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走走停停

我一个人到处走走停停

这是我第五次来中国美术馆,很可惜前四次都失败了。不是赶上闭馆,就是错过了时间。前些日子看了陈丹青的书,到看的也是如醉如痴,半懂不懂,真是醉了,索性放下,捡起别的看看。倒是愈发愈觉得该到美术馆走走。

刚好赶上有摄影展,只是好像错过了一期。直接摄影,这种存于19、20世纪的摄方式,少加修饰、效果,更少有合成。体现摄影对象的主体本身。有时候甚至相机只成了工具,而照片更多的表现了摄影者本身所表达的东西,通过明暗,黑白来表达心里的欲望,美学和态度。流派太多,过于繁杂。不懂不惧表。

只拍了写些剪影,发上文件还是会有压缩。上世纪的作品,几乎都是黑白的色彩,这种最震撼人心的方式很直接。会发现有些东西经过时间洗礼之后会传承下来的只剩下最纯粹的东西,色彩亦是如此这般。

在这里和自己呆上一个下午,是很美好的事情。

这是一个在三层的东头坐在台阶上的一个男人。光从西面洒到台阶和他的鸭舌帽上。也许在等他的恋人,或者孩子。

为了一张照片走遍了整个梯田。最后的作品发表过很多的杂志,我也在很多地方见到过。

在我意识中的女性之美,先来自轮廓。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阴柔的曲线之美符合大众男人的审美,在人体摄影中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男人和女人对于审美,健康和价值的态度。其实很多裸体的女像是女摄影师拍摄的。

我很喜欢用明暗的色调来拍摄,不断的摸索,单纯的寻找最佳的明暗关系。照片很多都采用银盐工艺,还有几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工艺手法显影。古老的技法使得照片更纯粹。一位小姐用Iphone plus翻拍照片,效果很不错。同样的展出的照片也绝大多数来自美国的摄影师,他们活跃于美国欧洲。

美术馆的第五层,在展出来自墨西哥艺术家的画展。在超大的壁画前,一个女子目不转睛的路过。

一位残疾人,用手机拍摄一幅扇面山水,这张照片我按了三次快门,他拍这副画按了7、8次吧。

很喜欢的一幅作品,一位佛者手结大日如来手印,印中有目,观自在;心中目,观世间。

又回到三楼的摄影展。我喜欢再看一遍。几乎所有的摄影家最初都不是摄影家,他们起初是音乐家,作家,商人,农场主,工人,公司雇员。这几乎所有的人都只是爱好摄影。他们慢慢的,被别人认可。

一位摄影家说,我喜欢到自然的环境中去,被树包围的感觉要比被人包围的感觉好的多。

一间屋子在放电影短片,关于摄影家的历史故事。一位3、4岁的小女孩挡住了我的镜头。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去美术馆,哪怕好多东西看不懂,建立自己的一些审美,进化自己的一些态度。且说不上陶冶情操,多看一些真货,自然就分辨的出赝品。多看一些美的东西,自然就会排斥丑陋的东西,我们的着装,饮食;关于色彩,形状;关于人的行为举止,甚至人的性格及内心。

2014.11.30摄于中国美术馆

by柒。

你可能感兴趣的:(到处走走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