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0103+默默公子+建立有效购书清单

R 原文中三个知识点

  1. 通过记录掌握选书主动权
    为了能够更有主动性地选择书籍,重要的是事前一定要做好计划。即使是确认过目标书
    籍后决定不买,而是带走了放在旁边的某本书,也比一开始就没有目的性地购买好多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购书清单并不只是单纯的“购物备忘录”,而是为了促进主观购书的矫正装
    置。 列购书清单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在不断列表的同时可以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
    (P41)

  2. 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线索
    为了筛选想看的书,还要打开电脑去网上检索,实在是有些麻烦。时间一久,还不如直
    接去书店翻找更快一些。
    选择图书,重要的是看平时收集的信息,要经常竖起敏感的天线。平时提高了敏感度,
    就算是没有特意去找,也能在日常生活里收集很多有意思的信息。这样积累下去,想读的书要多少有多少,根本不需要去网上搜索。(P59)

  3. 找到能帮助自己找书的“枢纽书”
    有样东西是购书清单上的常客,更是我最可靠的好帮手,那就是“书里推荐的书”。读过
    新书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每个领域的入门书籍最后都会附上参考文献一览。我会首先在这里寻找感兴趣的书,甚至在读书期间,在文中看到“作家 OO 老师所著的《xx》中这样说”的表达,都会把书名记下来。(P64)
    我把这种可以不断引领我找到其他书的书称为“枢纽书”。“枢纽”指车轮的中心,世界上
    重要的换乘机场都会被称为“航空枢纽”。以这本“枢纽书”为基准开始找书,读书的范围会不
    断扩大。(P65)
    I 重述原文
    想必家里有小孩的朋友们,一定看过或听说过小朋友们最钟爱的明星动画片《小猪佩奇》
    吧?没有看过也没有关系啦,因为我要说的是并不是动画片,而是里面一个小故事。《小猪
    佩奇》里有一集是《去购物》。佩奇一家去超市购物,猪妈妈拿着一份购物清单带着孩子们一起找购物清单里的东西,根据这份购物清单很快就把要买的东西买齐了。虽然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给我的启发还是挺大的,像我们平时去买东西,没有一份购物清单带着目的去买的话,会经常不是漏了本来要买的东西,就是多买了一些原本没想买或是压根没用的东西。
    好像不是自己去主动选择东西,而是被琳琅满目的商品牵着鼻子走。
    买书也是一样,如果事前做好一份带有自己明确目的的购书清单,去书店的时候就可以
    根据购书清单,带有目的性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书。这样主动选择自己需要的书,因为带着自己明确的目的,知道自己想要具体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在书店里选书的时候,通过粗略浏览就可以确定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书。所以从这方面来说,购书清单并不只是一份防止忘记买什么书的“备忘录”,还能促进自己在购书时主动思考,主动选择,看看购书清单上的书到底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需求。
    这样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购书清单的过程中,还可以更加明确自己到底要读什么内容的书,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这就像一个淘金的过程,用购书清单这个利器,不断滤去那些自己不需要的“杂质”,淘到真正需求的“金子”。
    想要制作一份带有自己明确目的和需求的购书清单,也要掌握方法。

  4. 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线索
    网上书目众多,即使是搜索相同主题,类似内容的书,也是很多条目,看的人眼花缭乱,也不一定能挑到真正需要的。时间久了,还不如直接去实体书店翻看查找方便。
    对于艺术创作,都说“灵感来源于生活”,对于制作自己的购书清单也一样,信息也是源
    于生活。如果我们带着一颗好奇心,对所见所感所闻细致观察,就能激发我们一个个为什么,追随着这些为什么去寻求答案的过程就会在我们的购书清单上增加一个个书目。日积月累,根本不需要刻意去网上搜索,想要读多少就有多少。而且这些都是在自己好奇心下搜集的,能真正满足自己的需求。
    生活包罗万象,只要做个有心人,必能收获的盆满钵满。

  5. 找到能帮助自己找书的“枢纽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因为看一部电影或是电视剧喜欢一个演员,就忍不住去
    看这个演员的其他影视作品,而看着看着不同类型的影视剧,又会对某一类型的影视剧产生兴趣,再去看同类型的。不知不觉,影视剧看了一部又一部。
    如果我们用这个方法去制作购书清单会怎样呢?把书里提到的另外一本书,某一领域入
    门书里列的参考书目,找来去读。除了会对最初读的书加深印象和理解外,这些书里还会再有推荐的书,这样就像把自己抛进一片浩瀚的海洋,可以源源不断汲取知识的营养。这些链接着其他书的书,就像是一个个交通枢纽,把我们带向更广阔的书的世界。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而给我一本“枢纽书”,可以串联起这世界上所有的书。

