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动动
01
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参加秋招,乐此不疲地奔走在各大高校的宣讲会现场,见识着各大企业HR筛选简历的奇葩方式。前几天出现了一个让我深有体会的微博热搜话题:#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
话题热议的焦点在于,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多企业表示不招收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甚至认为:
非全日制=本科生。
当然,这么说有些武断,毕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在学校辛苦学习了两三年,这点不可置否。
而对于这样不公正的现象,很多非全日制的研究生都在为自己打抱不平,事实上,当年我很多同学选择非全日制,有两大原因,一是分数不够上全日制而被调剂,另一个就是报考更好的学校没有考上而被调剂到我们学校的非全日制。
其他学校的非全日制学生究竟是何理由上的非全,我不太清楚。至少我认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学生,无论是在考研分数还是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甚至是学费奖学金,乃至国家补助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换句话说,能读全日制的学生,一定不会选择非全日制。
这里暂且不予评判企业招聘公正与否,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用人标准,对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国家政策解读也因人而异。
我们没有办法评判企业的做法是否正确,作为一名即将步入职场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只能选择接受现状。
很多非全日制的学生都在抱怨招聘的时候自己遭遇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据我了解,并非所有的用人单位都会出现歧视现象,我就有很多非全的同学手握了好几个offer,在找工作的路上,他们也曾在简历筛选阶段就因非全日制的学历而被拒之门外。
但这并不影响本身优秀的他们继续拿offer到手软,对比本科生,他依然有他的优势,只是少了一些选择的机会。
新浪财经有篇文章也表示,很多人明明知道非全与全日制相比存在很多弊端,在当年没有机会就读全日制的前提下,依然选择了继续就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理由是存在以下三点“隐形利益”:
一、同等条件下,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加分,可以在学历上优于身边的大多数专科以及本科的学生。
二、研究生的学习可以使自己考虑问题多角度化,更能照顾他人的感受。
三、研究生可以积累更多优质人脉。
说到底,光第二点和第三点,哪怕读非全,给自己未来带来的发展也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与其在这里抱怨因非全而导致的不公正的待遇,不如从一开始,就端正考研动机,好好思考下,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而考研。
如果只是为了混一纸硕士文凭而选择去读非全,就真的不能责怪用人单位的不公正待遇了。
月底就到了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相信很多学弟学妹们目前正紧张的奋战在图书馆一线,艰难的着背着政治大纲、英语作文和数学公式。
还有很多大三的学弟学妹们,也开始准备加入来年的考研大军,想清楚为什么选择考研,很重要,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你研究生生涯输出的结果。
02
考研的意义究竟在哪?逃避就业还是提升自己,我想,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这个问题。
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数据显示,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长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同比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同比增加19万人,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
而2019年就更不用说了,直接飙升到了285万,比2018年再次增加47万人,增长速度再创新高。
如下表所示,2015年到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在持续增长,学历增长似乎在逐渐成为趋势。
考研人数高速增长的背后,折射出了越来越多大学生追求深造提升自己,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与此同时,跟风考研也开始成为了一种主流误区。加上前文提到的国家大力推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开始为研究生的扩招提供了路径。
作为考研考了两次才上岸的老学姐来说,我对考研有着尤为深刻的认识,随着身边研究生的增多,对比身边诸多选择考研的同学,并结合自身,我总结了如下三点考研误区。
1 、逃避就业,玩三年再说
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压力,部分人开始选择考研,希望通过考研这条路来逃避就业。
但就业的问题一直存在,三年前和三年后就业,这个问题不会得到本质性的解决。
而更为现实的是,随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增多,就业形势对比三年前我考研的时候,反而就业门槛和就业压力在持续性增加,同样的公司和同样的岗位,也许三年前你能进去,三年后读完研未必可以进了。
总要走上工作岗位,与其拖三年,不如早点步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不必在学校继续耗费三年的光阴。
2、表面镀金,实则是混硕士文凭
这就回到了热搜话题的本质:非全日制的学生,很多其实是为了混一张硕士文凭,当然,一定不排除很多认真学习的非全的学生。
这些更多的还是存在在非全和在职的学生上面,也包括部分全日制的学生,很多人研究生的课程都不经常来,到毕业答辩了才会悠哉的来学校答个辩仓促毕业,只为获取一纸证书。
3、跟风考研,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当被问到,你是考研还是就业的时候,很多人不知所以然:
身边人都考,那我也考吧。我们这个班是学霸班,不考我都不好意思。我们寝室都考,所以我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还有太多千篇一律的理由,对于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无所知,也很少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独立的思考和清晰的规划。
跟风考研开始成为导致考研报考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随着读研时候密密麻麻的学术活动,很多人都开始后悔了:太枯燥了,当初为什么我要选择考研。
与其后悔,不如最开始就想好,是你自己真的想读研究生吗?
