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决定”。双手紧握,怒目圆睁的丑娃,一字一句地说出了无数观众的心声。
此话一出,还真是把整个暑期的电影市场给震动了。
根据最新官方报道,今年夏天最燃的国产3D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简称哪咤)自7月26日正式上映以来,连日以来不断刷新纪录,累计票房已突破30亿,一举超越好莱坞动画片《疯狂动物城》,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
爆款《哪咤》的横空出世,不仅带火了中国的动画片市场,也让初次执导大银幕作品的80后导演饺子收获了不少影迷的喜爱。
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的饺子,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个漫画家。 可在那个时代,搞漫画完全是不务正业,加上父母都在医院工作,饺子只好就选择了学医。
后来在大学同学的推荐下,他毅然转行投身于动画行业,期间尽管遭遇不少非议和冷遇,也丝毫无法阻挡他对动画事业的热爱。终于,在2019年,这部由他精心打磨五年的作品一战成名。
为了这一天,饺子足足等了十七年。如今,39岁的他,从医学生到动画导演,从不被人认可到万众瞩目,可以说,他和他创作的哪吒一样,都经历了一个“不认命”的成长过程。
20亿的票房不仅让我们见证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也见证了一个动画爱好者“不认命”的决心。
“打破成见,做自己的英雄”,这句电影宣传语不知道引发了多少人的共鸣,当目睹他人的成功后,相信,每个人也在渴望见证自已的成功。
然而,当面对命运的桎梏时,我们往往却做不到那么坦然与淡定。
想不认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01 “你不行”,这三个字毁了多少人的成长
大家都喜欢电影中“哪咤”这个角色,正是因为这个角色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不少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挫折,尤其是周围人对你的否定、偏见、成见,他们迫切需要打破成见,扭转命运。
但是一句“你不行”,就像天生自带魔力的咒语一般,让你好不容易建立的信心瞬间崩塌。而往往说出这句咒语的人,不是外人,多半还是你的亲人。
小时候,我是一个乖乖女,一切听从家长的安排,从小学到高中,然后到大学,连专业都是父母给定了,没有什么主见,更谈不上远大的理想。
毕业后,自己要独立面对社会时,就显得即自卑又懦弱。在单位里,看到和我一样的同龄人干得风生水起,业绩步步攀升时,我的内心怎么也无法平静,心想着自己又不是比谁差,别人能做的,我为何不能做呢?
于是,我鼓起勇气和家人表露了心声,我想调整岗位去挑战销售岗位。可刚说完,“你不行”三个字,果断而又坚决地回响在我的耳旁,看来我的想法在家人眼中不过是幼稚而可笑的无心之举,好像一个孩子做坏事被人当场揭穿的感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涉足过销售类的岗位,好像天生就不是个推销高手,而这个成长中的缺失也一直陪伴着我,即使到现在我依然对销售领域的工作充满抗拒与抵触。
这就是一种“妨碍成长的心理障碍”,当父母、老师或者周围人未必是出于恶意的话,却在很大程度上浇灭了我们的希望,于是很多人也会下意识地暗示自己,“我不行,这事我办不到”,然后就此放弃努力。
可是,你没有想到在你放弃的那一瞬间,你就失去了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成长。
对于成长,很多人都停留在“想想而已”的阶段,能将“成长”当作一个真正的目标而采取实际行动的人少之又少。
人的命运,就是这么奇怪,如果你向命运低头,或许你的人生从此真的可以风平浪静,但是却要因此失去成长的机会。
如果你不屈服于命运,那么你就要面对人生中难以想象的困难与艰辛,不过你能在这个过程重视收获到别人无法企及的成长。
来自日本的知名作家赤羽雄二在他的这本《终身成长行动指南》中,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概念,那就是“获得成长”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要想办法突破自身成长的限制。
他用自己在麦肯锡公司的亲身经历,提出了“能够让所有人持续成长的方法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建立自己信心,这一点是成长最重要的基础,做不到这一点,任何方法都是无用的,说白了,就是打破“你不行”的思维困局,教你如何做到“不认命”。
爱默生说过:“一个人如果能够看清这个世界的矫饰,这个世界就是他的。”
02 成长不怕按下“暂停键”,就怕按下“停止键”
本书作者认为,任何人都能够不断地成长,这也是人类最更根本的性质和特性。之所以很多人会因为命运牵绊而驻足不前,那是对自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有试错的机会,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止损,偶尔暂停一下,也是可以的,只要你不是永远停止。
