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2)—机会判断

一.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谁为你赋能?

1.从360说点线面体

1.1从一个免费安全的点入手,快速变成一个安全平台,接着变成流量分发平台,这就是360的三级火箭策略:360在夯实杀毒这个点之后,迅速扩张成一个面:2008年推出360.cn域名,将其安全产品升级为安全平台,同时推出360安全浏览器,向使用360免费杀毒的用户推广。浏览器之后,360又展开了网站导航、软件下载、手机APP等众多服务。

1.2在360做搜索时,百度的员工为了应对360的挖角,为核心员工涨薪;有些聪明的员工,在百度、搜狗和360这三家搜索公司来回跳槽,一年内让工资涨了4倍。这是面对竞争时,资源会溢出,让点有红利的例子。

1.3 2012年,PC互联网整体流量下降,用户向移动互联网迁移。在360推搜索的同一天,雷军推出小米2手机,成为一个颇有象征性的场景。周鸿祎是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但他再做360产品决策时,漏掉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经济体。

2.点线面体的深意

当我们想做一个产品的时候,入手只能是一个点。但要想清楚,它浮着在那个面上?这个面在和谁竞争,它能如何展开?这个面,是在哪个经济体上?这个经济体,是在快速崛起,还是沉沦?

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

更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你每天都在想着未来,但其实这个面正在下沉。

最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其实这个面附着的经济体正在下沉。

如果一个人一生只能收到点状努力的及时收益,从来没有享受过一次线性周期的成果回报,这就叫穷人勤奋的一生。

2.怎样找到有势能的趋势?—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任何一个点都有它的来路,都有使它成为这个点的线面体,在一个点上纠结(寄希望于作为点的员工),不如花时间研究这个点下面的大框架(为你的整个组织赋能)。

雷军曾经告诉傅盛,一个人要成一件事,其实本质上不是在于你多强,而是你要顺势而为,于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

二.痛点、爽点和痒点:你的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1.痛点是恐惧(见前篇)

2.爽点是即时满足

比如说道搜索音乐,“能搜到+能下载”就是一种即时满足。又如做一款让家庭主妇自我实现的产品是很难的,因为自我实现是一条漫长而痛苦的路,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很难做到“即时”。你看到一个人展现出了勤奋、规整、自律,其实是被一系列的恐惧、集体人格、潜意识压迫,才会呈现出那个样子。

3.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

比如我们买网红的衣服,就会感觉自己过上了网红所营造的那种生活。比如追星,追英雄故事,看名人的成功神话,都是将自己投射到其中,部分实现虚拟的自我。

三.两套经典用户画像:你的产品为谁服务?

1.羊群与草地

我们有一片草地,需要在草地上养羊,所以需要有第一只羊,若是第一只羊活得很好,就可以接着引入更多的羊。当羊多了,就会有狼,我们可以把羊圈起来,向狼收费。这就是互联网社区的场景(B2C企业中,京东和淘宝是向C端,也就是狼收费;腾讯是向B端,也就是靠剪羊毛成为大公司的)。而所谓“头羊”,就像版主一样,可以管理羊群,当自组织开始,就开始有了网络效应。

2.大明、笨笨和小闲

大明是指对自己需求非常了解,清晰的一类用户;笨笨指有大概需求,但目标不明确的一类人;小闲是指没有消费需求,纯属打发时间的一类用户。

BAT就是分别服务这三类用户成长的:百度服务大明,你搜索什么,我就给你;淘宝服务笨笨,搜个大类,你就随便逛吧;腾讯服务小闲,闲着没事,就可以打开腾讯的任何一种产品打发时间。

四.场景设计:用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触发情绪?

1.什么叫场景?

美国历史上最优雅的总统夫人—杰奎琳,她陪肯尼迪出访时,会提前要对方接机仪仗队的着装和场景,以此使自己的着装即和谐又突出。杰奎琳的照片,就是自己深度运营的结果,是她自己的重要产品。

同样,我们所有的消费,都是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产物,这其实不是在消费产品,而是在消费场景。比如一款寿司产品,再设计时还要考虑消费场景—是一个人吃,还是几个同事一起吃?若是没有考虑消费场景,这就是不合格的产品。

2.场景需要触发情绪

2015年罗辑思维打包卖书时,只有8000套。它设计了一个场景,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大家一起疯抢,对彼此进行了意见裹挟和挤压。而若是在淘宝店里,冷冷清清的摆放,就没有销售量,这就是情绪推动人行动的例子。现在是春节,不论是春节本身,还是春运、春晚都是中国人的超级场景,看看我们周围,又多了多少以春节为场景的产品,它有没有触动你的情绪?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思维(2)—机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