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读诗词

仲秋,雨夜,读诗、赏词,甚好!

只听窗外秋雨潺潺,而屋内书香阵阵,去感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缠绵思念,“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萧条冷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天豁达……

犹记得一个月前,在张家界武陵源天子山山脚下的农家入住,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夜晚呢?清风朗月,流水虫鸣,灯影婆娑,藤架秋千,清茶一壶,瓜果一盘……那情那景,我这样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俗人,都不禁有了赋诗一首、长歌一曲的冲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那情那景也曾是此情此景: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美好动人,“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含情脉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辽阔磅礴,“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风骨高洁……一百个人眼中也有一百个月亮,还好有诗词,让人得以描绘自己心中的那轮明月。

雨夜读诗词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小的时候总爱翻看家里的一本蘅塘退士所编选的《唐诗三百首》,第一首就是张九龄所作的《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第一句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看了注释查了字典才知道“葳蕤”念做wui(一声) rui(二声),草木繁茂的意思,只是这词笔画太复杂,从未在作文里用过。只记住了“闻风坐相悦”,好是羡慕诗人。后来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才知道小时候的理解是多么的幼稚啊。

幼时最喜读的还是五言绝句,只觉得甚是生动有趣,把河边长的枸杞当做“红豆生南国”中的红豆,琢磨“绿蚁新醅酒”中的酒是不是用绿蚂蚁酿的,“孤舟蓑笠翁”中的老翁是不是也带的我们家春耕时大人带的大斗笠?

及至情窦初开,又开始迷恋“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的细腻精巧,有了“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惆怅迷惘。再后来求学异地,逐渐懂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的期盼,也会生出“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的乡愁。多年旧友重逢,也就有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感慨。

《浮生六记》中沈复记芸娘在“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可见真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平日里也有“芭蕉盈盈三分夏,芳草萋萋一点秋”的浅薄诗情,自娱自乐。

雨夜读诗词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诗词是酒。在你失意时,李太白会甩给你一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志烈酒;在你寂寞时,白乐天会给你热一炉“新醅酒”,天寒地冻,能饮一杯否?

诗词是歌。在离别时清唱一支《渭城曲》,朋友啊,再喝一杯吧,再往西,走出阳关,我们就再难相见了。

诗歌也是远方。去塞上,感受“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苇”;去江南,看看“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登黄鹤楼,登幽州台,在金陵酒肆尝一尝吴姬压的美酒,去湓浦口听一听千古绝唱《琵琶行》。

不读诗,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读了诗,山中有水,水中有山。人须有一定的阅历和积淀才能真正读懂诗,却不能等到能读懂时再读,小时候的幼稚理解在层层叠叠的时光中变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厚重。读诗就是读自己,读人生,从诗中读出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雨夜读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