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有声

      文字是有生命的。

       我不是推卸责任,也不是标榜自己。只是觉得这届孩子的语文课堂真的很费力,最起码的把课文读得文从字顺都似乎有点奢望,阅读后跟进的课文分析,更是一个人的“独角戏”……面对一群这样的孩子,我真的有点心累和气馁,痛苦中也在思索如何改变现状,该从哪里下手,实现怎样的目标?

     最近,冥思苦想的我忽然从混沌中顿悟,似乎那一瞬间把语文教学看开了、看淡了、看简单了,固执的以为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的教学。发之于声则为“语”,行之于笔则为“文”。语文教学,抓住阅读和写作就抓住了精髓,并且还给自己的观点异想天开的找了一些佐证:语文没有叫做“国文”或“汉语”,那就是因为他们各自的命名都是偏颇的只重视了“文(笔上的功夫)”或“语(嘴上的功夫)”也只有语文才是把阅读和写作和谐的统一在了一起,不是吗?我小学到中学学的都是“语文”,师范的时候这门科目命名倾向性更鲜明,直接叫“文选与写作”“阅读与写作”!

       带着这个想法,结合孩子现状,我的语文课堂也进行了调整,其中之一就是重视和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个人认为,孩子们语文阅读能力应该逐步实现四个层面:

       第一,要做到读得文从字顺。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孩子一定要提出要求,并且严格落实。要求孩子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结巴。让孩子相互监督相互听读,互相指出朗读中存在的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板块主要是针对那些读不好书的孩子,班里有一部分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方能达到这一层次。

       第二,要读出情感。文字是有生命的,作者把这些方块字和谐的码在一起,就是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恶惧,并且想通过对文字的阅读传递给你,所以我们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提升要求,就是通过文本阅读,揣摩并传递出作者融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触摸文字的温度情感,争取和作者的情感舞在一起。真的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实现了理解文本内容与情感的目标。这一层面是针对超越第一层面的阅读能力较强的孩子,改变他们“识字式的阅读”方式(也就是说在读的时候只是证明没有不认识的字的浅层阅读),让他们触摸文字的温度。

       第三,在阅读中学会思考。美读让孩子触摸着文字的温度,有了情感的共融。这些必须是建立在对文本字斟句酌品味表达的基础上,此时引领孩子学会提问和思考,有发现就有思考,有思考就有梳理,有梳理就有表述,有表述就有碰撞,走一条以阅读促感知,以感知促理解,以理解促表达,以表达促深化的道路,从而升华文本主旨内涵,实现以阅读代讲解的目的。

      第四,关键的时候让笔说话,在触摸文字生命的阅读过程中,会有认知思考的闪光点,也会有延伸的必须点,抓住这些点,可以适当训练学生的写,让思想的鲜花盛开在妙笔之下……

       今天《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语文课上,我反复的互动朗读中,盛开了一朵靓丽的花:在我行思录中多次提到的问题孩子wm,别的一系列问题不说,他也是我班七个不识字读不好书的每天学五个生字中的一员。今天的一整节课都是在热火朝天的互动朗读训练中,也许是那浓厚的氛围感染了他,在众多的举手要求朗读的学生中,我并没有看到背对着的他的小手,好些孩子们提醒我说:“老师,王明!”“老师,王明!”我回头,看到了他举着的小手,狂喜中我报以鼓励的眼神喊到了他的名字,他所朗读的三段居然达到了声情并茂,触摸到文字的生命,学生自发的送上了本节课最热烈的一次掌声,我也走上前去,把他拦在怀里,紧紧的拥抱了一下……这一节课,他们七个中,有两个都主动要求参与了朗读。

       我相信,有一朵迟开得花正在努力的生长,我仿佛嗅到了那悠悠的花香!

你可能感兴趣的:(花开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