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跟一个不能理论的人理论

何必跟一个不能理论的人理论

何必跟一个不能理论的人理论_第1张图片

学校里有一个同事,长相甜美,态度温和,平易近人。有一次没吃早饭,打完上班卡后,要去学校门口买一份早餐。学校规定上班时间出校门要持有学校专用的出门假条。门口保安执着地跟她要假条,她说我只是到对面买一份早餐。一来二去,保安的言语过激,充满了攻击和指责,而且没有底线。她觉得委屈:我不过去买一份早餐,拿假条的时间比买早餐的时间还长。于是情绪激动,也惹出了一地鸡毛。一位老教师劝解说:保安做的也是工作,何必因为一些小事跟他理论,反而显得自己水平低了。

有一个朋友去停车场,本来按规定三个小时应该缴费15元,可是看门的老头张口就要收30元,她稍有理论,那老头坚持收30元,还随手把拦车的横杆放下了,摆明了不交30元不让走。她气得就要跟老头理论,同车的姐姐制止了她,一声不响地交了钱。事后,那位姐姐说:不为别的,只为那个老头年龄大了,跟他理论也理论不出啥来,何必跟一个不能理论的人理论呢?

还记得网络上的报道吗?一对年轻的情侣到医院探望老人,遇到一个醉汉。因为不小心碰了一下,醉汉骂骂咧咧,情侣跟那个醉汉理论,结果,醉汉拔刀相向,导致一死一伤的结果。假如,不去理论呢?

理论,就是辨是非,讲道理,前提是你要理论的对象得懂得道理,他(她)不懂是非,不明白道理,你讲的他不懂,他懂得又可以给你耍赖,你所有的理论都是落到棉花地上的拳头,使不出劲道,没有效果,有时候还会带来不良后果。

何必跟一个不能理论的人理论呢?

保安不懂变通,但是他坚持的是工作的原则,何必因为一时的麻烦挑动他的恶行恶言呢?有了他的恶,也让原本不大的事情,折腾出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孰是孰非反而说不清了。

看门老头狭隘,自私,坐地涨价,但是也因此更显示了他的可怜可悲,你跟一个可怜人讲道理,他装不懂;你跟他说是非,他跟你耍赖,你又能有什么办法?何况只是十几块钱的事情,因为十几块钱的事情跟一个可怜的老头吵是非,惹来吃瓜群众,最后是占理的没了理,没理的也许更能博得人们的同情。

那个醉汉,神志不清,本就没有什么理论的可能,思维清晰的人跟神志不清的人能理论出什么内容呢?年轻的生命因为口角而凋零,可怜、可悲、可叹。

虽然我们不是有多高贵,但是确实不应该在一些小事上跟不能理论地人去理论,最好的做法就是一笑而过。如果在一些没所谓的事情上打嘴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坚持己见,结果就是争吵,也吵不出什么新意,最后流于荒诞,还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社会新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让人很无奈的报道:公交车上,倚老卖老的老头,强占了年轻人的座位,还恶语相向,年轻人稍有争辩,就会有更恶劣的语言攻击,作为年轻人,怎么办?小区内,跳广场舞的老太太严重扰民,还理所当然,居民们稍有指责,就会有更激烈的对抗,作为有理智的人,怎么办?医院里,病入膏肓的病人,得到全方位的救治,家属还会因为心情不好无理取闹,无端指责。付出辛苦的医护工作者,怎么办?……年轻人跟那倚老卖老的人去吵,合适吗?你风华正茂,他要用自己的倚老卖老证明自己的实力,不在一个层次交流,要多一分温情便好;理智的居民跟那些广场舞老太太去吵,应该吗?你在平静中讨宁静,她却在有限的生命中讨活力,不在一个频道生活,多一些理解更好;医护工作者跟那些因为病痛和死亡引来的恐惧的人争吵,可以吗?你付出的是辛苦工作,他失去的可能是生命,是亲情,是痛苦的煎熬,不在一个层面流动,多一点忍让也好。换一种方式,不必计较,宽容忍让,这不是因为惧怕,而是因为:你不在我理论的层次之内。

小学六年级冀教版课本中有一篇《跳水》,内容大意是:在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大船上,孩子追逐抢走自己帽子的猴子,猴子爬上了桅杆上最高的横木上,孩子也紧跟着爬了上去。在危急的时刻,孩子的父亲用猎枪对准了孩子,逼迫孩子跳海。

一位老师上完课后,给学生们出了一个问题:当孩子被救上甲板,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孩子会对父亲说什么,父亲会对孩子说什么。

在课堂上,三个孩子给了三个不同的答案,其中一个孩子以父亲的口吻说:孩子,以后不要跟猴子一般见识,你毕竟是一个人啊。

你毕竟是一个人啊,怎么跟一只猴子较劲儿呢?

套用这个句式:

你毕竟是一个有能力的母亲,怎么跟一个无知的孩子较真?

你毕竟是一个有见识有活力的年轻人,怎么在小事上跟一个耄耋老人一般见识?

你毕竟是一个有学识的人,怎么在几毛钱上跟一个卖菜老农计较?

吵与不吵,在于你把自己放在哪个层次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必跟一个不能理论的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