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

运动码表属于一个小型的数字系统,既然是基于logisim的设计,自然是全部用原理图方式实现的。我觉得虽然业界HDL的设计方式很常见,但是基于原理图的设计经过这个项目以后我认为算是一个基本功,基于原理图设计可以大大加深对数字电路底层的认知,使你的verilog似乎有了灵魂,也算是一种“内功修炼”吧。
总结出来以下几点:

  1. 数字系统一定要模块化设计
  2. 设计流程: 设计需求分析(外部数据,控制输入,输出,显示)-> 拆分为功能模块 -> 功能模块的数据通路(此时不考虑控制信号,只要数据链路通了就行)-> 构建控制单元(如何从外部控制输入转化到内部的控制信号)。
    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尽量设计moore型电路,输出只与状态有关;melay型电路属于异步电路了。

这个题目来自华科的谭志虎老师MOOC第二章,强烈推荐大家去看一下。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1张图片

模块划分:

首先码表的计数功能得有,你得有从0 - 9999的BCD计数器
接着从数字到数码管的显示,你需要数码管显示驱动
store是存储的功能,需要寄存器;尝试更新记录那么肯定就需要数据,那么比较器不可少;另外数码管显示驱动有两个数据来源:BCD计数器和寄存器,需要一个MUX。汇总列个表: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2张图片

模块实现

时间计数器

BCD计数器一共有4位,每位都是0到9。 用verilog写so easy,那基于原理图的设计呢?BCD计数器是一个状态机!
verilog里面三段式状态机:产生次态,产生输出,状态切换。
原理图设计时一模一样,10个状态0-9,状态编码0000-1001(对应verilog parameter);求状态转换方程组(对应verilog case)和输出方程组(对应verilog 三段式写在最后的产生输出);说到这里数字电路基础好一些的应该都知道怎么设计了,直接上图: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3张图片
1位的BCD计数器做好了,设计的时候添加了en和carry位,每当计数到9的时候carry=1,注意moore电路输出只与状态有关,所以carry=1会维持计数 = 9整个状态! carry用于多位BCD计数器级联!
4位的怎么做呢?
能carry接下一级的clk吗?不能!因为那样的话下一级刚到9,上一级就会加1,举个例子,你会看到 09 直接到19的现象!
应该是carry接下一级的en,但是这洋还有问题,4个BCD计数器位3,2,1,0。这样做第0位到第1位没问题,当你计数到90,你会发现你的位2也开始加了,这很显然是不正确的!
位2的en需要用位1和位0过与门得到!位3同理!如下图: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4张图片
时间计数器设计完毕!

数码管驱动

数码管驱动是将数字0-9转化为数码管的 0 - 9 输出;
数码管元件有a - g七根管加一个小数点共8位输入! 小数点可以单独处理,我们设计驱动电路的时候4输入,7输出即可,纯组合逻辑;
在logisim中可以借助真值表自动生成组合逻辑电路,在logisim里面把真值表填完就行了,每一个输入数字对应一个数码管图形!
组合电路非常庞大, 就不放啦,也没啥好看的。
在我们的数字系统中,需要有16位的输入(4乘4),32位输出(4*7 + 4个小数点,只有第3位的数码管需要小数点),如下图: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5张图片

16位寄存器

其实就是16个 D触发器 并联(我见过挺多并联级联混用的,我很反对),不过为了画图方便一些,也体现出模块化设计思想;分成4 组4位寄存器即可;
如下图: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6张图片

16位无符号数比较器

这里也分成4组 4位无符号数比较器 来进行设计;
4位无符号数比较器设计 基于 logisim自带组件 1位无符号数比较器来设计。
如下图: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7张图片
注意一下great,equal,less的逻辑即可,不算难。
16位的无符号数比较器的图其实就是把上面那个图的一位比较器换成4位比较器,其他部分不变,如下图: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8张图片

MUX

1位的MUX如下图: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9张图片
logisim中的逻辑门是支持多位宽的,例如与门都是16位输入是可以的;
这里可以直接修改与门的位宽吗?不可以,因为sel只有1位,不可以将1位的sel输入16位的逻辑与门。不过现实中的逻辑与门器件并不支持多位宽。
基于1位MUX构建16位MUX,就直接上图了: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10张图片

模块封装图

基本模块都是实现了的,以前数电老师说数电就像下围棋,现在总算有点感觉了!用基本模块去搭建数据通路!!
放一下模块封装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通路构建

根据你的功能把总体的数据通路给构建出来,把每个部件的数据来源想清楚!!!
构思一下:计数器在不停地加1,数据可以直接给到码表驱动吗?不合适,因为码表驱动还需要接受来自寄存器的数据;明显就需要加入MUX了;
store的功能需要仔细想想,在没有计数的情况下直接store应该显示99.99,在有计数的情况下应该更新记录并且显示,可以肯定的是寄存器的数据来源肯定得有99.99,也得有计时器;
更新记录的实现方式为,将store的输入和计时器输入送入比较器,得到小于输出时,将寄存器的使能打开,否则不打开即可实现更新。
总体框图如下: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11张图片

