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

图片发自App

时间是个什么东西?有答案吗?

告别学校生涯,刚步入工作状态,越发觉得每一天可以安静下来做自己的事情的整段时间非常宝贵。

每天早上6:00的闹钟,勉强6:30起床,再花30分钟赶紧洗漱、整理、吃早饭,7:00-7:15出门,花30-40分钟在路上,偶尔会开错路、多绕个弯、多掉个头、找停车位,差不多踩点到达公司,于是开始一天9个半小时的工作。其中整合起来至少有5个半小时是完全没事发呆的状态,真正需要操作、服务的时间不会超过4个小时。但是这5个半时间并非是整段的,是零散的,4个小时也并非是整段的工作时间,而是分散、随机的。因为你需要全神贯注地观察周边环境,以及大堂人员流动,做好随时提供服务的准备。所以那5个半小时全都属于全神贯注又无所事事、在秒针滴滴答答中度过的,真正提供服务、说话或做事的时间整合起来大概只有4个小时甚至不到。所以一天下来会觉得自己一直是无所事事。

这样的时间是利用了还是浪费了呢?今天我甚至在思考人在发呆的时候可以做什么事?哪怕思考一个问题?想一想规划和安排?可是呢,又怎能做到一心二用?既发呆思考又可以随时对周边环境作出反应,和周围的人保持眼神、言语的沟通?往往结果是既发不了呆,思考不了问题,又会心不在焉。下午困的时候,我曾尝试着睁着眼睛睡觉,哇塞,原来睁着眼睛是睡不着的,不管你有多么困!

曾经有文章说过:下班后的时间是真正决定一个人成长与否的时间。是的,但是一不留神,下班后的时间会马上溜走。是的,从下班5:30到晚上11:30,有6个小时,那么让我结合近日的日程看看这六个小时我是如何度过的。5:30关门,加上一些后续工作,6:00离开网点,开车回家。6:00-6:40在路上,晚上交通略拥堵,到家7:00。7:00-8:30晚饭时间,虽然吃饭不用这么久,但是在家里总要和家人聊聊天,主动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择菜、洗碗、跑个腿、遛狗等等。几乎9:00开始,才开始做自己的事情,天气好散散步,洗漱、整理衣服等。又是一个小时,等到10:00才弄好可以坐在书桌前。而此时开始渐渐犯困,头脑变得迟缓,一个小时的时间要么慌乱、囫囵吞枣,要么看字非字、变得迷糊,因为的确像《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描述的大多数年轻人的困境一样,有一种“时间压力”

“没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恐慌让他们恨不得废寝忘食,使他们超乎寻常地勤奋。而“没时间了”的巨大压力、极度的恐慌,使“时间恐惧症”既满怀希望又分分钟钟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地体会自卑…

时间的流逝总是如此不受控制,在想做事情的时候看似无奈地没有时间,还要学习必学的职业考试、强迫自己看的实用书籍,到最后真正写日记和内心交流的时间都显得那么奢侈,得熬夜。怎么一天24个小时,对我似乎只有最宝贵最奢侈的1个小时?

是啊,时间都去哪儿了?

李笑来老师说: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希望从李笑来老师的这本书开始,摆脱对时间的恐惧感和失控感,通过对自我的认识和管理,成为老师书中所说的另外一些人:

他们从容,他们优雅,他们善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并总能有所成就。他们甚至可以达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时间都去哪儿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都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