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十堰市郧西县城东约15公里的安家乡有一座神雾岭。这座山岭位于秦岭东段南麓,汉水上游左岸的中低河谷区。这里山势高峻连绵,岩层盘绕迂回,充足丰沛的雨水,温暖湿润的气候,为洞穴的发育和生命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在神雾岭东坡徐家洼的山麓中有一座洞穴叫白龙洞,它上距山脊约50米,下距河面近60米,该洞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属石炭纪泥灰岩溶洞。这里曾经是古猿人繁衍生息的“伊甸园”。
白龙洞洞穴发育以垂直渗流为溶蚀的主要方式,洞口朝向东北,围岩内裂隙水平发育,洞外是一个西北至东南方向展布的冲沟,洞口外10米以下尚保留泉水和溪流。洞口外地貌环境以中、低山山地为主,间夹冲沟和小型断陷盆地等。上世纪90年代,洞口及洞壁部分发生顶部坍塌,致使洞口形态更为敞大,成为近似于岩厦形的洞口。但洞穴主体,仍保存为呈南—南西向水平状发育的溶洞。
白龙洞坐西向东、藏风朝阳,十分适宜古人类居住。该洞洞口高约2.4米、宽2.6米,洞底平坦,洞室曲折。洞内为“四室一厅”,洞口一厅宽20平方米,高3米,为泥质灰岩结构的穹隆顶。厅后四室,每室宽10多平方米,高3米,都是泥质灰岩自然构成的墙积蒙古包式的园形尖顶,顶部有渗水管状孔和流积的钟乳石。各室之间,有不规则的门洞相连。
白龙洞古猿人遗址发现于1976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白龙洞的洞口并没有现在这么大。当时,在这附近种地的人偶尔会捡到一些灰白色的东西,人们不知道这是化石,后来有医生说这是“龙骨”能治病,能卖钱。于是社员们开始在这里大量挖“龙骨”卖给县药材收购站换零花钱,就这样,白龙洞洞口逐步被挖开。
1976年 6月,村民在神雾岭白龙洞发现了大量动物化石的消息引起了郧西县文化馆文物工作人员的关注。郧西县文物干部王家正在调查后认为,这里可能是一处猿人遗址。郧西县文化部门迅速将此消息报告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湖北省博物馆,同时他们还采集了一些化石标本请专家鉴定。经有关专家研究确认在采集的标本中有 2枚猿人牙齿化石。
1977年2月2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湖北郧西白龙洞发现古猿人牙齿化石》的报道,引起了全国考古界和科学界的震动。
1977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织了第一次发掘,在这里,科考人员发现了三颗猿人牙齿和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经研究鉴定为60 万年前的遗物。至此,白龙洞古猿人遗址的神秘面纱正式被揭开。
科考研究发现,白龙洞内为三层堆积物所充填,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洞内有将近一米的化石层,其所含化石之丰富为过去少见。化石层又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棕褐色粘土层,厚0.2米,是比较杂乱破碎的古动物肢骨、牙床;中层为浅棕褐色含粗砂粘土层,厚0.8-1.5米,含化石最丰富。是与盖板状石块粘结在一起的化石;下层为黄色砂质粘土,发现少量纵横排列着的形状古怪奇特而又比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头角、躯干和肢骨化石。在化石层上面是含有许多石结核的粘土层,下面则是含有零星化石的淤泥层。
1977年、1982年、2007年,包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先后三次对白龙洞进行了发掘,总共发现8枚古人类牙齿。其中前臼齿5枚,臼齿3枚。
在白龙洞遗址,科考人员除发现直立人牙齿化石外,还发现啮齿目、食肉目、长鼻目、奇蹄目、偶蹄目等5目29种伴生动物的牙齿、头角、骨骼、粪便化石及诸多的石制品。
白龙洞动物群总体特征属于广义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如包含有大熊猫、剑齿象、竹鼠、豪猪、犀、貘、水鹿、豹、苏门羚、青羊、水牛等。其中包含的有些古动物种类,反映出该遗址时代可能不会晚于中更新世较早阶段。白龙洞动物群与1975年春夏在郧阳区梅铺猿人洞中发现的的动物群基本相似,但又有不同,古老的残存种不见,新的属类有所增加,如竹鼠、虎、灵猫、狼以及牛、鹿。其中牛和鹿的化石最多。这个动物群也证明了白龙洞猿人时代晚于郧阳区龙骨洞的时代,大约与北京猿人时代相当。
