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公务员申论写作 从入门到精通(三十一)申论分析题作答策略

本篇文章系原创,首发于微信订阅号柳夫子讲道理(ID:liufuzi8907)

2017年国考课程 已更新完2012年地市级

什么是分析,就是从已知信息推导出未知信息,明确因果关系进而做出判断,比如从牛顿从苹果落地推演出出万有引力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分析题的答题策略就是根据给定资料明确前因后果,以此得出结论。

最典型的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甲级真题

(二)给定资料5—7介绍了上海和深圳两市新的街头艺人管理办法,请对两市的做法进行比较分析。

给定资料提供了两地的情况,你需要概括归纳,但是并没有给出孰优孰劣判断或暗示,所以你要根据两地已知的不同情况,做出孰优孰劣的判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析题。

这道题你只需要概括各自类似的管理办法,再一一对比即可,高下立判,难度不大。

这样真正需要分析的分析题并不多,大量分析题都更像是概括题的变形,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分析题其实并不真的是强调从已知到未知的推导,因为给定资料实际上已经限定了全部的信息,无论是原因还是结果都在给定资料中有明确地阐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大部分分析题概括题的区别不大,核心都是明确论证的逻辑,因果关系。

比如

媒体融合-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下半年申论乙级真题

(二)根据给定资料6,分析《华尔街日报(WSJ)》成功转型带给我们的启示(15分)

这种题和概括题差别已经很小了,其实就是问的因为做了什么导致成功转型,仅此而已,作答仅仅就是概括归纳相关具体措施而已。

当然有一些题从表面上看,还是和概括题有区别,但是区别仅仅是形式上的,比如

科技与人类文明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真题

(二)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能否突破的结论已经由给定资料所限定,同时能否突破的理由也由给定资料明确限定了,你的认识实际上是找到能否突破的两方面理由,得出限定的结论,即尚不能突破,但有积极作用。此题讲解:新技术与社会结构的屏障-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真题课第二题

文化的作用与价值-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真题

(一)“给定资料 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见解。(15 分)

这种结合了语句理解题的分析题,其实答题策略大同小异,简单来说,也就是问你这个论点你是不是认同,或者在你看来是不是成立。

接下来的阅读和作答实际上就是根据给定资料的限定来证成,即论证这个观点成立或正确,或者证伪,即论证这个观点不成立或错误。

从这句话一身正气的表达你就应该知道,说法肯定是对的,那么你的任务就是从给定资料中找到论据证明,从什么意义上,非物质遗产这么重要。

还有一种也是结合语句理解题的情况,比较难,比如

公共安全问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乙级真题

(二)给定资料6显示,今后以来,一些地区陆续取消了很多大型群众性活动,并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对此,你怎么看?(15分)

难点在于这里“多米诺骨牌效应”描述了一种情景,你需要懂得它所描述的情景,然后再结合这句话说表达的意思做判断。此题给定资料并没有直接解释多米诺骨牌效应,但是它把取消活动的情况比喻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就意味着这两种情况类似,那么如果你不知道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字面意思即可结合资料的比喻修辞来理解这个概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逻辑上,这道题实际上就是问你在像多米诺骨牌效一样地取消大型活动是对还是错,也就是说一个倒都倒,一个有问题是不是全部要取消?显而易见,连坐或者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做法显然是不正常,也是不正确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分析题中你的看法和见解并不真是你的看法和见解,而是材料的看法和见解

你不是小题已经没问题了,你是还没有意识到问题,考试不相信眼泪,抓紧努力吧,少年。

国考公务员申论写作 从入门到精通(三十一)申论分析题作答策略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考公务员申论写作 从入门到精通(三十一)申论分析题作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