03 端正考研动机:你到底应该为了什么而考研
1、改变圈层,提升自己
考研对于二三流院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改变自己圈层的最佳方式。
研究生阶段拥有着优质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你所接触的同学、老师,都是本科阶段没办法接触到的,甚至足以改变你的人生运行轨迹。
正所谓圈子决定人生,接近什么样的人,就会走什么样的路。
有一段经典的鸡汤说的很有道理:
牌友只会催你打牌,酒友只会催你干杯,而靠谱的人,却会感染你如何取得进步。人最大的幸运,不是捡钱,也不是中奖,而是有人,可以鼓励你、指引你、帮助你。所谓的贵人,也并不是直接给你带来利益的人,而是开拓你的眼界,给你正能量的人。研究生,正是这样一个可以促进你进步的圈子。
考研,对于末流学校来说,绝对是改变圈层,翻身的好机会。
其次是提升自己,这点我认为最重要,就是你是否拥有一颗强大的内驱力,去提升自己。
研究生阶段遇到的,都是各个高校考进来的出类拔萃的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你,推动你去进步。
倘若你没有一颗自我提升的心,很难融入这样的圈子,三年后,除了一纸文凭,你很难有更大的收获,也因此失去读研的意义。
2、提升就业竞争力
今年已经研三的我上个月参加了房地产央企华润置地在985院校华中科技大学的招聘宣讲会,我见证了房地产排名前十的央企的实力,也见证了跟我一起参加宣讲的名牌大学学生的氛围。
投完简历之后的我感触很深,三年前我曾不敢想象我能站在华科的舞台上,跟211、985院校的学生同台竞争,而类似华润置地这样的大型企业,我也不曾耳闻。
大学四年混迹在二流末流院校的我来说,本科所在的圈子里,没有师兄师姐能够进入这样的企业平台。也不曾拥有这样的机会,去接触、去了解更为上层的企业。我们所能进去的,都是一些名不经传的民营小企业,收入也是相差一大截。
三年前本科毕业的我,出来找工作,可能连民营企业都要挑剔三分,而如今央企、国企、上市大公司,我也可以拥有同等选择的权利。
努力去读研深造,应该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机会,也是为了可以拥有选择更好未来的权利。
3、专注学术研究,考博深造,扎根学术领域
在读研之前,我以为研究生和本科一样,随便混混就可以毕业,读研之后,我开始深切体会到,研究生生涯并非如表面想像的那般容易。
光鲜亮丽的背后有一大堆令你头皮发麻的学术期刊论文、专利、EI、SCI。光是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就很让人头疼了,更别说全英文的专业学术论文。
倘若你对学术没有丝毫兴趣,你的科研培养任务很难完成,以至于达不到毕业要求,会被延迟毕业,最终还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就业。
如果对科研有兴趣,喜欢搞学术研究,则非常鼓励读研,还可以考博深造。将来可以成为大学教授甚至是科研院士,前提是你得喜欢,因为,科研和学术,是一条绝对枯燥和艰难的道路。
写在最后:如果你想加入研究生队伍,希望你一定要想明白,你到底应该为了什么而考研。未来很大,希望你能坚持走自己喜欢的路,不要跟风,勇往直前。
--END--
作者简介:动动,工科研究生在读。一位热爱文字的文艺女青年,一位励志、阳光、热情、有思想、有灵魂、有梦想的小仙女。梦想是致力于引领新时代女性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