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与孩子—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共生,本来是6个月之前的婴儿的正常需求,但在这个宅男妈妈那里,变成了妈妈的需求。于是,不再是儿子想和妈妈共生在一起,而本质上是如成年的婴儿一般的妈妈想和儿子共生在一起。

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孩子就会从共生走向分离,开始越来越渴望离开妈妈的怀抱,进入到广阔的世界当中去。这位宅男也不例外,可是当他流露出想离开妈妈的意思时,妈妈就会表现得痛不欲生。

这是共生关系的特征。处于共生关系中,一方面是极度亲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不分你我,也不分彼此。另一方面会有这种感觉:一旦有分离,就意味着我们共享的这个共同自我就会崩解,这时就会有死亡焦虑,也就是我担心你离开我,我会“死掉”;我也担心我离开你,你会“死掉”;同时,既然有死掉的危险,所以那个不想离开的人,肯定会恨死那个想离开的人了。

我把这个称为分离恐惧。很多处于病态关系中的伴侣,一旦一方想离开另一方,他们最容易体验到的是内疚,因为担心一分离对方就会活不成,而深度谈下去以后会发现,比内疚更深的是恐惧,是担心对方会恨死自己。例如一位想离婚的男士说,他担心如果他和老婆提离婚,那么老婆会恨他一辈子,并且会想尽办法报复他。

夫妻关系中,大家是平等的成年人,这都会引起恐惧,如果是婴儿对母亲产生这种分离恐惧,那婴儿自然更是会寸步难行,粘稠的感觉由此而生。

所以,正常养育中,妈妈要鼓励孩子独立,父亲要多少像把孩子赶出家一样,这样虽然孩子会对父母有不满,但在走向分离时就轻松很多。

即便父母有这份意愿,孩子仍然需要有一份狠劲,这份狠劲夸张一点的词汇表达是“心理弑母”和“心理弑父”。这个意思是如果在走向分离和独立的时候,父母会痛苦得要死,我还是要走出去。

在这儿要介绍台湾学者孙隆基的书《美国的弑母文化》,书名和“心理弑母”一样听着有点惊悚,但其实讲的意思是美国文化特别崇尚孩子和母亲的分离,而排斥“大妈咪主义”,以及“妈宝男”和“妈宝女”,其实就是特别崇尚一个孩子的分离与独立。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推荐大家读读。

当处于粘稠的关系中时,一个人容易变得黏黏糊糊,犹犹豫豫,并且外形上也会显得不利索,而当实现了分离与独立时,一个人容易变得干净利落,能轻松地守住自己的边界,整体上有清爽的感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生家庭与孩子—武志红的心理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