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妈妈“的慈善之路:这是一场爱的马拉松

        2017年9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慈善之夜”晚会上,26个孩子的“最美妈妈”徐琴女士荣获第四届“CCTV年度慈善人物”称号。她不是一个孩子的妈妈,而是一群孩子的妈妈。她含辛茹苦把重度智障的儿子拉扯大,又个人出资创办了江干区弯湾托管中心,为智障孩子建起了爱的港湾,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善行歌唱着生命的挺拔和爱的伟大。

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因为我是一个母亲

       徐琴,196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90年,她喜得儿子,为其取名为高弘毅。然而,这份喜悦很快就被阴云笼罩。18个月大的弘毅不慎从床上摔下受伤,并因此成了重度智障人士。

       徐琴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夫妻俩靠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高额的医疗费使徐琴不得不辞职下海经商。

       父亲拿出仅有的2000元积蓄来支持女儿创业。那年夏天,骄阳似火,徐琴蹬着三轮车穿梭在杭州城的大街小巷卖棒冰。她不好意思主动招徕顾客,每次都是到人流量大的地方把车子停下来,等着人家上前来买,故而生意惨淡。

       看到徐琴的摊子无人问津,一位卖水果的大婶走过来问她:“大妹子,你卖东西咋都不吆喝呢?”徐琴腼腆地说:“那个,我喊不出来,不好意思喊。”大婶说道:“这做买卖哪有不吆喝的,都是一回生二回熟,想当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听了大婶的话,徐琴把“卖棒冰”三个字在喉咙里翻滚了半天,可话到嘴边就是喊不出来。大婶见状急坏了,就扯着嗓门喊起来:“卖棒冰啦,卖棒冰啦。”这一喊,果然有人拥过来了。想着父亲给的本钱和躺着床上的儿子,徐琴终于鼓起勇气,艰难地发出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声吆喝。

      渐渐地,徐琴对做生意有了一些心得,她白天去汽车东站卖快餐,晚上再到小区附近卖汽水和棒冰,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3年下来,除去日常生活开销和儿子的医疗费用,家里竟有了一笔10万元的存款。于是,徐琴租下了一间门面销售汽车配件,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可命运又一次玩弄了徐琴。弘毅3岁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失明的症状,医生告诉她:“这个孩子由于脑部受伤,视神经萎缩,眼睛即有可能完全失明……”徐琴只觉得天旋地转,医生后面说的话,她完全听不进去了。

        在这个晴天霹雳的打击下,她抱着儿子箭步冲上顶楼,准备一跃而下。她想,死亡,或许对于她和儿子来说是种解脱。但冲到一楼半的时候,儿子在她怀里微微颤动了一下,徐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她看着怀中熟睡的孩子,不由自责万分。是啊,这毕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自己怎么可以对他痛下杀手。她缓过神来,转身抱着儿子直奔诊室。几年来,弘毅的眼睛时好时坏,一家子处在悲喜交加中。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照顾弘毅的过程中,丈夫不堪身心煎熬,离开了这个家。这对徐琴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她在百货大楼门口坐了三天三夜,父母亲四处寻找她,哀求她回家,她都置若罔闻。无奈,父母只能带着弘毅来找她,她看着儿子,不禁泪流满面,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因为她自己是个母亲。

         此后,照顾孩子和打理生意的重担全落在徐琴一个人身上。上世纪90年代初,建筑业和汽车业是朝阳产业,徐琴迎势而上,拿出所有的积蓄代理了一个用在建筑玻璃上的品牌胶水,在她的用心经营下,生意蒸蒸日上。与此同时,弘毅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徐琴四处奔走托关系,终于为弘毅找了一家幼儿园,但弘毅根本没法融合到正常的孩子当中去,不到一年就被告知退学,徐琴不得不把儿子送去浙江最大的智障儿童学校--杭州杨绫子学校。

出资办学,成为26个孩子的妈妈

        2009年7月,19岁的弘毅在杭州杨绫子学校念完了九年义务教育和两年的青年培训班,面临毕业。

       儿子毕业那天,徐琴跑到大马路上哭了起来,去年她曾目睹一个女孩子从杨绫子学校毕业时能说能唱到回家待了一年后连话都不会说的过程。她知道,一旦离开这个特殊的群体环境,弘毅将面临着升学无路、就业无门的处境,智力、能力等各方面都将大幅退化,之前的所有努力极有可能归零,这让她夜不能寐。

      有一天,吃完饭后,弘毅坐在爬行垫上往窗外看得出神。徐琴走过去摸摸儿子的头,问他:“弘毅在想什么呀?”儿子吃力地蹦出四个字:老师,同学。每个字都重重地落在徐琴心上,她瞬间读懂了儿子的心事,不由得萌生了一个想法:让儿子原先班级的7个孩子重聚一堂。

      徐琴立刻付诸行动。她找到另外6个孩子的爸妈,分别劝说他们让孩子们继续待在一起。令徐琴欣喜的是,这些孩子的爸妈通过之前的接触,对徐琴的为人深感信任,都放心地把孩子交到她手上。于是,徐琴紧锣密鼓地布置起来,考虑到孩子对老校区比较有感情,她向杨绫子校方租了一间教室,又恰逢儿子在杨绫子学校的班主任李金凤老师退休,徐琴就把她请来继续为孩子们授课,还雇了阿姨并购买一大批设备。

