调侃和开玩笑。
最初他的名字叫李荣,因为柴荣作了皇帝后,需要避讳,便改名李筠。“筠”有两个读音,一个读音是音“军”,另一读音是音“云”。李筠的名字中“筠”应该读作“云”。
因为他自己取了“李筠”的名字后,曾经自我调侃的说:“李筠李筠,玉帛云乎哉?”听到的人都开心的大笑。
李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论语》第十七章《阳货》里有句话是“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李筠是用《论语》里的谐音来开自己名字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