控制单元构建

控制单元将外部的输入转换为内部的控制信号,是整个设计里面最难的部分;先放一个框图: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12张图片
控制单元本质上也是一个状态机,而且要设计成moore型的,输出只与状态有关;那都有哪些状态?状态直接怎么切换?状态有对应着什么输出呢?
我经过反复思索,觉得状态的规划通过输出来进行确定,一个输出对应一个状态,输入导致了状态的切换,这是一个整体构思的过程,就像列写状态转换图一样。
复位后的状态作为起始态,每个输入都会切换状态;不过这里输入太多(我们经常写的序列检测器只有0/1两种输入,这里有5个输入),每个输入产生一个次态,次态之后又接受输入产生次态,能把人给绕晕了,所以要进行状态切换的简化,我手写了一份状态转换/输出表,也算是状态规划表吧: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13张图片
可以看到我一共规划了7个状态,编码0到6,为什么会有这些状态?完全从输出出发!,一个状态对应一个输出!
举例说明:RST状态下,五个输入分别为 0 1 1 1 0;一旦收到start,应当把RST变0,TMen变1,输出变化了,就算下一个状态,命名为状态1;同理,收到store,显示99.99,对应5个输入为 1 1 1 0 0,命名为状态2;
有人会问,假如状态0收到stop怎么处理,我的做法是这个算当前状态下的无效输入,不处理,保持原来的状态,通过这种做法可以大大减少状态的数量。
在1态下(start计数状态),只认识stop(收到stop进入3态)和rst,其他保持原态;
在2态下(store状态,显示99.99),只认识start和rst,其他保持原态;
这个4态是干什么的? 4态是 0 1 1 1 1,用于start清0,因为注意需求那里有一个start的清零效果,4态会自动跳到1态(收到rst还是跳0),4态只会维持一个时钟周期。
在3态下(start -> stop状态),可以start,进入4态;可以store,下面就要判断NewRecord了(通过比较器产生),有New信号,打开寄存器使能SDen,否则关闭,分别对应5态和6态;
5,6两个只认为start和rst有效;

码表控制器还是一个三段式状态机,具体如下: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14张图片
我起初很郁闷状态转换单元为什么会有8个输入? 因为状态机需要状态反馈! 数电老师以前讲过,时序电路需要反馈!可惜当初只随意听了听,我看那个8输入愣了好久,实在是惭愧,惭愧,惭愧。
我又手写了一份状态转换表帮助理解:
基于logisim的运动码表设计_第15张图片
产生输出的组合逻辑并不难,用卡诺图用真值表都行;
产生次态的组合逻辑8输入,3输出,真值表有2^8 = 256行,我是一行一行填的,说多了都是泪(logisim有真值表产生组合逻辑的功能);
真值表有含RST的128行直接归0,4态会直接跳1态(除非RST),无效输入保持原来的状态,真正有效的行数没有多少
这里写一段verilog感叹verilog大法好(就写个梗概意思,状态切换部分简单明了太多了):

reg [2:0] state,nextstate;
parameter S0=3'b000,S1=3'b001,S2=3'b010,S3=3'b011;
parameter S4=3'b100,S5=3'b101,S6=3'b110;

always@(posedge clk or posedge rst)
	if(rst) state <= S0;
	else state <= nextstate;

always@(state or start or stop or store or rst or NewRecord)
begin
	case(state)
	S0: 
		begin
			if(rst)
				nextstate = S0;
			else if(start)
				nextstate = S1;
			else if(store)
				nextstate = S2;
			else 
				nextstate = S0;
		end
	S1: 
		begin
			if(rst)
				nextstate = S0;
			else if(stop)
				nextsate = S3;
			else
				nextstate = S1;
		end
	S2:
		begin
			if(rst)
				nextstate = S0;
			else if(start)
				nextstate = S4;
			else
				nextstate = S2;
		end
	S3:
		begin
			if(rst)
				nextstate = S0;
			else if(start)
				nextstate = S4;
			else if(store)
				begin
					if(NewRecord)
						nextstate = S5;
					else 
						nextstate = S6;
				end
			else
				nextstate = S3;
		end
	S4:
		begin
			if(rst)
				nextstate = S0;
			else 
				nextstate = S1;
		end
	S5:
		begin
			if(rst)
				nextstate = S0;
			else if(start)
				nextstate = S4;
			else 
				nextstate = S5;				
		end
	S6:
		begin
			if(rst)
				nextstate = S0;
			else if(start)
				nextstate = S4;
			else 
				nextstate = S6;				
		end
	default: nextstate = S0;
	endcase
end 

总结

以上就是运动码表设计的全部,有兴趣探讨的同学可以私聊我或者直接评论,我就把的circ文件直接上传到CSDN 资源吧,链接如下:
运动码表circ

你可能感兴趣的:(硬件实战,状态机,verilog,logisim,运动码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