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文博会看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现况——涂浩瀚

从台湾文博会看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现况——涂浩瀚_第1张图片
台湾文博会

      2018年4月18日,适逢台湾文博会开幕,为期五天,以“Design Thinkging”为主轴,以“从身体创造”(Body Making)为主题在台北的松山文创园区、华山1914文创园区和圆山花博公园争艳馆,分别进行了“设计品牌”、“文化概念”、“图像授权”三大版块展出。

      台湾文博会始于2010年,由台湾文化部和经济部主办,是台湾目前最重要的文化展览活动,涵盖产品设计、工艺产业、视觉传达、时尚品牌、建筑设计、创意生活等六大产业。是台湾文创产业的汇集,每年甄选出来的“文创精品奖”,已经成为台湾文创产业的最高荣誉之一。

从台湾文博会看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现况——涂浩瀚_第2张图片

      文化创意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台湾地区将文创产业定义为:源自创意或文化各界,通过智慧财产的形成及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的潜力,并促进全民美学素养,使全民生活环境提升的产业(廖世璋,《文创意产业》[M] )。2009年3月,台湾地区将文创产业列为六大新兴产业之一,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的指导下,2010年开始举办台湾文博会,构建文创产业的价值体系,文博会由最开始的“单一展馆、以商品交易为主的商展模式”,到2014年转型为“文化概念方式策展”,并提出“城市即展现,展现即生活”的理念,再到2018年的全区策展、议题主导方式,台湾文博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作为台湾文创产业的重要展览,文博会不仅汇集了台湾文创产业的最高水准,也显示了台湾地区对于文创产业发展的方向,是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现状的体温计。而从笔者参与三大展区现场的观察来看,目前台湾文创产业正在探索转型与突破之道。

从台湾文博会看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现况——涂浩瀚_第3张图片

1、台湾文创产业外销影响力弱。

从台湾文博会看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现况——涂浩瀚_第4张图片
台湾历年文博会参与单位

      从以上可以看出,台湾文博会的参与单位数在2018年下降,仅达到去年的84%;参与的国家与地区虽然总数量大致维持不动,但台系企业占比超过九成,说明台湾文博会对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吸引力不够,影响力弱。

      从主题来看,文博会近年一直在文创产业进行探索,从“品台湾”、“品东风”到“文化”到“创造”,展现了近几年台湾文创产业的关注重点的实践和迁移路线,从挖掘和凸显区域主题特色向外界展现自己转向以设计思维的引导和推动挖掘自我价值,“城市即展场,展场即生活”将设计与生活相结合。这条变迁路径也说明台湾文创产业有从外销转向内销的可能。 因此在2018年的台湾文博会上看到了众多的生活类设计小品,而文博会现场展位以销售为第一目标,展示需求其次。

从台湾文博会看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现况——涂浩瀚_第5张图片


2、台湾文创产业渐现疲软。

      台湾自2002年启动“创意台湾”开始,一直在文创产业领域具有标杆形象,尤其随着诚品等文创企业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朕知道了”等系列衍生品走红,台湾文创产品以“新奇”、“有意思”、“有创意”达到峰值。但以2018年台湾文博会现场来看,多个参展单位已经连续两年以上展现相同产品,文创产品主要为非刚需的生活相关的创意品,文创企业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保持创新力,文创产品的升级迭代是市场接纳的主因。而近两年的文博会出现了众多熟悉的面孔,文博会只是成为一个新扩流量的销售摊位不免有些遗憾。

从台湾文博会看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现况——涂浩瀚_第6张图片

3、台湾文创产业化程度亟待加强。

      圆山花博公园以“图像授权”为主展,邀请了来自13个国家与地区100位新锐创作者参展,提供包括角色创作、插画、漫画、多媒体创作、印花设计等5个授权类别。在花博现场可见,参展单位超过95%以上为个人,携带自己的作品以及衍生品进行现场的展售。随机采访参展者,大多为设计或插画师,对于自己的参展目的多为“参展”本身,主要出于“让大家认识自己”,对于产业化、授权目标并不明确,展会现场衍生品的雷同率高。授权产业是一个具有高度专业化和贯通上下游衔接的产业,从智慧产权的设立、授权的分级、授权的形式等方面进行体系化的孵化,靠个人作者的运作成为文创产业亮点应该会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令人感到台湾地区的文化资产、文创企业仍缺乏总体性的完善的链接、沟通和整合。

从台湾文博会看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现况——涂浩瀚_第7张图片

4、台湾文博会的运营管理还需打磨细节。

      文博会宣传力度不够,参观者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专业通道的宣传、自然人流量,前者是定向宣传与邀请,而后者是由于三个展区都是日常知名的文创园区而产生的自然人流量。三大展区的现场标示不清,入口处及周边无路牌指示,也没有明显的接待区,如花博公园园区较大,即使到达文博会展区门口也不容易被看到。消费者的体验感还包括现场支付方式的不便利,松山文创园区和花博公园争艳馆两大展区都提供展售,但展商都只收现金,并没有跟上台湾现在推行的“无现金支付”,也会令到消费者体验感打折扣。

      台湾文博会鼓励生活与设计相结合,提供“全新的生活美学”,但由于在各种公开数据平台,都无法搜寻到台湾文博会的产值信息,如最终到访人数,成交金额,授权数量等信息,所以对台湾文博会的实际效果无法做进一步分析。而一些工作人员也表示并没有做相关的数据收集,这不免有些遗憾。作为一个大型的文化展览活动,做好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形成下一次策划的决策依据甚至是对文创产业提供议,这才是有价值的部分。从2018年的台湾文博会看来,台湾的文创产业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转变。如何展现生活时尚并形成跃升的商业模式,还有待观察。

从台湾文博会看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现况——涂浩瀚_第8张图片




从台湾文博会看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现况——涂浩瀚_第9张图片
涂浩瀚
作者:涂浩瀚
作者简介:经济学本科;管理学硕士;战略&品牌顾问。
担任过多家企业高管。拥有20年市场与品牌从业经验,关注以“文化+产业”为驱动的产业和消费升级领域。
责任编辑:洪婉华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台湾文博会看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现况——涂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