A1 联系经验
每次京东,当当等网站搞活动,看到图书减价优惠,忍不住囤一批书。而这些书是怎么
选择的呢?看排行榜,是热销的,加入购物车;看评价,不错耶,好,加入购物车;浏览着看着这边还不错,先加入购物车吧。去购物车准备付款的时候,还有满减啊,满免啊等活动,还差点儿,再去参加活动专区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吧。最后书到了,五花八门各种题材的都有。有兴趣的先看看,不是特别感兴趣的先放着,有的放着放着,连拆封都没拆,就那么一直放着了。这哪是我在选书,明明是被宣传,网站的营销牵着鼻子走啊。而且,读的书不成体系,即使读了几本自认为是自己需要的书,也没能解决自己的实际需求。

我开始研究各路名人读书方法,看到下面爱迪生的故事时,恍然大悟,我也是像无头苍
蝇一样在盲目看书啊。不幸的是,我没有从小被有缘人点拨啊!早点被点化,说不定我也早已奔驰在成为名人的路上了(纯属自己臆想,哈哈哈)。言归正传,我们来一起看看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童年时被视为“低能儿”,只上过三个月学边离开了学校。十二岁那年,他当上了
火车上的报童。火车每天在底特律停留几个小时,他就抓紧时间到市里最大的图书馆去读书。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当时他随着兴致所至,任意在书海里遨游,碰到一本读一本,既没有方向也没有目标。有一天,爱迪生正在埋头读书,一位先生走过来问:“你读了多少书了?”爱迪生回答:“我读了十五英尺了”。先生听后笑道:“哪有这样计算读书的?你刚才读的那本书和现在读的这边完全不同,你是根据什么原则选择书籍的呢?”爱迪生老实回答道:“我是按照书架上图书的次序读的。我想把这图书馆里所有的书,一本接着一本都读完。”先生认真地说:“你的志向很远大。不过如果没有具体的目标,学习效果是不会好的。”这席话对爱迪生触动很大,成为他确立学习方向的一个转机。
这么一想我买书的时候,可不就是犯了这么一个错误,没有明确的目的,头脑一热就淹
死在各种营销路数制造的大海里。如果我一开始就有一份购书清单,按照清单去选购甄别,不就豁然明朗了嘛。并且,通过不断更新购书清单,还能找到自己的真正需求。有时候,你的行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
而反思我之前不能制作一份有明确目的的书单,是因为我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的需求。
生活中我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时间不够用怎么办?四岁大的孩子不好管怎么办?工作遇到瓶颈,怎么找到突破口?但是我却从来没有认真想过我这些难题怎样通过读相关的书去解决。如果在生活中发现了需求,就记下来,很快就能列出自己的书单了。
想起大学时候一个舍友算得上是个琴棋书画,德育美体全面发展的全才。她每天都要读书,每隔段时间都要 GET 一项新技能,而且都能学到近乎专业。我当时就很钦佩她,向她请教学习方法,她说她有个习惯,就是接触一个新的领域时,她除了读入门或是专业书之外。
还习惯找到书中提到的参考书,或其他书。这样读的多了,理解一个问题的角度也多,对问题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这么一想如果我也用这种顺藤摸瓜的方式去完善自己的购书清单的话,我的书单岂不是
内容更丰富,也更容易形成体系。

A2 规划运用
通过分析学习名人们和身边牛人们的读书方法,我决定根据他们的方法,摸索出一个适
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但要先从制作一份满足自我需求的购书清单开始。
1) 注意思考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记录下来。
2) 咨询周围人遇到类似困难时,读什么样的书可以解决这样的困难,并把书记录下来。
3) 网上搜索相关领域的专家,记录下他们的书或是他们推荐的书。
4) 把这些书都按照书名,作者,出版社的格式制作一份购书清单。
5) 书单上的书超过五本时,去书店中找书,并通过翻阅,确认是不是真正能满足自己
需求,如果满足买下,反之,放弃。
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生活中勤于观察勤积累,入手书前勤于整理,入手时勤于
思考,读书时勤于扩展,我相信也能很快打通自己通往的书山大道。
5 分钟快速阅读收获:
说实话,第一次已经用了尽快的速度,还是超过了五分钟。后来又试了两遍,终于做到
5 分钟之内读完。因为要提高速度,对于书中求证的例子部分就迅速略过,重点看大标题。读下来,像是抓住了文章的框架,对每个小章节有了大致了解,有助于帮助自己选出关心的章节精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书0103+默默公子+建立有效购书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