        2009年9月,在徐琴的努力下,弯湾托管中心建立起来。她请教和模仿授课老师,教孩子们做游戏、念儿歌,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托管中心的所有开销由徐琴个人承担,孩子们免费就读,她把自己店里的大半收入投进来。为此,徐琴必须更加努力,才能保障托管中心的顺利运行。

         后来,徐琴又陆续接收了更多的孩子,为了让他们融入社会,她在钱江四苑租下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作为孩子们的学习场所。考虑到群体的特殊性,一开始,徐琴和孩子们都小心翼翼,只有中午趁着别人午休,她才悄悄带孩子们下楼活动。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一长,还是引起了小区居民的关注。

        有一次,学生诚诚在楼道处碰到一个小伙子,他热情地用仅会的一个词“你好”向他打招呼,小伙子抬头一看诚诚的憨样,吓得拔腿就跑。这件事在小区里传开后,好些住户去跟物业反映,强烈要求物业通知房东,不要把房子租给徐琴。迫于压力,物业三天两头上门来找徐琴,劝说徐琴从小区里面搬出去。

       最后,徐琴和物业商量给她三天时间。在这三天里,徐琴拜访了小区内的所有住户,挨家挨户地上门说明情况并做出保证。徐琴的真诚讲述感动了大家,三天后,小区里出现了一反常态的一幕:在孩子进出时,保安和住户主动向孩子们打招呼,他们也很乐意帮助孩子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

       住户的友好和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让徐琴发出了爽朗的笑声,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班好好办下去。在这里,她不仅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妈妈,她要用爱为他们的生命注入一缕阳光。

善行改变世界,用爱绽放生命之花

          2013年,在政府和残联的帮助下,弯湾搬进了约400平方米的新家,新家位于杭州凯旋路125号二楼,这里成为26个特殊孩子爱的港湾。

         搬到新家后,徐琴开设了一系列适合孩子生活和康复训练的课程。她教孩子们识字和日常生活常识,由于孩子们行为能力的低下,她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比如像握菜刀这个简单的动作,她教了孩子两个月,无数次地重复着一句话:刀要横着放,刀口朝里。在徐琴坚持不懈的反复教导下,孩子们渐渐取得了一点成绩。

         每天中午吃饭前,辅导员会发给孩子们每人一个20元的专属钱包,让他们去食堂买自己喜欢吃的菜。于是,在食堂里,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来,这个青菜是5元,荷包蛋是8元,你加下,一共需要给我多少钱啊?”“咦,你这算错了哦,总共是13元,你怎么算出是16元呢,你再算一下。”每一天都会有孩子出错,学龄前小朋友都会的问题对这群平均年龄20岁的孩子来说,却是世纪难题。好在,孩子们虽然学习速度很慢,但每天都在进步。

          天气晴朗时,徐琴会和老师们手拉手带着孩子们外出游玩。有一次,班里一个学生去上厕所,徐琴刚好有电话进来就接听了,等她打完电话回头时,孩子却不见了。她急疯了,安顿好其他孩子后接连找遍了附近的所有小区,嗓子都喊哑了,仍然一无所获……徐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和家长商量后选择了报警。

         直到晚上9点钟,徐琴的手机突然响起,原来是派出所打来的电话,告诉她终于孩子找到了。经过这次事件,每有外出,徐琴和老师们都会格外小心。为了防患未然,徐琴还为每个孩子做了一个牌子,上面写了姓名、联系电话、地址等信息,她想,万一孩子走丢了,总有好心人可以凭借这些信息联系到她。生活即是教育,外出多了,孩子们懂得了“红灯停,绿灯行”等生活常识。面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徐琴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都说妈妈是天下最难的职业,而做这样一群孩子的妈妈,徐琴注定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为了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从2014年到2016年,在凯旋路上,徐琴先后开了弯湾书窝、弯湾小超市、弯湾爱生活汽车生活馆,为一些情况较好的孩子们提供就业机会,孩子们在那里学会了各项生活技能:整理和登记书籍、擦洗车辆、打扫卫生、找零钱……徐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自食其力的快乐,同样的一件事,他们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而他们一天的收入可能只有5元或10元,但丝毫不逊于普通人的日入几百或几千元。

         徐琴还教会了孩子们串珠,每一件作品的完成都是对她最好的鼓励和肯定。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班里有个叫文文的孩子,在辅导员的帮助下,手拿红线串珠子,花了10多分钟才穿过一个孔,可一高兴手一动,线又掉了,他马上又认认真真地继续用线穿孔……一点一滴,一颦一笑,他们用七彩珠子串起的也是自己七彩的人生。

         这个特教班里的孩子,最小的17岁,最大的29岁。他们像是一棵很小很弯的树苗,徐琴耐心教育,用爱灌溉他们,一步步让孩子们证明着自己的力量,让他们也有挺立的一天。曾有人粗略地统计过,这些年徐琴个人为弯湾托管中心投入的资金高达600多万元,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万多小时。

          世界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面对获奖,徐琴说:“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个妈妈该做的。荣誉告诉我,做对了事,我会坚持的。”面对智障孩子,从1个的小爱到26个的大善,徐琴历经磨难,奋勇向前,为孩子们打造了爱的港湾,这是一场大爱的马拉松,她是他们的妈妈,她一定要赢。​​​​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美妈妈“的慈善之路:这是一场爱的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