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列传|是金子总会发光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商鞅原本在魏国从政,他是一位贤臣,为魏国想出了很多治国的方法,但是,魏惠王搞得像青春期综合症一样,不听。

      商鞅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听说秦国下令国中求贤者,聚天下之贤能人才后来又因景监以求见孝公,他与秦孝公在谈论霸道治国时甚是投机,便君臣一心在秦国实行了变法。商鞅在战国时期是典型的法家人物代表。主张依靠严法来管理国家和人民。法令所到之处,百业兴旺,让秦国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起巨大的国家财富和强大的战斗力,变法取得了短期的成功。

      变法讲究一个细水长流,变法的成功并不是真正的成功,是看这个法则对这个国家的影响有多深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话说得好,弹簧压的越低弹得越高。商鞅变法便是使用这一特质。压制百姓,然后在让百姓弹起来,达到富国的目的,《史记》中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似乎效果很好,但实际情况是:老百姓所受的盘剥比重非常之大,始终在生存线上下挣扎,因为商鞅认为:“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按商鞅的逻辑:百姓贫穷,就会有求富的动力;富有之后,就会“淫”;“淫”了之后,国家就会有“虱”,就不能强盛。所以,国家必须想办法在百姓富裕后“合理”拿走他们的财富,让他们再度陷入贫穷。如此,才会重新激发百姓的求富动力,他们为生存疲于奔命,没有精力求智,国家也不再有“虱”了。这种让国家富有而让老百姓保持贫穷的治国方法,可以使国一直强盛。

      这么一看的确很有道理,变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强盛,但是这样的严刑苛政为之后秦的灭亡又埋下了伏笔。

      商鞅还立了一条特别的法则,王公贵族也需要守法,如果破坏法规,也要受到惩罚,所以商鞅这就算得罪了秦的贵族,我以后来秦孝公死后,商鞅也死的很惨,被五马分尸了。他没有注意到,法家的第二面,他在不该得罪别人的时候,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秦朝的灭亡也是因为秦朝的国君没有注意到法家的第二面,弹簧压的越低也就弹得越高,人民被欺压的时间越长,民间积攒的能量就越大。如此这个国家注定不会长久。

    变法是双刃剑,关于商鞅变法好处是让其在短时间内统一天下,秦的变法就像草莓催熟剂一样。虽然看起来很大,但是里面是空心的,我们没办法直接评判这场变法到底是祸还是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场变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君列传|是金子总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