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命令一

netstat查看端口

# 参数

-a (all)显示所有选项,默认不显示LISTEN相关

-t (tcp)仅显示tcp相关选项

-u (udp)仅显示udp相关选项

-n 拒绝显示别名,能显示数字的全部转化成数字。

-l 仅列出有在 Listen (监听) 的服務状态

-p 显示建立相关链接的程序名

-r 显示路由信息,路由表

-e 显示扩展信息,例如uid等

-s 按各个协议进行统计

-c 每隔一个固定时间,执行该netstat命令。

提示:LISTEN和LISTENING的状态只有用-a或者-l才能看到

# 查看Linux端口号

$ netstat -anp | grep 80

# 查看服务对应端口

$ netstat -nlp

lsof查看端口

# 查看8080端口号对应的进程

$ lsof -i:8080

ps查看进程

# 查看Linux端口号

# ps 命令用于查看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

# grep 是搜索

$ ps -ef | grep 80

# 查看Linux进程

$ ps -ef | grep tomcat

# -aux 显示所有状态

$ ps -aux | grep tomcat

# 查看服务进程

$ ps -aux

ps [选项]

-e 显示所有进程,环境变量

-f 全格式

-h 不显示标题

-l 长格式

-w 宽输出

-a 显示终端上地所有进程,包括其他用户地进程

-r 只显示正在运行地进程

-x 显示没有控制终端地进程

Linux性能监控

# 查看服务cpu利用

$ top

s - 改变画面更新频率

l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一行 top 信息的表示

t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二行 Tasks 和第三行 Cpus 信息的表示

m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四行 Mem 和 第五行 Swap 信息的表示

N - 以 PID 的大小的顺序排列表示进程列表(第三部分后述)

P - 以 CPU 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第三部分后述)

M - 以内存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第三部分后述)

h - 显示帮助

n - 设置在进程列表所显示进程的数量

q - 退出 top

# 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 free

下面是对这些数值的解释:

total:总计物理内存的大小。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cached:磁盘缓存的大小。

第三行(-/+ buffers/cached):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空闲内存 = free + buffers + cached = total - used

# 显示目前所有文件系统的可用空间及使用情形

$ df -h

# 显示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的大小

$ ls -lh

find文件查找相关

# find <指定目录> <指定条件> <指定动作>

  - <指定目录>: 所要搜索的目录及其所有子目录。默认为当前目录。

  - <指定条件>: 所要搜索的文件的特征。

  - <指定动作>: 对搜索结果进行特定的处理。

# 搜索当前目录中,所有文件名以my开头的文件 -name(文件名需要带后缀)

$ find . -name 'my*'

# 搜索当前目录中,所有文件名以my开头的文件,并显示它们的详细信息。

$ find . -name 'my*' -ls

# 以文件大小来查找 -size n

$ find . -size +1000000c(在当前目录下查找文件长度大于1 M字节的文件 )

# 在当前目录及所有子目录中查找filename(忽略大小写)

$ find . -iname "Hessian.properties"

grep文件内容查找相关

# 读出logcat.log文件的内容,通过管道转发给grep作为输入内容,过滤包含"Displayed"的行,将输出内容再作为输入能过管道转发给下一个grep

$ cat logcat.log | grep -n 'Displayed' | grep ms

# 匹配testgrep文件所有wirelessqa的行

$ grep -e wirelessqa testgrep

# '^wirelessqa'匹配testgrep文件所有以wirelessqa开头的行

$ grep -e ^[wirelessqa] testgrep

# 'wirelessqa$'匹配所有以wirelessqa结尾的行

$ grep -e [wirelessqa]$ testgrep

# .*一起用代表任意字符,'.*qa'匹配任何词以qa结尾的行

$ grep -e .*qa testgrep

# '\

$ grep -e '\

# 'blog\>'匹配包含以blog结尾的单词的行

$ grep -e 'blog\>' testgrep

# 匹配aaa文件中'blog.csdn.net'的行的上下5行内容

$ grep -5 -e blog.csdn.net aaa

chown、useradd、groupadd、userdel、usermod、passwd、groupdel(新建用户、用户组,给用户分配权限)

# 添加新的账号

$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 删除账号

$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 修改帐号

$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 用户密码的管理

$ passwd 选项 用户名

Old password:******

New password:*******

Re-enter new password:*******

# 设置密码为空

$ passwd -d 用户名

# 添加新的组

$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 删除组

$ groupdel 用户组

# 修改组

$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 修改用户所在组(把某个用户改为新的用户组)

$ usermod -g 用户组 用户名

# 分配权限(修改某个目录的所属用户和用户组)

$ chown -R hadoop:hadoop /usr/hadoop/

# Linux中查看所有系统用户命令

cat /etc/passwd

alias别名(很有用,便于记录常用命令)

# 查看当前设置了多少别名,直接输入alias

$ alias

# 添加别名,直接输入alias '别名'='命令'(注意等号之间不能有空格)

$ alias cdmanage='cd /Users/ben/workspace/manage/target'

