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这是我今年看过最丧的电影,没有之一。

想起这个电影,是因为杭州保姆纵火案。

两起事件太像了。


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_第1张图片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男主人公Lee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自己的三个小孩葬身火海,妻子也因此离他而去。

Lee离开伤心地,去另外一所城市当修理工。直到他接到告知他哥哥去世的电话,于是他回到故乡处理相关事宜。然而并没有什么常见的生离死别的悲伤场景,Lee一路沉默。侄子Patrick得知父亲的死讯,在停尸间也没有失声痛哭,取而代之的是沉默寡言。

只是真的是这样吗?

侄子在父亲去世之后很平静,生活像是没有变化,直到他某天晚上打开冰箱看到冷藏室里的鸡胸肉,因为想起父亲的尸体而崩溃大哭。

男主人公不管去哪里随身带着三个相框,导演没有给相框的正面镜头,但是大家都知道那是他三个孩子的照片。

生活中遭受的痛苦,不仅仅在于当下失去的绝望,更是经由生活一点一滴提醒着你,你曾经拥有过的啊。

一开始不太明白Lee为什么老喜欢在酒吧找茬打架,后来才渐渐明白,因为他在那场大火后,早已放弃自己。活得好,活的坏,打不打架,跟谁打架,真的一点都不重要。心已经空了,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填,那就一直绝望下去吧。

遇到前妻,前妻已经再婚,怀了宝宝,似乎已经走出来迎接新的生活。两人在家乡偶遇,前妻说抱歉,当年说了很多伤害他的话,忘记其实他才是那个最受伤的人,希望他可以走出这个意外,好好的过好自己的人生。前妻痛哭跟他说对不起,想跟他一起吃个午饭。然而他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匆匆离去。

杭州保姆纵火案

我不知道杭州这个案子的父亲以后会怎么样,想都不敢想,真的是太悲惨了。

然后更令人寒心的是网友们的那些言论。事后这位失去妻子孩子的父亲,在微博上更新了内容,发了妻子孩子的照片,讲述了遭遇的整个过程,投诉绿城的物业。

有些键盘侠吐槽说,这么伤心,怎么有时间发朋友圈,发微博,还不是因为保姆没钱赔,讹上物业想要大额赔偿嘛。

也有人暗示雇主虐待保姆,苛刻保姆,导致保姆报复的。

还有人说这位丈夫反应不正常,正常的人深受打击之后怎么会有心情更新朋友圈,微博呢。

……

这让我想起看到过的另一个故事。

有一个姑娘回忆起奶奶去世的那段时间,奶奶生前对她很好,突然发生意外离世,直到葬礼,她也没办法接受这一事实,一时无措,也没有释放自己情绪,没有哭。她姑姑当时给了她一巴掌,骂她是白眼狼,奶奶对你那么好,现在居然都不哭。

我无意于解释,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你的伤心是哭,是流泪,是宣泄;可我内心深处的悲痛,是不忍,是沉默,是压抑;你流泪,然后这一页就此翻过,而我在日常某个熟悉的一瞬间,痛彻心扉。没有谁的悲伤比另一个人的更高尚,也请你不要用自己的立场来评断我。

我亦无意于说明,很多人会认为别人遭受的不幸总是罪有应得,是恶有恶报。我理解你的焦虑,你的不安全感,因为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在将来也会遭遇相似的事情,受害者有罪论会大大减轻你的焦虑,你的不安全感,但这也绝不是恶意揣测的理由。

蔡康永曾经在奇葩说第四季的一期节目里,辩题是同事误会我是老板的关系户,我到底要不要澄清,他站不澄清这一方,也就是反方,理由是他直言自己对人性其实是很绝望的,他说人活在这世上,你要对人性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这一刻,我好像真的有一丝顿悟。


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_第2张图片


曼彻斯特的的冬天,灰蒙蒙的,冷冽惨淡,像极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原本我以为Lee会跟侄子Patrick一起携手走出困境,找到自我,救赎自我,勇敢的面对自己惨淡的人生,开始一个美好的生活。

然后并没有!

电影的最后,侄子被安排到父亲的朋友家寄宿,Lee回到了原来工作的地方,一切回到了原点。他始终没有走出来,也无法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这也是跟大部分其他电影的不同之处,它把生活的某一方面真实的展现出来,压抑,痛苦,绝望;大多影视作品总会给人一丝希望,给人一些正能量,仿佛生活只有这些选择。

遇到痛苦的事,人们总会劝你:

不要回头看,一切都向前看吧;

事情过去了,就别想了;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人生有太多的遗憾。伤害至亲的话永远收不回,错过的人会永远的错过,再真诚的“对不起”没办法挽回他人的失望。

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没有回头路。

我们受到伤害,我们伤害他人。

假如某一天,就真的过不去了呢。

是不是也可以不跟自己和解,独自走完一生?

当你选择了坚强,是不是也可以允许别人选择懦弱?

痛苦这种事,本来就不可能感同身受,不要用自己那有限的经历来随意评价别人的行为,那样真的只会让你这人很讨厌。

君不见多少底层人民,痛苦着痛苦着就消失了。一切都会好起来对他们来说始终都是幻想。

The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