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同学的儿子结婚,提前在城里请同学们喝喜酒。
自从微信里建了初中同学群,遍布在全国各地的同学都在一个小小的网络空间里相聚了。做为70后,从初中毕业到现在,30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整整孕育了一代人。同学情,随着岁月的流逝得到了沉淀,虽然几十年未见,但是,彼此仍然珍惜。
同学全家人在龙口,开大车跑运输,经常来往于龙口和诸城之间。因为我是开饭店,也因为我不惑之年成为作家,成为同学们眼中的骄傲,他来我的店里消费过几次,让我受宠若惊,心怀感恩。要知道,我的店在农村,既不在市里,也不在镇上。
所以,我的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去参加这次聚会。
然而,饭店是夫妻店,没有雇员,只有我们夫妻俩,我很怕突然来了生意走不开,所以,在那天的上午,在微信里给这个同学发去一个红包,表示,如果店里不忙,我会尽量过去。
除了店里走不开,更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老公一直都不喜欢我参加同学聚会。因为有一次同学聚会,夜里凌晨才回家,太晚了,他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不出我所料,当我告诉老公这个信息的时候,回复我的是断然的拒绝,“你还过不过日子了?”
谁知,同学一直都不领红包。后来,打电话确认,才知道他的智能手机摔坏了,返回原厂修去了,他现在用的是老手机,根本领不了我的红包,真是好事多磨。
跟同学打电话的时候,告诉他不能参加了,可同学不死心,表示他会让镇上的同学直接来拉我。
同学的车真的来了,老公怒发冲冠气急败坏的样子,“别说我不给你面子啊!”看到同学进门,语气非常生硬,“她今晚去不了!抱歉!整天作,还没作够?在北京作,到了老家,还作?”每一句话,像是一根根刺,扎向我的心里。
除了生气,我还看到了一种深深的恐惧,那种恐惧与过去有关,是曾经的一种心理创伤。
老同学微笑着劝老公,“别生气,别生气啊!不去就不去嘛。”
带着歉意,送走老同学,我忍不住质问他,“咋回事?你害怕什么?怎么就像是我走了就不回来了似的?”
老公 仍然是满腔怒火,“你根本驾驭不了那种场面!”
“我的天!什么场面?都是老同学,还能把我吃喽?什么意思,外面都不安全,只有你这里最安全啊?”
我真的无语了,因为我知道,"我"是一切的根源。我的恐惧就是,在老公的表情里,看到了他的恐惧,还有些许无奈……所以,我才能尽量地克制自己,没有一意孤行,跟同学一起进城。
这个创伤,来自于八年前。那年,我的躁狂症复发,离家出走是家常便饭,而我实在害怕当时那种家不是家整日吵闹的感觉,我的内心渴望一份家的安宁。
病复发时,只要 我的情绪一上来,很可怕,根本不能自控,而且,力量也大。记得,有一次在娘家,二哥几个男人把我摁在地上,都摁不住。
还有一次,被娘无意说的一句话刺激到,我不辞而别,去了一个高中女同学家里,娘家人、婆家人找了我整整一夜!
如今,我走进了写作,走进了心理学,我的内心越来越强大,心里一片阳光,没有什么阴影了,可是,在老公的神情里,我明明白白地读到了那片阴影。
婚姻是真正的道场。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都是该遇到的,都是来渡我们的。我该如何疗愈老公的创伤,这是目前需要我努力的卡点。
最近在学习“非暴力沟通”,知道一个原理:一个人去做或者不去做一件事情,都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某种需要,它的建议就是“爱在开口前!”
当冲突到来,开口前,先跟自己的内心做一个链接,问问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再用同理心去同理对方。能够 把别人攻击性的语言转化为养料,看到语言背后美好的东西,不仅仅是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渴望,也要有同理心,看到对方内心的需求和渴望。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和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通过强调倾听——倾听自己及他人,非暴力沟通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乐于互助。
运用非暴力沟通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
显然,因为学习心理学,我对生活中的事保持了一种觉知的心态。是的,老公的恐惧背后,有一种变相的保护感;有对外界的不信任感,外面都是不安全的,当然,这源于我过去病发时的疯狂举动,总之,是对我的在乎。
这样想,我的心,便柔软了下来。
昨天早上,我收到一个微信群里姐姐的留言,凌晨三点发给我的, "我睡不着,起来择菜,老公起床上厕所,都不问我一句,我也真的心寒了。我明天就不回来了,我做饭给他俩吃,还经常跟我来冷战。我以前还担心他自己生活不能照顾好自己,现在想明白了,这样下去,他好好的,我可能得先倒下去"。
我知道,事情,未必真如她想的这样。姐姐最后把老公的名片发给我,希望我能跟他聊聊。
非常感恩,姐姐的老公同意加我好友,我把自己的意思告诉了她,希望我的出现,可以让他们目前的婚姻状况有所改善。对方的留言验证了我的猜测,“非常感谢您,我也很痛苦,我都无法正常工作了。虽然不认识你, 也不知你是哪里的, 但我相信你!"
是的,这个姐姐很痛苦,可是,与此同时,老公也在痛苦之中,已经有了明显地抑郁情绪,夫妻双方的工作因此都受到了影响。我们太多人都在关注自己的需要,缺乏了同理心,也就无从关注对方的需要,才让亲密关系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可怕。
明明是一家人,为什么不能相亲相爱?明明在乎对方,却为什么针尖对麦芒?是真的无情总被多情伤?还是越亲的人伤害越深?亲密关系里错误的互动模式,一点一点侵蚀着一个个本该幸福的家庭。
新的挑战,挑战着我的能量。
我想,非暴力沟通,适合于我们每一个人,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这是沟通的四要素。不带评判地观察对方的情绪,并用语言把它准确地表达出来,说出自己和对方内心真正的需要,并发出请求,然后去做到。用最小的代价去面对我们生活中的伤害。
在面对冲突或者说不如己愿的逆境中
依然能够拥有选择是“爱自己”还是“抱怨他人”的自由,那就真正做到了自我连接。不仅如此,还能心生一份慈悲,看见他人, 理解他人, 支持他人,不指责他人,也不压抑自己,于是,就活出生机盎然的生命状态
互联网时代,学习不辍的时代。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量,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努力的方向。
请记住, 爱,在开口前!
殷炳莲,笔名涵香,郁金香阳光会特聘记者。70后,山东省诸城市作协会员,21世纪新锐作家网新锐之星,郁金香公益联盟成员,潍坊郁金香阳光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