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关于成长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时刻我们会有所成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就是最让人感觉到有所成长的瞬间,其实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能够做到之前无法完成的事。”
记得几年前,我准备的一个策划方案,为了获得上级的审批,几乎夜夜不能寐,整天和同事们一起沟通和探讨方案细节。很快,部门主管对方案非常满意,决定向总经理室汇报。
汇报的当天,总经理和几位副总全部到场,本来以为是主管亲自汇报,谁知道现场竟然换成了由经办人直接汇报。作为一个普通的员工,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大场面,那一下子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但是,当我看到自己耗费了无数个夜晚制作的方案,我似乎也没有那么害怕了,因为那些主题、构思及观点,已经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站在投影面前的我,不知不觉间就进入了汇报的最佳状态。最后,方案顺利通过,部门也因此获得了上级的认可。
相同的情况在各类运动中也很常见,就像我们小时候学骑车一样,刚开始骑,怎么也把握不了平衡,一不小心就摔跤,可过不了几天,你突然就会了,而且越骑越顺手。
这说明,只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经常会在不知不觉间“攻克难关。”
成功完成了困难的挑战,就是一种成长的体验,一旦有过一次这样的成功体验,便会想着“再来一次”,如此一来就能站在比别人更有利的位置上为下一次挑战做准备。
所以,当我们遭遇挫折时,不妨努力回想一下你曾经有过的成长体验,让这些体验创造出行动上的良性循环。
第二个问题:“什么时刻我们无法成长?”
试想一个场景,倘若日复一日让你天天做着同样的事情,你必定会失去刺激和新鲜感。如果只需要发挥80%的实力就能完成所有工作,就会让你逐渐在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
比如我们很多职场人都知道“EXCEL”这个电子表的好处,它能让很多的统计工作变得瞬间轻松起来,但是真正愿意熟练运用和掌握的人,还是少数。
我以前做过薪酬福利岗,给几百号人做工资,刚开始接手时,我是心怀忐忑,生怕出问题,就和人事部的资深老师虚心请教了电子表格的功能,学会以后还真是提升了不少效率,人工出错的概率大副降低。
可后来负责管理工作后,我便不再接触具体的数据工作,人就变懒了,之前记得滚瓜烂熟的公式和技巧立刻变得生疏起来。加上团队中的年轻人比较多,有什么数据让他们弄就完事,我何苦麻烦自己。
虽然,我也曾经想过重新学习这项实用的技能,可是我天生对数字不太敏感,加上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也跟不上年轻人,我想挑战新事物的信心也就逐渐消失了。
因此,这种缺乏自信,无法坚持到底的经历只会让人感到后悔不已,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就形成了负面的反应,让你充满自卑、害怕挑战,从而放弃成长的机会。
当我们思考完这两个问题后,不难发现,其实成长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在于你内心对目标的期许有多高。
就像前面提到的,我的文案能够出彩,是因为写作是我的爱好,我的目标动力就更足一些,可对于电子表格,我本身不太擅长,也不自信,目标动力自然也就弱一些。
这样分析下来,成长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在对自己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之后,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建立成长的信心:
首先,“难度低一点的目标”会更好。
成长中途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目标难度过高。”有句老话叫“好高骛远”,很多人踌躇满志地想着“如果难度不高,就不能称之为目标”,却不考虑自己的实力而盲目制定较高的目标。
我们不能否认生活中那些对于“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完成”的人确实存在,不过能够完成远大目标的人恐怕只是极少数,至少我无法做到,而且中途非常容易感到疲倦。
这时候,最好制定一些简单的目标来作为成长的开端。目标比较简单,也就更容易实现。就拿跑步这事来说,比起“每天跑五公里”,相比还是“每天跑五百米”这样的目标更容易实现吧。
只要制定并完成了简单的目标,无论是怎样的目标,相信都会让人感到心情愉悦。这样一来,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就能拿出干劲,想要再接再厉。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只要制定了行动计划,即便中途暂停也要坚持完成,哪怕多次中断,只要再次开始,都算不上失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踏实地向目标前进。
