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和分别很亲密

今天听了一个少年得到的专栏,叫《数学有意思》,听了觉得确实很有意思。里面讲“离散”,我在其他的专栏或课程里常听到离散这个词,但一直不明白离散的含义,总觉得这大概是个很高深的数学概念,害怕是个牵出萝卜带出泥的复杂问题,所以就连碰都不敢碰的绕道走了。谁承想今天专栏里用几句话就讲明白了,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
离散,就是把一个连续的事物拆分开成为一个个彼此联系又独立的部分。它和抽象一起构成了数数的基石,也就是说我们老祖先们是先学会了离散的思考方式,再加上学会的把具体事物抽象化、概念化的新本事之后,才真正的学会了数数这个技能。没错,这个数数就是计数,这是数学最基础的应用了。
先举个例子说说啥是离散:有个原始人要出去打猎了,害怕洞里的果实被偷走,于是他数了一下共有5个果子。这一小堆水果被分开成为一个一个的,这就是离散。在这个例子中原始人不止用到离散,还用到了抽象,把一个果子对应为一个“1”,;所以它很确切的知道自己的食物有多少。
看到这里不禁感慨,这离散可真了不起,没有这种方法我们是无法学会那些五花八门的知识的,也没法理解这个纷繁复杂又多变的世界。
离散的应用在生活中很多见。比如我们的教科书分成了一章、一节,这是把一个完整的知识切分成小块,一块块的来学习。比如学校里设置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这些不同类别的课程,是把一个完整的世界分门别类之后让孩子们更方便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世界。
难怪老师总说,学习应该是把你的教课书先学厚了再学薄了,学厚了就是要把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搞明白,没有遗漏;再把书学薄了,就是把这一本书的知识连成串、融会贯通,把你学到的知识恢复到它原本就有的连续而整体的状态。
存在于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知识原本是一体的、连续的、流动的,只因我们无法理解那种状态下的知识,所以要人为的进行分割和区分,那么在吸收之后应该把知识回归到它的本源中去,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更客观的了解这个世界的目的。
到此心头忽然冒出一个词:分别,佛家说世人不该有分别心,有了分别就百念丛生。我知道舍弃分别很难,但如今找到了难的缘由。原来从我们的老祖宗那里就靠着分别来认识世界,靠分别学会生存,分别多重要!至于佛家所说的无分别,我想大概指的是知识乃至世界原本是相互缠绕,相依而生,是个连续流动的整体。这么看佛与科学挺近的呢,这样的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还真有趣,从开头到这里文章似乎完全变了样,但又似乎它原本就是这个样,只不过开始我没发现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离散和分别很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