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不是帶孩子去「耗掉時間」的地方!

美術館不是帶孩子去「耗掉時間」的地方!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江學瀅

1. 我的鑑賞素養有待加強,怎麼帶孩子看畫?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參觀美術館的作業時,十分擔憂自己的鑑賞能力無法帶孩子看畫,於是把帶孩子進美術館參觀等同陪同做作業,到了現場只要孩子能抄抄寫寫,拿張展覽資料能回家剪貼做作業就好。當然,事先查閱資料是好辦法。但要記住所有的展覽資料,然後到現場導覽給孩子聽,是件苦差事,況且要背誦那些資料也不容易。由自己的觀點出發,與孩子一起進入美術館討論作品,在一個展場中各自選出最喜歡的作品,互相自由分享想法,是不錯的親子活動。

2. 我的孩子進入美術館,就愛跑來跑去,我該限制他嗎?

每個地方都有一定的規範,美術館因展覽藝術作品的空間特質,也有獨特的規範。一定要注意三項最重要的事情:展場不能吃東西,不能大聲說話,不能隨意奔跑。

美術館的展覽空間,依據不同的展覽會有不同的空間設計,但都不是為了讓兒童跑跑跳跳而設計。展場空間的特殊性,有時會讓兒童感覺在那兒跑跳是好玩的事情,然而基於安全理由,以及保護作品的原則,兒童在美術館空間不宜跑跳,這同時也保障其他人的安全。

展場不能飲食,是一項重要原則。沒有人希望作品受到食物殘渣或油漬所汙染。若要飲食,請到餐飲部門。

為了避免干擾他人參觀,展場空間不大聲說話,是重要的公共空間禮儀。目前台灣許多展場空間的導覽,已經不再使用擴音器,取而代之的是十分進步的自助式導覽器,或是以聲音頻道控制的團體導覽器。

除了上述之外,近年還推廣一個觀念,在美術館內因任何的理由做筆記都使用鉛筆,這主要基於保護作品的原則。萬一不慎鉛筆汙染了作品,比起原子筆、簽字筆或其他有顏色的筆,鉛筆較容易處理。因此,不吃東西、不大聲說話、不奔跑、使用鉛筆做筆記,是四個參觀美術館的重要國際禮儀。

3. 我的孩子進了美術館,喜歡看和我不一樣的東西,我們怎麼討論?

每個人的參觀喜好不同,家長和孩子年齡層的差異,喜歡不一樣的作品是很正常的事。理論上,孩子會自主的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觀賞,不一定受到家長的影響。家長可以觀察孩子喜歡哪一類的作品,透過更多的鑑賞問答分享與討論,包容孩子的想法。如此不僅能增加親子互動之外,更能增加對孩子想法的了解。

4. 我怎樣能鼓勵孩子更喜歡欣賞藝術?

口語鼓勵不如付諸行動! 週末假日與孩子一同逛美術館,參觀、分享與討論,或是報名美術館的親子導覽、兒童藝術活動、兒童教育展等,皆是從行動中學習的好方法。走累了可以到餐飲部吃點心,乾淨明亮的美術館洗手間,提供親子觀眾乾淨的享受,在心靈飽足之後,也具體感受到身體的滿足。

根據研究顯示,成年後,時常喜愛造訪美術館的觀眾,他們通常擁有不錯的童年參觀經驗。其中,參觀完畢,去看看美術館的特色小禮品,是延續記憶的好方法。家長可以帶孩子到美術館賣店,尋找這類小東西。目前各地美術館都有不錯的餐飲部,賣店也都具有館方特色,都很受兒童觀眾歡迎。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術館不是帶孩子去「耗掉時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