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找话题,你是怕做坏人吗?

前几天出去吃饭,结束的时间晚了,于是我打uber回家。为了省点钱,我选择了拼车。还真巧,uber司机拉到两位乘客。

路上,司机和后排的乘客有说有笑,我就听着音乐看着繁华的广州街景。没多久,后排乘客下车了,车厢一下就安静下来。

“你去哪?哦,对,你上车的时候说过”司机问。

“白云区XX路”我依然是告诉了他。

“你在手机上有输入了地址的吧。”(PS:uber选择拼车一定要输入地址。)

“是的”

过了一会。

司机开口了,“你觉得拼车怎么样?”

“挺好的,可以省点钱。”我说。

“可不是嘛,等下如果有顺道有人再拼的话我还可以拉一单,乘客省钱,司机也能多些奖金...”

我赞同了一声。

然后,车厢又安静了下来。

再过了不久,司机又开始和我讲了点别的话题。不过我比较沉闷些,当时也只想着快点回家。都没有接过他的话题,只是礼貌性的回应了一下。车厢内的气氛几度有些尴尬,尤其是我坐在前排的副驾位置上。

我猜想司机也有着同样的感觉,觉得冷场。所以,他一路上不时的冒出几句话来,希望能和我找到话题。

不知道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和另外一个或几个陌生人在一起,尤其是比较近的距离。是否有想去和对方找话题的冲动。尤其是对于那些和我一样,不够外向,不善交际的人来说,那是一种折磨。为什么我们和不大熟悉的人在特定的空间下相处,就有拼命地找话题的冲动呢?


努力找话题,你是怕做坏人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因为我们害怕沉默,害怕冷场,而一旦冷场,双方都开始无所适从,全身不自在。好像一旦没有了话题,有一些东西就无法掩饰了,然后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就尴尬地笑一下,看下其他的地方,再拿出手机来看看有没有消息。

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沉默、冷场、尴尬...冷落了对方。那这些又意味着什么呢?

弗洛伊德说性与攻击性是人的两大动力。攻击性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够保护我们,合理的表达愤怒和拒绝。但有些不能直接表达的东西,我们只好压抑起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比如我们都听说过的冷暴力,不和你说话被动攻击...等等。冷落是攻击性的一种象征。

很多哲言说,美好的对立面不是恶,而是冷漠。恶,只是冷漠的衍生物。我们害怕冷场,其实是害怕我们的这种攻击性流露出来,找话题,不过是攻击性升华的一种形式。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成要做对别人好,好学生,好员工...所以,我们怕成为坏人,总觉得这些冷场的尴尬得负些责任和努力等。

怎么办?

前面说了,攻击性本来就是拿来保护自己的,你可以找到更合理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至少不要压抑,不要让它攻击自己。

另外,像我在和那位uber司机的对话中,我不接话题,简单的说些赞同的话,其实也是一种攻击性象征化的表达。潜台词就是“我现在不想说话,别来打扰我。”

原创文字 / 不懂点心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努力找话题,你是怕做坏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