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小饭馆的老板

 

两家小饭馆的老板_第1张图片
面馆老板形象配图

2018-10-7

今天起晚了,收拾完已经没有做午饭的时间了,所以下楼去街边吃点现成的。我喜欢吃羊肉串所以这次又走进了这家拉面馆。很喜欢这个小饭馆,一是比较干净符合口味,二是经济实惠,三是这里面的服务人员话不多,这条是最关键的。

其实在这家小饭馆的隔壁是一家新开的饺子馆。熟悉我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我更喜欢吃饺子的,但是这家饺子馆我只去过两次,就再也不去了,原因很简单就两条,饺子不好吃店老板话多啰嗦。

这家饺子馆不根据食材的属性去调整做法,喜欢吃饺子的人一口便吃出来了。比如他们做西葫芦的素馅饺子,把西葫芦剁成了小丁,也没有处理水分,这样做出来的饺子,干巴巴,支渣渣的,还空空的,松松散散,这种做法在口感上就输了很多,口感不好味道也很难提升。假如把西葫芦擦成细丝,就像白萝卜丝做成的饺子馅那样,口感就会比较细腻,柔软,有韧性,这样吃起来的感觉会很好,在入口那一刻就会给人带来好感,至少吃起来舒服。

让人不舒服的就是这家小店的老板话很多!一来个客人他就坐到客人桌子对面,非常热情,问人家住哪里,在哪上班。最关键是我正在吃刚点的西葫芦饺子,这老板拉个凳子坐在我对面自卖自夸:“我们家的饺子在北京是出了名的,我们专做饺子已经干了30多十年了,在大前门那一块没人不知道我们家的,我们的饺子可好吃了!”类似这样的话来来回回说了三四遍。这大哥嗓门又大,说话还不利索,他的发音很特别,声线是相连的,就是每句话每个字看似有停顿,但发音是连续的,总之听他说话超过5句耳朵会非常疲劳。为了让他少说点话,我假装接电话,他稍安静一会,我刻意装作专注地看新闻,不想跟他过多说话。他可好,自言自语来回踱步,见一个人就要热情无比地打招呼,嘹亮的嗓门聊起天来,总不忘说那句让人很腻歪的话:“我们家的饺子……”

开头提到了我喜欢去的那家小面馆,主要原因是:一进这个小店让人感觉可靠放心。这家小馆的老板和服务员都是北方来京的外地人,能感觉他们很谦虚谨慎,好像只知道干活,不像隔壁老北京那么大摇大摆,那么招摇。这家小店的老板常见我来都知道我平时常吃的饭菜,除了点菜以外从来没有多聊过一句话,哪怕是客套寒暄打个招呼:“来啦!”服务员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每次看到他们都是在低着头干活,干活,收拾,收拾。虽然没有热情的寒暄,但是目光是真诚的,淡淡的微笑就是问候,你能感觉到他们很高兴你的光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示好和多余的话。这就是我认同的一种人格,你需要低着头不吭声地把活干好,把桌子擦干净,把碗筷洗干净就是对客人最好的款待!最大的诚意,往往都不是靠语言来表达的。更何况很多人自认为情商很高的,很善于表达,往往被旁观者,被明眼人一看便知:旺盛的热情,浮夸的笑容,强调的关心……像风一样刮过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

关于美食,我并不是一个会吃的人,但一直觉得会吃的人是很厉害的!他们总能发现问题要点于细微之处,知道根据食材的属性匹配上最合适的烹饪方法,能掌握火候,恰到好处,这点是特别厉害的!我一直觉得这是需要悟性的,悟性很高的人,对好多事总能触类旁通。一个嗅觉味觉敏锐的人,看问题眼光一定也不会错!

这俩小店的形象真的是像极了两种人格,我也会用同样一种方式默默支持其中一种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家小饭馆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