其次,不痛苦的努力就能坚持下去。
从古至今,“努力”一词给人的印象就是个无比“痛苦”的词,“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等等故事,好像告诉我们,没有谁的成长不是伴随着痛苦而来的。
因此,很多人一旦坚持不下去,内心就会产生“我是个不擅长努力”的人。其实,努力原本的意思是“为了想做的事、想成为的人儿前进一小步”,这样来看,努力也并非是件十分痛苦的事。
我们可以从最开始的时候,先思考从哪一个阶段开始会相对不痛苦,早点感受到努力的喜悦,渐渐地就能进行“不痛苦的努力”了。
作者赤羽雄二以自己做咨询顾问的经历,列举了几种对于他来说不痛苦的努力:
1. 参加大量的学习会和活动,获得与人相遇和学习的机会。
2. 让这些相遇可视化,成为今后活动的启发。
3. 开展大量的演讲及专题研讨会,加强其中的并联性和自已的思想。
他通过这些可以实现的努力,先后出版了14本书,举办了50-60场演讲及专题研讨会,也拥有了十分广阔的人脉,从而收获了个人的可持续性成长。
如果一旦获得了成果,你就会从付出努力这件事中感受到快乐。
我的一位朋友是位马拉松爱好者,她就是从每天的慢跑开始,然后一年内开始尝试跑完半马,最近几年跑完全马比赛都不费劲了。
她曾对我说:“第一次跑完一千米,没觉得太难受,比较爽快,然后第二天就跑完了一千五百米,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还能欣赏绿道两边的风景,这样一天进步一点点,感觉太好了。”
像这样了解到自己的能力正在急速上升,相信你就能因此坚定自己努力下去的信心,不会迟疑地走下去。
最后,及时奖励努力的自已。
在促进成长的方法里,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奖励”。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往往是把这个方法用到了别人的身上,却很少用到自己身上。
比如教育孩子时,孩子有了进步,你一定会去拿食物或是玩具奖励她,管理团队时,你也知道给他们设置奖金方案或是进行团队培训等方式可以鼓励他们用心做事,服务客户时,你会通过礼品、积分等方式回馈和感谢客户。
可做完这一切后,你唯独忘了自己才是最需要激励的。我们自己才是成长的主体,奖励与其用在别人身上,倒不如先在自己身上试验下会更好。
那么奖励是什么?是一顿美餐还是一次旅行?作者认为这些都是不够的,既然要奖励就要从思想上认真的对待它。这本《终身成长行动指南》中就有一个非常好用的“A4纸笔记法”,我个人通过实践后也觉得这是一种潜意识的精神激励法。
就像我们记笔记一样,你在A4纸的左上角写上标题,右上角写上日期,标题就是你今天有什么样的进步,任何领域都可以,减肥、运动或是学习、工作等等方面。
然后一口气就写上4-6行内容,针对你的进步,你做了哪些努力,比如你没吃零食、你晚上没有吃宵夜,这种描述不用考虑文笔和语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最好就是你内心最直观的想法。
笔记不一定要每天都写,但是只要你有进步时,或是正在为一件事努力时,这些语言就是你成长最好的印迹,当你坚持写下去,半年或者一年之后你再翻开时,你就会发现你的改变。
当然,在我们相方设法地奖励了自已,创造并亲身经历微小的成功体验后,如果在此基础上还有愿意夸奖我们、认可我们的人,那就更有效果了。
03 终身成长,不要一个人玩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知识不断更迭的时代里,现代人享受到了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快捷生活,同时也面临着更多难以想象的挑战,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你现在出个门,如果不会用“滴滴”这些软件搭车,你都会被人笑话。
我那七十多岁的妈妈这段时间正努力地和一群孙子辈的年轻人在微信群里聊天,作为一个天生倔强的老人,她还不想认输,不想过早地被这个时代遗忘。
其实,人最怕的不是老去,而是停止成长的勇气。
为什么有些人虽然年轻,却每天活得像机器一样,只会刷微博玩抖音,上班的心情就和上坟一样;而为什么又会有像褚时健、王永庆这样的人,90多岁的高龄却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因为渴望成长的人无法容忍自己一边啃老还一边呼唤着自由的。
终身成长,是对自我的一份承诺,也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所必须付出的努力。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在这个时代,仅凭着自己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成长的,我们需要寻找同伴,寻找那些志同道合的群体,一起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变化与美好。
那么有了团队的参与,你的成长会有什么改变呢?
