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师的基本功问题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  赵志伟

有一年四月,笔者所在单位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型硕士和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招生复试,我出了四道题目,其中有一题是:请你默写两首七律唐诗。参加复试的23位考生中只有7位全默写出来。其他有写宋诗的,也有默七绝的。我把这个结果讲给本系一位教古典文学的老师听,他连连摇头说:“这也太不靠谱了,我还以为是让他们创作两首七律呢。”

不久,我参与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评定面试工作。参加此面试的考生大多是具有研究生文凭的中文系学生,也有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他们先花一小时写一个教案,然后试讲。大部分考生在“教学设计目的”部分用了很多时髦的理论,如“三个维度”“生生互动”“生本对话”……有个考生设计一课时,要用六种教学方法:问答法、导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对话法、质疑法。我问她:一节课共45分钟,你怎么用这么多方法?她自己也笑了。然后我问她:什么叫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和英美的有什么根本不同?她当然就更不甚了了。一天测试二十几个人,大体情况差不多:谈理论一套套名词术语,也不管懂不懂,老实说有些理论连我这个所谓搞语文教育专业的人也不懂;板书绝大部分人写得不像样;口才都还好,但是知识面太窄,尤其文学著作知道得太少。许多人知道布鲁姆、布鲁纳却不知道现代作家还有一个谢冰莹,知道《文化苦旅》却不知道《雅舍小品》,更不知道王了一就是王力,甚至没有听说过《缘缘堂随笔》。至于外国的名著知道得更少……

也许有人认为我是在吹毛求疵见小不见大。是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学问从何谈起?做语文教师的连板书也写不像样,背几首古诗尚且困难,何以在学生中建立威信?但是,这能完全怪我们的考生和老师吗?这些年轻的研究生包括一些已成为教师的,都是从严密的考试制度考出来的。多年前,我记得于漪老师大声疾呼标准化考试毁坏了语文教学,没有多少人出来呼应。现在恶果已经渐渐显现。这几年标准化考试渐渐让位于“主观性阅读题”,学生在正应该记忆大量名家名篇的时候,却被迫投入到无边无际的题海中。如果说标准化试题还是一个“东西”(知识)的话,那么现在的阅读分析试题不是什么“东西”(知识),因为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是一些命题者个人的解读“意见”,学生永远无法完全答对。于是,学生不断训练不断订正又不断犯错,循环往复永无尽头。对语文仅有的一点兴趣消磨殆尽,时间也被耗光了。在这样的语文学习环境中长大的学生不会对语文产生多少感情,对古诗文的记忆背诵只是用来应付考试,用杜威的话来说:“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他们的生活毫不相干。考试一结束,背诵的东西就会忘记光”。学生这样,教师也如此:忙于批改作业,讲评试题,统计成绩,议论年级排名。更不可理解的是,小学生连字也写不像,没有读过几篇文章,就要和老师一起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阅读分析”。《学记》云: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所以,中国的传统教育历来反对“躐等”“凌节”。现在的情景就是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高三学生恶补名言警句默写,大学生要练字。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里说:英国中等教育里存在一个破坏文化的“校外考试制度”。他还说:在我们应该严格的时候我们让步了,在我们应该严格的时候我们又让步了。我觉得如今的中小学语文,在写字、默写、背诵这些积累知识加强基本功的环节上我们放松了,而在一些阅读题目的要求上我们又太严格了。这里有一个根本的误区:把母语当外语教,把语文当数理化教,以为可以通过科学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长久以来我们就是这样训练、考试的。

导致教师基本功薄弱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的评价体制。现在学校考核教师,一般主要看学生考试成绩。所以,绝大部分一线教师忙于应付考试,如我上面提到的,带领学生在题海里游泳而不是在语言的海洋里游泳(读书)。教师每天要应付大量作业,办公桌上堆积如山,案牍劳形永无出头之日。这样的练习既不能唤起热情,又不能提高能力,连是否能提高分数也大有疑问。教师读书进修的时间却被挤掉了。教师升职评级则要看所谓的公开课、观摩课和“论文”。语文的公开课如今已演变成演戏,有的堂而皇之叫“做课”。往往是请来一批专家做评委,教师精心准备,课堂上满堂串问,学生热烈配合;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用上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大都是依靠网络来查找;没有或者很少用板书,只用课件;上课引用的诗词名句也要看备课笔记;一边讲课提问,一边放ppt;学生注意力常常不能集中。等公开课上罢,这位老师筋疲力尽。然后再听有些专家的评点,自己老老实实做记录。很可惜,我常常看到有些专家甚至从来没有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经历,他们可能有很新的理念,读过很多理论书,但是他们未必比执教的老师熟悉课文,必定不如该教师了解他的学生,但是他必须听专家的。问题是专家有时意见并不一致,弄得老师颇为无奈,不知听谁的好。

例如前几年,有专家批评教师不会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后来又批评用得太多,基本功不扎实;有的专家认为上课教师只能讲15分钟,给多一点时间让学生活动;有的则认为还是教师讲解更能节省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新教师会渐渐忘了大学里学到的有用知识。现在有些学校还要求老师参与“课题研究”。前几年,我就亲耳听一个校长说:“我们的老师就是要搞课题,没有课题是没有出路的。”至于什么叫课题,研究什么课题,我怀疑他自己也讲不清楚。但是,这几年我确实也读了不少中学语文教师的论文或课题报告。这些论文或课题报告大多数名词术语堆砌,看起来有很深的理论,如接受美学、建构主义、巴赫金对话理论、安德森目标分类学……其实文理不通,硬伤随处可见。法国哲学家梅特里在《人是机器》一书中说:至今为止那些理论家们只是讲了很多新的词语、发出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并没有给思想增加新的东西。那些阐释家只是把真理越搞越糊涂。我看这几年语文教学的所谓“科研”便是如此。我觉得与其让语文教师写论文还不如鼓励他们写一点千字文,或者写“下水”作文。教师只有熟悉了受教过程才能指导好学生。对中学教师来说,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对理论研究者来说,理论要能够真正帮助普通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坐而论道者能起而行之,所要加于人者必可行于己”。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否则倒腾了半天,只是玩弄几个新名词,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如同现在的“现代文阅读题”),结果白白耗费时间和精力。现在的语文教师没有时间读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无所适从也是一个原因。

总之,我认为,对现在的和将来的语文老师而言,加强基本功训练是一个迫切任务。有时候,常识高过理论,人情大于皇法。不合常识不合人情的做法肯定不会有效。哪些基本功需要加强?一是书写能力,过去讲语文教师要加强“三笔”——钢笔、毛笔、粉笔。现在至少需要强化钢笔和粉笔的书写能力。二是要有一点古诗文积累,上课不要总是照本宣科,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自己先要背诵。像默写两首七律都困难的笑话是讲不过去的。三是要有比较广泛的阅读面,古今中外、文史哲科学等等。苏东坡所谓: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我们不能要求每个语文老师像过去老辈那样博学多才,但也不至于太差。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兴趣爱好会直接影响学生,西方的“潜课程”理论以为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显性的,而且有隐性的因素。以我教书的经历看,语文教师隐性的影响大大超过课堂上显性的影响。无论你的课上得多精彩,也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学习,他们佩服你愿意仿效你,你的教学才算成功一半。杜威说得好:教学是买卖,只有有人买了,买卖才成功。否则,再好的课只是演戏。而语文教学绝不是演戏。

——选自《语文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语文教师的基本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