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育儿+54+w16

读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的《教养的迷思》,观点很颠覆,耳目一新。无论是对“相关关系”的阐述还是“因果”的论证都充满科学辩证思考的力量。

影响孩子个性和社交行为的,是其家庭之外的环境,而不是家庭环境。同龄人群体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大于父母。孩子的输出目标是在自己所在的团体有位置同时又保持有独特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而这个过程中,作者认为我们往往会夸大父母的作用,实际上,影响孩子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同辈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父母给孩子提供基因,并且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给孩子积累一定的社会实践作用,但是这些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是面对这些新的环境来进行重新的学习,实现人格的“代码转换”,类似于生活在美国的移民家庭中,他们在自己家庭会使用自己的母语,但是在外面和同伴交流的时候就会使用英语,由此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对陌生人很谦虚友好,却经常会忽视身边人的感受,这些都是我们在面对不同的环境所拥有的不同人格能力。那么,这么说来,我们父母是不是会觉得轻松一些呢,我们不那么疲惫的认为自己育儿就应该做到教科书式的,有几次跟孩子吼叫就会内心纠结好久,生怕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罩上“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同时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让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参与力量,为他们更好的参与外界世界,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积累经验。

作为一个大背景的社会环境,我们无法改变,对孩子的影响是和缓慢的,但是却拥有着深刻的意义。建国初年的留苏的知识分子都很优秀,正是因为新中国百废待兴造就了他们“早上七八点中的太阳”的责任感和自信力;同时,我看过每隔七年来记录孩子的成长《人生7年》的俄罗斯版纪录片《生于苏联》,可以看到生于苏联解体变革时期的孩子社会大环境对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着巨大的影响。

其实,同辈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直接影响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们需要在自己团体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以及在这个团队中独特的——“价值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是人格更为重要的成分。

那么我们作为父母是不是就可以完全不顾孩子的成长呢,既然我们的基因已有,其他的无需做什么了,当然不是,孩子的成长只是借着我们的身体而来,我们并非为了培养好的孩子而育儿,而是将自己的生命不断完善,实现自我完善和家庭成长的过程。

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放下那些“功利”的育儿,回归“养育孩子“本质的快乐,享受单纯而质朴的亲子关系呢。

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了解我们的孩子,在他们在同辈环境中遇到问题,挫折的时候,我们是那个倾听者和支持者。

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提升自我,努力进步给孩子创造更加优秀的同辈环境呢,包括学校,所住的小区。

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在让孩子学习钢琴、棋类、游泳等特长的时候,加入团体合作在里面呢,比如篮球、足球这些讲究配合的运动,让孩子更好的接触同辈环境。

我们是不是在读书的时候,可以多一些思考,跳出思维定式,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呢,而非“人与亦云”,多些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呢。

无论是育儿还是自我成长,这些经验都是弥足珍贵的。

参考书目:朱迪斯.哈里斯 《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2017年跟圈妈逼自己一把~

你可能感兴趣的:(颠覆性育儿+54+w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