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是家人团聚的时光,也是原生家庭问题集中体现的机会。这次归乡,我尝试用“暖眼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大原生家庭里的种种特点,以及特点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加强,收获了良多思考和素材。原生家庭必定有我们不想要的特点,但改变别人是极其困难的,比如我们自己也不想被原生家庭所改变。所以,与其抱怨或者对抗外界的不完美,不如去改变自己对它的看法和回应,从而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心情。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但一口吃个胖子也不现实,达到此理想状态有漫漫长路要走。先明确目的:提高对自己和世界的觉察和包容,并使沟通更有效。作为起步,我决定做出一个小尝试:逐渐弃用“好”和“不好”/“坏”,并尽量少用”对“和“不对”/“错”作为对事情的评价。
决定这样做具体原因有下:
1. 区分想法和观察。好与不好,通常是我们的想法,但是却常被混淆用作对事物性质的观察。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正反双方想找到某事“好”和“不好”的证据并加以辩论,通常久久不能分出胜负。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正反方立场带有不用偏向程度,从而决定了我们的结论。
同样,所谓“缺点”和“优点”都是人的“特点”,同一个特点,只要发挥和表述的方式不同,就会有不用的效果。比如我之前觉得自己想太多是缺点,因为它经常给自己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可现在开始学心理学后,发现“想太多”这个原以为的缺点,可以帮助我有效地自我觉察和分析,并去体察和理解别人的想法。我们只需要观察自己的“特点”,并合理发挥,而不必评价它是“好”还是“不好”的。
2. 区分整体和局部的评价。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事情一个缺点,就盖棺定论,为其戴上“不好”的标签。可事情都不是完美的,如果觉得什么是完美的,那么很可能是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多。少做武断的评价,学着让自己更谦卑,是接纳自己和世界的起点。
如果习惯管窥蠡测,并无意识地使用好与不好作为评价,也会加强对“人”和对“事”评价的混淆,认为一件事便可以定义一个人。这种想法通过代际传递,会为下一代带来不自信的核心信念:认为自己一旦失误,就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了。
另外,关于对与错的判断同样武断。某个时间点看起来是错的决定,几年后回顾起来,可能会觉得不能再对,反之亦然。如果尝试回忆一下,相信你也会想起类似的例子。
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一方面,如果能意识到且承认这一点,并少去做武断的评价,而是持有接纳和理解的开放性态度,也会减少自己很多不愉快的情绪。
3. 真正觉察自己的感受。我们从特定角度去看一件事,往往会产生先入为主的感觉。随后,会倾向于寻找与此感受相符合的证据去加强它,并对与之相悖的证据视而不见。所以少用好和不好这样的词语给事物盖棺定论,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一件事。
另外,我们时常通过对事物的评价来反映自己的立场,但是自己渐渐混淆这是对外物的评价还是自我的表达。比如我曾经对于一些很“正能量”的人和事嗤之以鼻,并冠以“不好”或者“装”/“鸡汤”的标签,后来发现其根源是:当时我十分不自信又缺乏目标,当看到这种我羡慕,但又不知道如何能达到的状态时,产生了排斥心,所以通过“看不起”来掩盖自己的“做不到”。
可见,如果一味地关注结论,而不去思考“你”是为何得到这个结论,将失去很多觉察与了解自我的机会。所以更多地觉察而非评价,也可以帮助我们更诚实地面对自己。再立个flag,打算写一篇关于“对自己诚实”的文章(前一个关于自信的flag好像还在风中飘摇……)
4. 向听者有效传递想法。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事情的了解程度不同,加之偏好也不同,体会也不尽相同。所以个人得出的“好”或者“不好”的结论对别人价值甚微,反而是具体的信息才更加有参考性。
比如问,某地好玩吗?某菜好吃吗?无论你回答好或者不好,其实并没有什么参考意义。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道理简单如小马过河。而且,类似上一点中所说,一旦你引出了“好”或“不好”的结论,就会让自己只关注这一方面的相关证据,去证明你的结论,而对反面证据选择性沉默,从而导致信息误传。
5. “认同”被高估了。有时我们评价某事物“好”或“不好”,是为了表示对谈话对象的认同。我认为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想法,增进了解,而非寻求“认同”。诚然,人都渴望被认同,找到共同话题和兴趣点也会增进感情。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觉得认同是沟通的必要条件,那么我对此持保留态度。人们有时会把对观点的不认同,理解为对人的不认可,并感到受到了攻击。我们不是必须要去认同别人,而可以尝试去理解和尊重。
那么我要怎么开始?
1. 首先要清楚这样做的动机。我觉得评价从来不是目的,反而会迷失目的本身。学习弃用“好”和“不好”,是为了帮助自我认知,并促进和他人的沟通。通过少贴标签,少下武断的结论,来让自己逐渐更谦卑。也去有意识地辩证思考,更包容地看世界。有时,一些无伤大雅的评论看似没必要纠正,但是如果平时不去注意,那么遇到“伤大雅”的事情时,也难以去觉察,更无法改正。
2. 将对“好”的追求变为对“适合”的追求。人们通常期待找到一个“处处完美”的万金油选项。但如此期待的背后,隐藏着对世界的不合理预期,或对自己需求的不了解,甚至可能有对自己/世界的不接纳。抱着“什么都想要”的心态,反而会因为迟迟找不到完美选项而脚步迟疑,最后什么都得不到。去了解自己和外界的特点,并学习有选择地舍弃,能够帮助我们更清醒地做出选择。
3. 强调想法是自己产生的,明确真实需求。外界的事物可能会触发我们想法,但是我们自己才是产生想法的根源,多强调这一点,会减少沟通中的不愉快。比如我们有时会说:“你不吃早饭的习惯很不好”。可我们无权定义他人的行为,而且他人听到这样的话,反而会想抵抗和反驳而非改正,所以换种方式,用你的观察+你产生的想法去表达:“看到你经常不吃早饭,我会担心你的身体”。如果大家都可以更真实直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世界上的冲突大概会减半吧。
4. 如果一定要评价,具体化。比如,评价一件事时候,用具体事例+具体的形容词语。比如我们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我见过这个人一次,他人很好”。可是短短一面之缘,我们是无法他这个人怎样的。所以换种方式:我见过这个人一次,他和我这个陌生人说话很和善。的确多说了很多字,看起来仿佛没必要,而当我产生这种想法时,会回过头想一下本部分第一点。这样的表述方式,也会我们去更多地觉察而非武断下结论。
5. 当别人说“好”与“不好”时候,我会怎样做?如果时机合适,我会进一步询问:“你说的好/不好是指?”,由此更加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当询问对方的明确想法时,要抱着“关心了解”,而非“审判/挑衅”的态度。另外,虽然我决定弃用“好”和“不好”,但是不会强迫身边的人也如此实践。当然,非常欢迎愿意加入或者监督的小伙伴。
这几天尝试了一下,发现实践起来很困难,经常脱口而出“挺好的”。自己意识到了之后,再赶紧补上更具体的观察和想法…建立习惯还需要时间。欢迎监督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