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本烧脑的书——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读书』一本烧脑的书——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在三年的时间里读了三遍,每年一遍,这个史诗般地描写拉丁美洲一百年孤寂的魔幻故事让我深感震惊且烧脑。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这句话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也是书中最经典的句子。文字当中所散发出来的孤独与清醒,苍凉与清冷真真切切。

说回小说本身,这部魔幻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纵跨百年。涉及家族人物多达七代,人物繁多,性格各异,名字雷同。战争、史实、社会现象、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等,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惊人,超长句子与段落层出不穷,对人物的心理、性格、动作等描写细致入微。无尽的夸张、想象以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自如。所有这一切,在我读着的时候以及读过之后,都深感烧脑。

『烧脑一』创作背景——历史背景探究

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数十万人丧生。故事借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来反映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

布恩迪亚经历了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战争、革命,接着殖民入侵后的西方思潮的侵蚀,再到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灭失,正是哥伦比亚,甚至整个拉丁美洲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书中的战争是拉美反殖民战争的缩影。

马尔克斯说:“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他做到了,成功书写了这部“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烧脑二』家族人物——人物关系梳理

书中涉及家族人物多达七代。先别提故事情节的千头万绪,单单人物关系就很难理清。为此,我不得不在书后面的扉页上仔仔细细地画了张人物关系图表,很是受用,读故事的前前后后经常用到。

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物中,几乎沿用两三个名字,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乌尔苏拉·伊瓜兰、雷梅黛丝。翻来覆去的名字以及错综复杂的关系,增加了阅读难度。

所以,边读边画张人物关系图表,是给大家的一个小小的建议。

『烧脑三』似是而非 似非而是——魔幻现实主义体现

书中所写外来文明对马孔多的浸入是现实的,但又魔幻化了:吉普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挨户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丝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

政府把大批罢工者杀害后,将尸体装上火车运到海里扔掉,那辆火车竟有200节车厢,前、中、后共有3个车头牵引!

故事主人翁常常采用的相同的姓名,让读者容易产生幻觉、错觉,阅读中会生出一个角色在前面已经死去,后面又活过来的荒诞想法。而作者正是抓住了相同姓名多代复杂关系的延续,一代又一代的重复加深整篇小说的魔幻孤独色彩。

故事当中作者似乎不断地变换着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甚至显微镜,让我们看到一幅幅真真假假、虚实交错的画面,丰富了想象力,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同时,烧脑至极。

『烧脑四』传说 神话 典故——魔幻强化

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的鬼魂日夜纠缠,取材于印第安人传说,冤鬼自己不得安宁也不让仇人安宁的说法。

飞毯以及美人儿雷梅黛丝抓住床单升天的描写,是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的引申。

马孔多一连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则是《圣经·创世纪》中有关洪水浩劫及诺亚方舟等故事的移植。

…… ……

『烧脑五』人物形象——百年孤独映射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西班牙人的后裔,多年前,住在远离海滨的一个印第安人的村庄。后来,他带领朋友和家人离开村子,外出寻找安身之所,受到梦的启示在一片沙地上定居下来,建立村镇,即是马孔多。

他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人,但他丰富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的现实格格不入,从而陷入孤独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颗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

乌尔苏拉·伊瓜兰

乌尔苏拉在故事中贯穿始终。她从未见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先知先觉。早在羊皮书破译之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

她在丈夫疯掉之后独自承担整个家庭,她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却有着质朴的本色。她积极地融入生活,平衡家族的动荡与混乱。一直活到第六代出生,并且在暮年完全变瞎之后仍掩饰着,继续自己的操劳和回忆。

她的品质仿佛是这个家族存在的像标,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去世时的年龄在115至122岁之间。她的长寿也表明了“妇女能支撑整个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坏”。

布恩迪亚上校

家族的第二代,家中的第二个儿子,奥雷里亚诺,从小就赋有预见事物的本领。少年时沉默寡言,整天埋在父亲的实验室里做小金鱼。后来,参加了内战,当上上校。

他一生遭遇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均幸免于难,当他认识到这场战争毫无意义的时候,便于政府签订和约,停止战争,然后对准心窝开枪自杀,却又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布恩迪亚上校年老归家,整天呆在屋子里炼金子做小金鱼,每天做两条,达到25条时便放到坩埚里熔化,重新再做。他像父亲一样过着与世隔绝的、孤独的日子,一直到死。

家族男性成员

家族中的男性成员,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精神继承者,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人类男性祖先的象征。他虽然被象征人类文明的科学技术所吸引,以献身的精神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实验中,探寻到一些科学真理(圆形地形说),但同时也陷入了崇尚经济利益(炼金术)、暴力(发明武器)、征服(认识世界奇迹)等欲望中。

而他的男性子孙发展了他这种处于想象阶段的幻欲,承载了男性征服自然世界的各种欲望:放纵生理欲望(第二代、第四代)、崇尚暴力战争(第二代)、权力无限的统治欲(第三代)、实业建设的创造欲(第三代)、强烈的反抗性(第四代)、精神寄托的依赖性(第五代)、强烈的求知性(第六代)等。

家族女性成员

乌尔苏拉是整个家族的女性代表,是人类始母的象征,几乎具有女性全部的优点。而家族其他女性则是乌尔苏拉的延续和补充。其中阿玛兰坦的骄傲、丽贝卡的野性、雷梅黛丝的美丽、梅梅的热情,以及雷梅黛丝·莫科特的纯真善良,都是女性相对男性的优秀特质的承载。

乌尔苏拉支撑家族,她的理想女性统治秩序并不屈服于男性统治秩序,她反对暴力、权欲、空想、纵欲等消极因素,力图阻止男性统治带来的恶果。在男性开创世界时,女性援助;男性蛮干乱闯时,女性阻止;男性停止不前时,女性继承;男性退缩逃避时,女性支撑。

在作者看来,男子们热衷于发明、炼金、战争而又荒淫无度,而理智清醒的总是妇女。

家族孤独

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整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当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了解。

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徽,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它。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害怕孤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的同时,又渴望保持孤独高傲的姿态。他们的孤独带有一定的矛盾性。

手稿卷首的题辞是: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在最后译完羊皮卷的最后一章的瞬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马孔多镇从地球上刮走,从此这个村镇永远地消失了。

摆脱孤独

布恩迪亚家族矛盾的孤独,其内涵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希望拉美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

这个古老的家族也曾在新文明的冲击下,努力地去寻找新的世界,尽管有过畏惧和退缩,可是他们还是抛去了传统的外衣,希望融入这个世界。可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方式来吞噬这个家族,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里持续着“百年孤独”。

作者以这种精神状态的孤独来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

“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作者用一个毁灭性的结尾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愤懑。

『读书』一本烧脑的书——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一本烧脑的书——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