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洋蔥Peeling the Onion

正在寫這文章的時候,朋友也跟我分享了她的剝洋蔥經驗,只能說共時性太強了!今天不發這篇不行。

巴曲中心主任Stefan Ball的著作中,不只一次地提到剝洋蔥這個概念來比喻我們每一個人多重的情緒。很簡單的意象,很貼近巴曲花精的運用。

隨著我們年歲的增長,人生的經驗越來越豐富,曾經有過的情緒也逐漸堆積。在生命的歷程中,我們遇到一些不喜歡的事情而有了情緒時,往往會有一些防衛方式來保護自己。

一個原本就對自己較沒有自信的人(落葉松Larch),在成長過成中經常聽到別人對他的批評,更加地不相信自己,事事需要別人為他判斷(水蕨Cerato),對於表達自己沒有信心,逐漸更加膽怯內向(溝酸醬Mimulus)。

一個很希望得到他人關愛的孩子(菊苣Chicory),發現談論自己、表現自己比較容易吸引到別人的注意(石楠Heather),卻慢慢發現大家不喜歡親近他,轉而以抱怨別人來為自己找解釋(楊柳Willow)。

一個具有為他人奉獻精神的人(矢車菊Centaury),感受別人對他的予取予求,心裡有了憤怒,想要反擊(冬青Holly),真正採取了行動之後卻感到違反本意而愧疚(松樹Pine)。

這些例子並非公式,每一個人依據自己原有的性情,即使面對一樣的事情(導因),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隨著時間,最根源的個性被一層又一層的包覆起來,像一顆洋蔥。原始的情緒藏在最裡面。

巴曲花精的運用,就是在我們準備好的時候從最外層,一層一層地揭開。

第一層揭開了,也是準備好進入第二層的時候。

第二層揭開了,也是準備第三層的時候。

用這樣的方式選擇花精,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有耐心,一層一層的處理,便會找到屬於自己原本特質的類型花精。有時一支,有時兩支,有時三五支。

在我們還沒有準備好處理比較深層的情緒時,貿然地處理會讓人不舒服,可能有無法收拾的危險,也可能根本處理不了,因為我們還沒有注意到它。

已經觀察到的、注意到的、想要去處理的心情,屬於被揭開被看見的部分,一層一層的由外而內,是很穩定也安全的做法,比較深層的問題也會逐步地浮現出來而可以被處理。

剝洋蔥的說法在某個層面上也解釋了為什麼巴曲花精諮詢不使用凌駕於我們覺知的工具,因為對於花精使用者來說,自我的覺察是很重要的一環,它決定了你的情緒要處理到哪裡,它宣示了療癒是來自你自己,而不是來自其他更高明的某人或某個儀器。

剝洋蔥的說法也在某個層面上表明,巴曲花精系統處理當下的心情。

對我而言,這是我從巴曲花精系統感受到的臨在的觀念。處理當下,也就處理了過去與未來。

你可能感兴趣的:(剝洋蔥Peeling the O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