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一件事要做到最好,就必须要喜欢到骨头缝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个学艺的故事。

前半小时我在想的只有:为什么中国父子只要一言不合,前者就开始实施暴力;为什么有个性的人总能想出有趣的教学方式,比如学唢呐前要先吹鸭毛,喷砖块,一口气喝完半瓢水。主角游天鸣就这样拿一支芦苇杆在水边晃荡了两个月。直到极有天赋的蓝玉出现,焦三爷很快把第一支祖传唢呐交给了他,临睡前他拿着唢呐把玩,只看到师兄的背一抽一抽的,“我把你吹哭了?”

“师傅看不上我。”游天鸣偷偷走了,虽然很快又回来了,他看到桌上放了一把小小的唢呐。

师傅幽幽地:“明天你和蓝玉一起跟我学。别看它个儿小,但是调儿高。唢呐就是这样,调儿越高,个儿就越小。”

我发现这个小主角好爱哭啊,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泪也就下来了。

在游天鸣正式接下师傅师传的唢呐前,他还经历了一场大火。在那场因为师弟蓝玉想学抽烟(不懂这个奇怪的梗)而点燃的灯被打翻引发的火灾中,他丢了他师傅的第一把唢呐。电影结束后我去读了一遍原著,竟然神奇地发现这个情节是电影新增的。

正式交班那天,天鸣不负众望地拿到了那只吹 “百鸟朝凤”的唢呐(师傅真的有好多宝贝的!崇拜脸)。师傅说的,做一件事要做到最好,就必须要喜欢到骨头缝。不过更加让人感动的一定还是那句:“知道那天为什么要收你做徒弟吗?因为你的眼泪。”

所以,爱哭的男人运气不会太差。(误)

而事实是接班后,挑战才摆在面前:传统文化的逝去,西洋乐器的流行,都让这个新成立的唢呐班子倍感艰辛。在此不再赘述,因为和之前《牛仔裤的代价》一样,我不想在享受技术进步的同时讨伐它不得不带来的弊端。在片尾,文化遗产局的傅正局长(奇怪的笑点)也把这一主题圆了回来。不得不提的是它的象征意义:在这个快消的时代,类似的文艺小众片就像难以为继的唢呐,面对商业片的威胁,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确实很难做出两全的选择。

全片唯一想吐槽的情节就是,在天鸣第一次直面铜管乐队造成的威胁时,天空中竟然出现了一枚(我认为的)炸裂的巨型爆竹,就“boom”一下,当时我觉得很出戏。下午我在小说中找到了这一段:“仿佛从天而降的一声炸裂,搅乱了某种既定的秩序,马家大院所有一切都静止了”。

我觉得真的是栩!栩!如!生!

总的来说,《百鸟朝凤》算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比起我在阅读小说的全程冷漠脸,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改编的很好。我觉得一部好的电影,一是不刻意,不为了达成目的而故意安排某个情节;二是不戏剧化一个角色,至善或至恶都是对人性的扭曲。虽然天励爹的人设一直很复杂,承担了多项任务,但是他还是在他们最后一次出活吹唢呐时现身了,可爱地解释道:我怕你们人手不够。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方励,一跪票房猛涨三千万(我刚刚又查了一下,已经逼近五千万)。豆瓣上的影评写道,如果不是他的新闻,恐怕不太会去看这部电影。不得不承认,我也是先被方励刷屏,后来才关注到的电影,但是我也看了他在《一席》上的演讲,从我个人角度,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态度的制片人,“惜命的最好方式是折腾”,因此他知道对于一部优秀却相对无人问津的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所以,卖惨营销也好,真情流露也好,院线排片制度本来就存在问题,如果当事人觉得没什么,用这种方式戳戳彼此的肋骨也没什么不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鸟朝凤:一件事要做到最好,就必须要喜欢到骨头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