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遥远的距离

最遥远的距离_第1张图片
最遥远的距离


三个词看出从知道到做到有多远。

今天仔细看了古典老师之前的文章,我捕捉了三个词,这三个词是我的盲区词,不深入分析,很容易踩坑。

【弱关系】

在新的坐标系(圈子×能力×特色)中,要持续放大自己的影响力,需要做出去发展圈子,不断建立弱关系。

弱关系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我的大脑中,我仅仅是知道这个词而已,所以这个词的存在对我没有任何意义。再次见到这个词是古典老师给一位小伙伴的问题做解答,我才知道弱关系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词。

我想起最近比较崇拜的彭小六老师(我尊称对我有帮助的任何人为老师) ,他就是通过不断建立弱关系来成长的,再看看大多数社群、学习平台也是会通过举办年会等一系列活动来建立弱关系。

我前段时间看到数据显示,要和秋叶大叔线下见、深入交流面一次500元(数据不一定真实可靠),如果你愿意花500元约见秋叶大叔一次,那就是你在用行动建立弱关系。

又比如之前李笑来老师一条微博,猜测微博转发量即可获得与笑来老师赠送的苹果(千载难逢),当时很多小伙伴都只是随意猜测一个数然后转发,可是有个小伙伴有建立弱关系的意识,她通过搜索微博转发量分析根据,然后导出微博转发量猜测的历史数据,通过概率统计来准确分析出微博转发量,最终得到她需要的一切。

我发现知道和做到之间真的很远,因为两种思维导致的结果相去甚远。

【特色】

在新的坐标系(圈子×能力×特色)中,古典老师说要持续不断宣扬自己讨人喜欢的特色。

第一次看见特色这个词,我的大脑竟然偷换概念,把特色换成了特长,一步错步步错就是这样。

因为想到要发展特长,我的行动是去找自己的兴趣点然后计划持续输入。这个方向表面上发展没有任何问题,实际上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样发展后,未来又该去往哪里。

今天看了古典老师的文章,是这样解释特色的:特色就是价值的消费升级,价值是基于需求的。

我意识到我前面的行动没有对应需求,也就是“伪特色”,尽管现在我没有完成理解特色的正真含义,但是吃一堑长一智嘛。

我觉得罗辑思维在特色这方面就特别前沿,我刚开始接触罗辑思维时,我记得罗辑思维是卖书的,罗胖每天早上6:30准时60秒语音推荐,然后罗辑思维又卖其他的珍藏物品(作为学生党,只买得起书),现在罗辑思维开发了得到的订阅专栏,在知识转换方面,确实很有特色,而且现在有好几万的用户在使用得到学习,因为通过价值消费升级满足了很多奋进小青年的需求。

知道和做到需要深究才能指导我们的行为,因为轻易行动后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远。

【能力&圈子】

在新的坐标系(圈子×能力×特色)中,还有两位两个参数:圈子和能力。

当古典老师问到你会先发展那个做标参数时,我的大脑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先发展能力的(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和我一样想当然),今天我被抛了冷咖啡。

古典老师说要提升能力,需要加三个调料:新知、刻意练习和同辈反馈。这是一个特别特别漫长的过程,如果选择先发展能力再去发展圈子,最后活出特色,不知道要被多少人甩出十万八千里,这就是典型的只想着在家逼大招的思维模式。

当然古典老师说了新坐标的打开方式:应该是看看有多少能力,先加入的圈子,在圈子里充分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再换圈子,进一步提升能力……

我觉得这样打开新坐标的好处是,可以同时开启三个参数,也就是说我们是一个立体的事物而不是由一个点慢慢长大成为一条线最后变为一个立体事物。先加入圈子,可以提升能力,知道圈子规则,而且能偷学不同圈子的特色做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我会先想着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发展圈子或是宣扬特色呢?因为我觉得我的能力不足。为什么我觉得我的能力不足呢?最本质的原因是我一直扮演着贪吃蛇的角色,只想创造圈子而不是利用圈子。因为我想一开始就建立属于自己的影响圈,但是我觉得我现在的能力不足以支持我建立影响圈,于是我想当然的认为我应该先发展能力(这些都是做选择时的潜意识,深入挖掘才发现原来自己踩了这门多大坑呢)。

现在看来,其实自己一直在通过加入圈子来提升自己份能力,只是这样的状态被自己自然化了,所以不会觉得有什么新奇。

知道到做到需要对知道对象有清晰、准确、正确的定义。

从知道到做到的间距很远,最本质的问题是我们不是真的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遥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