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闲逛,泛舟湖上,不负春光不负己

骑马闲逛,泛舟湖上,不负春光不负己_第1张图片

《春山游骑图》,明,周臣,绢本设色,纵185.1cm, 横64cm。

此图以传统的春山行旅为题材,描绘高山石崖险峻陡峭,楼阁房舍掩映其间,错落有致。近景山溪岸边春花几树,山溪湍流,小桥流水,主仆一行三人正在过桥。山上苍松浓郁,遒劲多姿。舍后绿树成荫,一派春机昂然的景象。画家在全景式的构图中突出前景,着意表现春山、游骑、桃花、虬松,以此点明题意。

作品构图繁复而不失明旷,稳健周密,雄中寓秀,密中呈疏;设色清妍秀丽,笔法劲健明秀;人物用细线淡色,笔意流畅,是周臣代表作品之一。本幅山石方折峻嶒,勾皴细密硬朗,松树略为倒挂多杈,斧劈皴挺括,造景雄奇,其艺术风格主要继承了南宋的“院体”画传统,也融合了北宋李成、郭熙的画法。

骑马闲逛,泛舟湖上,不负春光不负己_第2张图片

《春山烟霭图》扇页,清,钱维乔,纸本设色,纵21cm,横60cm。

扇页有自题:“春山烟霭。嘉庆己未新秋拟乌目山人意于小林栖。竹初乔。”

“己未”是清嘉庆四年(1799年),钱维乔时年61岁。

图绘树木与山石、水榭相互掩映,烟云与湖水萦绕穿插的江南春景。作者自题仿自王翚(号乌目山人)笔意,然而它又融入了钱氏自身粗笔中不失秀润的风韵,反映出画家晚年绘画技法精熟,巧于设景布势的构图能力。

骑马闲逛,泛舟湖上,不负春光不负己_第3张图片

《春山泛舟图》,元,胡廷晖,绢本青绿设色,纵143cm,横55.5cm。

整幅画面构图繁密,洋溢着一派春和景明的气象。图中布局兼具高远、深远、平远之法,描绘崇山峻岭,山势高耸入云,山间飞涧流泉,松木葱郁,屋宇台阁精工富丽,人物往来其间。山脚下,溪桥潭水,波光如鳞,三两人泛舟赏景。

杨新撰文认为,胡廷晖是一个画工而非书画收藏家。画工的创作往往不署自己的名款,有的仅只钤盖个人印章,这是元至明初的习惯。吴升《大观录》著录的胡廷晖《月洞仕女图》也未署款,仅押“廷晖印”一方。这幅《春山泛舟图》也没有签署名款,所以“廷晖”残印不可能是收藏印,而只能是作者印。

此图与台北故宫所藏《明皇幸蜀图》面貌相似,特别是勾勒下笔较重,悬崖的结构、松树的形态以及云彩的画法等均呈现出胡廷晖的个人风格。在色彩上两者都具有相似的绚丽色泽。此图保留唐代青绿山水的古法较多,与赵孟頫追求“古意”的画风不同,对于鉴别早期山水画有重要的价值。

骑马闲逛,泛舟湖上,不负春光不负己_第4张图片

《春泉小隐图》,明,周臣,纸本设色,纵26.3cm,横85.5cm。

本幅款署:“东村周臣为春泉裴居写意”。此图是周臣为一位裴姓,号春泉的文人所作。

画面起首以裴君的草堂为中心展开,草堂轩敞明亮,陈设简洁,堂外古松盘曲。主人正伏案假寐,堂外一童子持帚清扫,体现出闲雅出尘之趣。其后,板桥连岸,春水潺湲,远处青山逶迤,平湖无涯。

中国画中往往绘文人隐士昼眠以示对外界的漠不关心,暗示他们与做官者有不同的享受,宣扬自我解脱、自我慰籍的处世哲学。画家巧妙地突出近景的板桥流水,以示“春泉”之意,又以假寐表示“小隐”,点明主题。

骑马闲逛,泛舟湖上,不负春光不负己_第5张图片

《丹台春晓图》,清,王原祁,纸本墨笔,纵54.6cm,横30.5cm。

本幅自识:“此图为山憔生平合作,余家旧藏,丁亥冬日仿于海澱寓直,王原祁。”

根据题记可知,此图是作者“丁亥”年即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66岁时仿元代王蒙画江南春色之作。画作饱满的构图、雄浑的气势、深幽的意境以及山石的皴法都源于王蒙,而生拙的用笔和多层皴染的画法则流露出作者“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自家面貌。

骑马闲逛,泛舟湖上,不负春光不负己_第6张图片

《汉宫春晓图》,清,袁耀,绢本设色,纵250cm,横162cm。

本幅自题:“汉宫春晓。时丁亥初冬,邗上袁耀画。”“丁亥”是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

此图名为汉代宫殿之景,实际上表现的是作者想像中的仙山琼阁,宫阙殿宇富有装饰趣味而不具写实性。图中山石形貌奇异,繁皴与密斫浑然一体,其灵动的点染不仅显现出石质的坚硬,同时增强了画面的动势,与工整精巧的宫阙楼阁形成粗放与华美、活泼与整齐的鲜明对比。

你可能感兴趣的:(骑马闲逛,泛舟湖上,不负春光不负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