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秦淮情愫

     傍晚雨歇了,我们吃了饭,顾不得回酒店休息,径直奔向夫子庙前的秦淮河,那是因为对秦淮河有着独特的情愫,上中学时读过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所以在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副小木船、灯影、桨声的唯美画面,可始终未见真身,今日一睹芳容,果然名不虚传,就让我们去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历史的秦淮河吧!



古秦淮情愫_第1张图片
夫子庙门前的古秦准

     虽然时令已是六月,临近夏至,江南雨多,傍晚的天气里,不是很热,还有点雨后的清凉感。夫子庙前码头的台阶上坐满了游人,三三两两,高声说笑着、打闹着,有的在吃着东西,有的在欣赏美景,有的忙着取景拍照,我们五人也乐意安享其中,看河水东去。



古秦淮情愫_第2张图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薄幕四合的黄昏,如烟夜色笼罩着秦淮人家,远处近野,烟村云树,白墙黛瓦全隐没在朦胧的夜色之中,华灯初上,尽显秦淮两岸自古繁华。河面上大大小小的游船都点起了灯火,碧阴阴的水面上散发着黄黄的灯光,反晕出一片朦朦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荡起层层涟漪不断地散开去,仿佛听到当年朱自清先生那悠然而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陶醉在这六朝古都的金粉之地?



古秦淮情愫_第3张图片
古秦淮人家

     耳边不时传来南京鸭血粉丝的叫卖声和乘船夜游秦淮河的招徕游客的喇叭声,我内心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切切实实地提醒:“我在南京”、“我在秦淮河”。偶尔有一两只白鹭从河面上掠起朝桥头斜飞而去,间或听得一种曼妙的笛声在这黄昏的空气里颤颤地流动,循声望去,发现有一女孩端坐石阶上,纤纤十指如春葱,轻柔地抚弄着手中的陶笛,在她身后的“风雅陶笛”里有许多待售的陶笛。笛声悠扬而干净,不带一丝杂音,我明白吹笛确需一种恬淡的心境,游人迈着各式各样的步伐,匆匆忙忙地从女孩身边经过,却没有几人驻足片刻,或许他们真是太匆忙,又或许是商业化气息太浓郁。我们几人走进店内,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听了一回陶笛的演奏,仿佛置身于满目苍翠的田野,竹浪山风轻合着她的笛韵。又像是在诉说着她的人生际遇,是她那不沾一丝俗音的笛声告诉我的,她是一个用自己的心在演奏的真正歌者,笛声之外,她有一个不亢不卑的灵魂。希望她的笛声永远明亮如斯、恬淡如斯,也希望她的每一次笛声都能唤起一个听者,如我,很高兴在秦淮河,作了一次专注的听者!



古秦淮情愫_第4张图片
風雅陶笛


古秦淮情愫_第5张图片
用心演奏的歌者

     斗转星移,夜色正浓。过文德桥南行数步,有一石碑立于巷口,上书“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原来这里就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笔下的乌衣巷。三国时吴国戍守石头城将士驻扎此地,当时军队都穿着黑色军服,故以“乌衣”为巷名。



古秦淮情愫_第6张图片
刘禹锡《乌衣巷》手笔

      这是一条狭窄的小街小巷,没有楼轩亭榭,也没有曲径回廊,光从斑斑驳驳的青石板即可看出乌衣巷的历史,尤其是下了雨,石板上清亮光泽,两边小楼住的依旧是寻常百姓人家。走进巷内,完全沉浸在烟雨江南中,这就是江南水乡独特的美,而且是唯美的那种,是浪漫的、是忧愁的、是文艺的,水影花光,如痴如醉。这意境不禁让我想起戴望舒那首脍炙人口的《雨巷》,并且轻轻地低吟着: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游走南京,陶醉古秦淮!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秦淮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