# 删除一个别名

$ unalias cdmanage

# 永久保存alias的方式(本人是Mac操作系统)

# 进入用户根目录

$ cd /Users/ben

$ vi .bash_profile

# 编辑文件如下并保存

alias cdben="cd /Users/ben"

alias cdcore="cd /Users/ben/workspace/core"

alias cdmanage="cd /Users/ben/workspace/manage"

alias cdservice="cd /Users/ben/workspace/service"

alias cdmongo2="cd /Users/ben/dev/mongodb-osx-x86_64-2.6.9"

alias cdmongo3="cd /Users/ben/dev/mongodb-osx-x86_64-3.0.2"

alias cdredis="cd /Users/ben/dev/redis-3.0.0"

alias cdsearch01="cd /Users/ben/dev/search01"

# 使上面的别名立即生效

$ source .bash_profile

Linux中修改IP地址

第一步:

# 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配置文件

IPADDR=192.168.0.248

GATEWAY=192.168.0.1

DNS1=192.168.0.1

第二步:

# 修改/etc/hosts文件

192.168.0.248        hostname

Linux中修改主机名

第一步:

$ hostname oratest 

第二步:

# 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中的hostname 

第三步:

# 修改/etc/hosts文件

记得重启!!!

tar压缩/解压缩

# tar命令详解

-c: 建立压缩档案

-x:解压

-t:查看内容

-r:向压缩归档文件末尾追加文件

-u:更新原压缩包中的文件

# 这五个是独立的命令,压缩解压都要用到其中一个,可以和别的命令连用但只能用其中一个。

# 下面的参数是根据需要在压缩或解压档案时可选的。

-z:有gzip属性的

-j:有bz2属性的

-Z:有compress属性的

-v:显示所有过程

-O:将文件解开到标准输出

参数-f是必须的

-f: 使用档案名字,切记,这个参数是最后一个参数,后面只能接档案名。

# 压缩

#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个名为all.tar的包。-c是表示产生新的包,-f指定包的文件名。

$ tar -cf all.tar *.jpg

# 将目录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后,并且将其用gzip压缩,生成一个gzip压缩过的包,命名为jpg.tar.gz

$ tar –czf jpg.tar.gz *.jpg

#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gif的文件增加到all.tar的包里面去。-r是表示增加文件的意思。

$ tar -rf all.tar *.gif

# 这条命令是更新原来tar包all.tar中logo.gif文件,-u是表示更新文件的意思。

$ tar -uf all.tar logo.gif

# 查看

# 这条命令是在不解压的情况下查看all.tar包中所有文件,-t是列出文件的意思

$ tar -tf all.tar

# 解压

# 这条命令是解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x是解开的意思

$ tar -xf all.tar

# 解压tar包

$ tar –xvf file.tar

# 解压tar.gz

$ tar -xzvf file.tar.gz

# 解压 tar.bz2

$ tar -xjvf file.tar.bz2

# 解压tar.Z

$ tar –xZvf file.tar.Z

# 解压到指定的目录,如果目录不存在就创建

# 将text.tar.gz 解压到 /home/app/test/ (绝对路径)下

$ tar -zxvf ./text.tar.gz -C /home/app/test/

# 解压rar

$ unrar e file.rar

# 解压zip

$ unzip file.zip

# 总结

1、*.tar 用 tar –xvf 解压

2、*.gz 用 gzip -d或者gunzip 解压

3、*.tar.gz和*.tgz 用 tar –xzf 解压

4、*.bz2 用 bzip2 -d或者用bunzip2 解压

5、*.tar.bz2用tar –xjf 解压

6、*.Z 用 uncompress 解压

7、*.tar.Z 用tar –xZf 解压

8、*.rar 用 unrar e解压

9、*.zip 用 unzip 解压

软链接

# 创建软链接

# ln -s a b 中的 a 就是源文件,b是链接文件名,其作用是当进入b目录,实际上是链接进入了a目录

# 值得注意的是执行命令的时候,应该是a目录已经建立,目录b没有建立。我最开始操作的是也把b目录给建立了,结果就不对了

# 如下面的示例,当我们执行命令cd /usr/local/java/的时候,实际上是进入了/software/java/

$ ln -s /software/java /usr/local/java

# 删除软链接(注意不是rm -rf b/)

rm -rf  b

其他常用命令

# 创建文件夹命令

mkdir test

# 创建多级目录的命令

mkdir -p /software/temp/nginx

# 删除文件夹命令

rm -rf test

# 复制文件夹命令

cp -rf /home/root/Downloads/* /home/root/tools

MySQL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 备份

# root为用户名,user为要备份的数据库,自动会备份到/home/ben/文件目录下

$ mysqldump -u root -p user > /home/ben/user20160101.sql

# 压缩备份

$ mysqldump -u root -p user | gzip > user20160101.sql.gz

# 还原

$ mysql -u root -p user < /home/ben/user20160101.sql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基础命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