白龙洞动物化石主要是零散的牙齿、管状骨骨片和少量完整的上颌骨及下颌骨,动物的椎骨和肋骨罕见或稀少。动物化石种类以偶蹄目动物为主,其中以鹿科和牛科动物较多。在大量动物管状骨中,保存状态全为破碎的管状骨骨片。少量骨骼表面有风化和被水流冲磨的迹象,少部分骨骼表面有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较多骨骼表面保留有食肉类啃咬痕迹,以及人类打击、割切的痕迹。数量众多的兽骨化石集中出现在白龙洞中,显然不可能是野兽群居形成的,这些动物应该都是白龙洞人食谱上的美味。
白龙洞遗址的化石堆积层中还出现有一定量的鬣狗粪化石,这说明,该遗址除人类在此地活动外,鬣狗也经常光顾这里,它是该洞穴的“常客”。
白龙洞遗址动物群,反映出具有热带、亚热带森林—草原性环境特征。剑齿象、果子狸、中国犀、中国貘、云南水鹿、水牛等,都是对气温和森林条件要求较高的动物。而更新猎豹和短角丽牛,则反映出环境中的草原性景观。竹鼠和大熊猫都是依赖竹林环境生存的动物,羚牛也是需要林、竹混杂条件的大哺乳动物。综看白龙洞动物群的环境景观,整体上与郧县人动物群相似,但是后者有马,而白龙洞动物群中没有出现马。这反映后者的草原性景观或许比白龙洞动物群更甚一些。但白龙洞动物群中出现的猎豹,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它们草原景观之间的微观差别。环境景观的相似性,也体现了这两个空间位置较近地点的总体时代特征。
在白龙洞的淤泥砾石层中,科考人员发现了200多件修整痕迹清楚的打制石器。这些石制品均选取洞穴周围变质岩层中的石英岩脉为原料,修整使用痕迹明显。石制品个体以中、小型居多。锤击法为剥片的基本方法,此外砸击法也曾被古人类用来对石英岩原料进行剥片。石器毛坯以片状居多,类型为刮削器、雕刻器和砍砸器。其中,刮削器居多,加工方式为锤击法,方向以正向为主。白龙洞石制品的类型组合、形态特点和毛坯选择显示出中国北方石器工业的特点。
在白龙洞遗址还发现一定数量的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化石。骨片体位包括大型哺乳动物下颌骨骨片和管状骨骨片。痕迹特征主要为2类,较多的一类为使用石制品在骨骼表面割切时遗留的痕迹,另一类为使用石制品在骨骼表面遗留的砍切痕迹。这些骨片化石均为用大型哺乳动物骨片打击加工的尖器。尖端刃均有磨圆、磨钝型的使用痕迹。
2007年,中国中科院古人类研究所刘武博士一行四人在对白龙洞进行第三次发掘研究时,在洞内新开探的1.5米地层深处,发现烧骨及黑色的烧土状物质。烧骨多为断裂的管状骨,断面显示整个骨壁及髓腔均呈碳黑色。局部区域用火痕迹与动物化石和石制品处于相同的层位。这是白龙洞发掘过程中一个重大发现,专家分析,这不可能为洞外自然火灾所至,最大可能是当时的古猿人已经捕捉到了星星之火,掌握了用火技能,并且开始用火取暖或烧烤食物。
从白龙洞发掘的数量众多的兽骨化石,打制石器以及用火痕迹的重大发现,人们不难想象出60万年前白龙洞古猿人生活的情景:古猿人们聚集在洞内制造“武器”,然后外出围猎,把捕获到的牛、鹿等猎物,背到洞口切割剥吃,或者拿到洞内烧炙,大快朵颐后,丢下一堆堆骨骼……可以说,白龙洞曾经是古人类的“伊甸园”。
白龙洞是我国第六个发现猿人化石的地方,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的猿人洞。白龙洞遗址文化层内蕴涵丰富,它既为科学家研究古人类的生活状况及古代地理气候的变化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人类起源,尤其是我国古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靠资料。
众所周知,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是元谋猿人,距今约170万年。周口店北京人大约生活在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一直以来,距今100万年至60万年间的早期直立人的信息非常有限,而白龙洞古猿人化石的发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此外,郧西位于我国秦岭南坡,长江中游地域,这里发现猿人化石,同时还填补了秦岭南坡至长江北岸旧石器时代初期人类文明在发掘整理方面的空白,进一步扩大了已知的我国早期人类分布范围。白龙洞科考发现表明,早在五十万年至一百万年前,我们祖先的足迹已遍及黄河流域、西南地区和长江中游的广阔地方。
白龙洞遗址属原地埋藏,该遗址从1976年发现以来,虽经多家单位多次考察、发掘,但时至今日,遗址地貌和洞穴堆积仍保存较好。
考古探测表明,白龙洞遗址文化层堆积在沿洞穴延伸方向和洞穴底部,均还有大量保存,目前人们看到的尚且只是遗址的冰山一角。期待将来白龙洞的考古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