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隘框架

系列文章
前景理论:决策依赖于参考点
前景理论:损失厌恶
前景理论:决策权重
狭隘框架
心理账户理论
选美博弈

  • 现象:
    信用卡刚推行的时候,是要收手续费的。面对手续费,商家是希望是消费者买单。但怎么计费是个问题。如果直接加价那么消费者就不愿意了。后来就变成用信用卡“正常价格”,用现金打折。这就是利用了人的狭隘框架。火车票价格也是这样。本来过年的时候火车票的价格是要收贵一点的。但群众就不愿意了。后来改为了过年收正常价格,平时就打折售卖火车票。这其实实质是一样的火车票。只是用了不同的销售手段。

狭隘框架

你可以把它当做相机里面的取景框。你框定了哪些景色就显示哪些景色。你的视野范围就被这个取景框限制住了。

狭隘框架就是形容人没有全局观点。
理性人的金融观是全局性的。而现实中的人的决策是收到框架理论影响。

一个立体的金融市场,有两个维度:

  • 一个是横截面的维度,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观察市场上的很多投资品种。
  • 一个是时间序列维度上的,指的是固定一个投资对象,看它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表现。

横截面上的理性投资:投资组合理论

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上,这是分散投资。这就是理性投资决策最重要的理论——投资组合理论。

理论上,你买一个股票,那应该买一个波动方向与之相反的股票来掉两者的风险。你买的越多组合,风险就越分散。

这时候决定组合的风险不再是单个股票的自己的波动,而是股票与其他股票之间的相关性。

单个资产的波动会被其他资平衡掉,对风险没有影响。
理性人不会关心单个资产的上下波动。
理性投资者只关心资产之间的协同变化是否有变化,而是不是看单个资产的涨跌。

横截面上的狭隘框架:看单个投资的涨跌

普通人会收狭隘框架影响,像盲人摸象一样,莫当一部分就开始做决策了。

虽然很多人明白资产组合,要分散资产。但实际运用时候就有出入。买了很多的股票,把它放到篮子里面。但你不关心整个资产组合的涨跌,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单个资产的涨跌上了。逐一查看单个自选股是涨了还是跌了。这是最日常的操作。
单个个股会被其他股票的波动所平衡掉了。对风险没影响。但投资人却总是错误把个股的涨跌当风险。
而股票的涨涨跌跌,投资人又关心涨跌对参考点变化。比如成本价、近期高点、低点等,这些波动又会影响决策。
跌了会风险喜好,长时间拥有;涨了又风险厌恶,过早出售。
查看但一个个股的错误在于,投资时候缺乏全局观,被单个资产的狭隘框架局限,没讲资产当作组合来看,误将单个资产的涨跌党当风险。实际上正确的做法是考量镇你整个资产之间的协同波动的方向来操作。而不是根据个股的涨跌来操作。

时间序列上的理性投资:不清点资产

理性人是不清单资产的。往前看,往未来的方向看,不受过去的影响,不会有参考点依赖。

时间序列上的狭隘框架:频繁清点资产

时间上的狭隘框架是频繁清点资产。
如果投资人像了解盈亏,那就陷入往回看的问题上了。这样的投资容易受到参考点的影响而发生错误。
个人投资者往往会每日清点一下资产,这样都是有参考点来校准的。这加大了参考点对决策的影响力。
机构投资者由于季报的存在,所以要清理资产,这也是往回返的现象。
清理资产其实就不自觉地计算盈亏,往回看了。

避免往回看

你30元买入一只股票,决定到60时候就卖出。现在股票55元,你是怎么操作?如果要忘记参考点的影响,那么你看到股票的价格是55元,目标价是60元,你就决定配1成仓位。于是你出掉9成的仓位。

总结

投资的狭隘框架分横截面的和时间序列上的维度。
横截面上的表现为关注个股的涨跌,没有全局观,没有正确理解风险。
时间序列上的狭隘框架表现为频繁清点资产,这会加重参考点对决策的影响。
正确的做法是往前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狭隘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