第一,只要有同伴就不容易掉队。
无论是我们学英语、还是考试,或者是运动,你会发现有没有同伴的参与,这些事情的结果会有着很大的差别。
就像《哪咤》这部电影,在最开始启动制作时,导演饺子每天都要遇到一堆新的问题,加上中国的动画工业体系也不太成熟,很多的细节,怎么也出不来效果,感觉项目完工遥遥无期。
一个多年资深的国产动画项目制片人,就曾经对饺子说过,“《哪吒》绝对没有可能在档期之前做出来。”
面对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参与制作的所有团队成员给予了饺子极大的信心,大家都憋足一口气,硬挺过来的。每个细节、每个镜头都是精挑细选,剧本也经历了五六个版本的修改,最开始有5000个镜头,后来改了将近2000多个镜头,他们加班的节奏不是996,而是007。
正是在团队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才有了这样一部集聚众多动画人心血的佳作。
莎士比亚说:“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第二,竞争对手让你充满干劲。
有同伴也就意味着有了“对手”,整个人就会充满干劲,这正是人的天性。我们都看过林丹和李宗伟在羽毛球赛场上的较量,不管是世锦赛还是奥运会,只要有两人同场竞技的比赛,一定会上演千万粉丝心潮澎湃的剧情。
一位是被无数对手称赞无懈可击的羽坛霸主,一位是多次夺取世界冠军的羽球大师。据统计,林丹李宗伟两人分别在12年中交手了36次。每次比赛都精彩异常,而李宗伟虽然在多次男单决赛中输给林丹,但比赛却总是你来我往,异常胶着。
李宗伟也曾在一次输给林丹的比赛后说:“我对他又爱又恨。”林丹也曾称赞李宗伟为伟大的对手,称与他比赛感觉非常荣耀。
正是有了这样的竞争,也让双方的球技得到快速的成长,为全世界观众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赛。
这样的场景不只是发生在职业选手之间,还经常出现在普通人之间。
比如我们在进行K歌、跳舞、打球等活动的时候,为了不输给对手而拼命练习,或是即便打算休息也会想着“这时候不能休息”,进而咬紧牙关,继续坚持。
这种感觉我们不要把它想象成嫉妒与怨恨,只是拥有共同目标的伙伴中,存在能让人不断涌现继续努力的念头的对手。只要有对手,努力就逐渐不再是一种痛苦的行为了。
成长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竞争,对此,我们大可不必担忧与惧怕,只要大家奋斗的目标一致,在公平的环境下同场竞技,“棋逢对手”或许会让你进步得更快!
斯科特.佩克博士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说过:“生活是艰难的,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
是最伟大的真理之一。说它伟大是因为,一旦我们真正认识了这个真理,我们就可以超越
它。如果我们懂得生活是艰难的,也就是说,当我们了解和接受了这一点,那么,生活不再是艰难的了。”
相信通过《终身成长行动指南》这本书,可以帮助大家打破认知屏障,找到好的方法,任何人都能够获得最大的成长,也能比之前更加喜欢自己。只要我们积极行动,从现在开始,把命运掌握在自已手中,刷新人生的纪录的没准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