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在 前 面
在推研过程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几所国内名校不仅是本校学子青睐的对象,更是无数“校外推免生”梦寐以求的目标。
据了解,大凡是在全国重点大学就读本科的学子,成绩优秀,在学术领域有出众的表现,参加过各项社会实践,均可报名。这也使得校外推免的竞争显得异常激烈。
对有意通过“校外推免生”进入国内一流学府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众多学子来说,在申请过程中如何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且听成功直升名校研究生的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一、我都干了些什么
1、夏令营:
一直就很想去北大,所以我报名参加了北大物理的夏令营,当然最后没有被录取,但这却是我保研北大最重要的一环。
当时每个专业都会有老师做专业情况和研究人员介绍,所以我就了解了各个专业的大致研究内容和人员配置(其实这些信息经常在主页上查不到),并决定了想去哪个方向和哪个导师那里。
2、第二次面试:
9月28日~29日,北大进行了传统意义上的保研面试,但是相比夏令营的300多人,这次的人很少,只有56个。
并且据说有些专业只剩下两三个名额(理论物理、天体物理),还有的已经招满。
我那专业不知道还剩多少名额,但是有10个人参加面试,我感觉很不妙,觉得希望渺茫,但此时的我做了一件事让我增添了筹码:联系老师(后面会讲到)。
二、我为什么能上北大
1、申请材料:
面试完后,我报的导师跟我说:
“我们录你不是因为你的成绩好,也不是你的面试优秀,只是因为你在你的申请材料上写了你曾经做过(消音),并且有不错的结果,而且你说你很像从事实验研究,而我刚好想招收这样的学生。”
2、面试准备:
我是在短短的2个多月内进行过5次专业面试(夏令营、科大武汉研招团、保研面试、科大物理系、北大)的人,我觉得面试前详细的去看专业书没有太大用;
书上的知识点实在太多的,明智的方法是梳理一下书本思路,记一下最基本的知识(麦氏方程组、量子力学假设、薛定谔方程等,考的太频繁了,必须记住)。
然后,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了解你即将要面试的专业究竟是搞什么研究的,做了哪些事,想做哪些事。
因为面试老师经常会问:“对于这个方向,你知道多少呢?”,如果你能说出些基本的东西并有自己的见解,面试也就成功了一半(我的理解)。
3、联系导师:
这应该是我制胜的法宝,夸张一点,我甚至可以说,我的直博名额是套来的,因为我事先联系了导师,而导师对我比较满意,所以面试时我就很淡定了。
4、多参加一些竞赛:
竞赛的作用真的不想再多赘述了,很多同学可能在科研上并不出彩(老师一般也知道我们大多都是打杂的角色);
所以,从老师的角度来讲,竞赛其实能体现出更多的东西来。
而1月份的北美数学竞赛大概是今年夏令营之前真正能来得及参加并来得及拿奖的竞赛了。
三、面试经验
1> 面试前一定要准备自我介绍,特别是英文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 老师说完问题后,不要急于作答,可以稍微思考几秒钟,说话语速不要过快,但一定快速地思考;
3> 说话时面带笑容,眼光扫视一下各位老师,我感觉你越是躲避他们的目光,朝着天花板去看,你就越是紧张;
4> 一定要看着正在问你问题的那个老师;
5> 专业知识问答总是很自由的,如果不想被老师轮番轰炸,你最好自己引导问题的发展,比如当你回答完一个问题时,可以自己扩展一下,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或者一些补充,当然这只限于你对这个问题很了解。
6> 可以擦下黑板(如果面试时有的话)。
四、过来人的建议
有勇气提交申请资料,最终入围复试,并获得入学资格的学子,自然很让周围人羡慕。
但很多“过来人”却建议,在做决定之前,还是要“想清楚”。“很多人可能更看重名校的金子招牌,只想着如何进入名校,但有必要对进入名校后的生活作一个心理预期。”
一位学姐说:和当年留在浙江大学本校免试保研的同学相比,若要获得同等的优秀程度,在清华园承受的竞争压力要大得多。
从一方面来说,研究生的学术要求与本科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经过了研究生阶段,才发现本科学的东西还是非常粗浅的。
而读研之后,才是进入学术研究训练的核心阶段,对思维能力各方面的要求都更高。
从另一方面来说,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都要归零,无论学业还是社会工作上,都得回到起点,还要重新认识周围的老师和同学。
“所以,在申请之前,应仔细考量这所你想去的学校与学院,与你本科所在的学校与学院,究竟有多大的区别,并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事实上,一些只为了能进入名校的学子,正因为没有做好这样的心理调试与预期,反而在进入名校后“默默无闻”了。
添加小助手保研人Summer(ID:byrzhzy)可免费领取包含《500道经典保研面试真题》、各专业最新保研讯息、史上最全保研笔记等多个优质保研资料的“惊喜大礼包”哦!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公众号 :保研人【Offer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