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晨读感悟】他们几千年如一日,而你3分钟都嫌长

【0724晨读感悟】他们几千年如一日,而你3分钟都嫌长_第1张图片


01


成功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全神贯注的工作。

这个理念先辈们已经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我们的祖先在久远的过去就能精准的知晓有关太阳的奥秘,例如何时夏至,何时冬至,何为太阳黑子,八大行星如何运转等。

这在巨石阵,埃及金字塔,三星堆遗址中都可一窥究竟。


我们不禁会感叹,就连现在的普通大众都很难观测确定的东西。

几千年前,那个什么都没有,连物质都极度匮乏的年代怎么能孕育出这么深刻的认知呢?

须知在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之前,所有的观测基本上都是靠肉眼进行。

就在今天我突然意识到深刻的科学发现是必然的,哪怕当时的条件再艰难。


因为,在那个年代,整体认知水平还很低下或者说很原始。

他们没有电脑,没有PAD,没有纷繁的娱乐,有的只是一直陪伴他们的巨大怪物--太阳。

太阳给他们光和热,

更重要的是太阳在他们头顶不断变动,东升西落,四季有常。


大概他们是极度好奇的,他们迫切的想知道太阳究竟是怎么回事。

今天过去了,明天会怎样。

春天过去了,那种温暖舒适的季节何时还会回来?

于是他们追踪,观测。


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从未间断,直到他们确信应该如此。

大量的观测累积,庞大的原始数据库诞生了。

一些不知所以的天文现象都可以从这堆数据库中经过某些天才轻易推导出来,

后来他们竟然惊奇的发现预测与实际竟然分毫不差。


我们不得不敬佩先人,他们的努力远超我们的想象,但是我们由此认识到一点,没有人是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除非你源源不断的专注于一件事!


【0724晨读感悟】他们几千年如一日,而你3分钟都嫌长_第2张图片


02


现在的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物质。

每年科技都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产品,玲琅满目。

然而,我们却发现好像少了点什么?

答案是毅力、古人的那种专注。


我们不缺干劲,但只能发光发热三分钟,这无疑是最可悲的。

因为如果不做,反而还好,起码不会留下遗憾。

中途的放弃会让你时时刻刻都活在纠结中,

因为你知道成功曾经离你并不遥远。


每个人都想成功,或者说每个曾经付出的人都理应成功。

可还是有太多的人失败,即使他曾付出很多。

原因就是他没能很好的自律,导致毅力不够,没能坚持下去。

诚然做一个自律的人是痛苦的。

往往需要你舍弃很多,并勇敢的挑战自己的惰性、软弱甚至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惯性。


【0724晨读感悟】他们几千年如一日,而你3分钟都嫌长_第3张图片


03


面对困难,我们需要想办法克服。大多数情况下,你需要做到:


001 认识到持续、专注的重要性,参见祖先望日。


002 清楚的知道你的期望是什么?把它拆分成一个个可量化的目标。

在以前的求学考试中,我从来不说我要考某某学校,我会参照历年分数线,把目标量化为每科我要达到的分数,比如语文不能低于120,理综不能低于280等等,这样我才能真正衡量自己的水平,做到有的放矢。


003 在每个具体目标上,仔细分析,再细化解决。

比如有次做营销方案,我先把营销方案划分为背景分析、市场分析、竞争性分析、战略与对策等环节。

针对竞争分析这一块,我又把它细分为竞争对手、对方规模、对方核心竞争力、对方的优势与不足等环节。

在这个环节上继续往下深挖,比如分析到规模这个因素。

那我会把对方的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情况、市场占有情况等一一分析,并与我们公司的加以对比。

这样做出来的方案就是成功的。


004 弄清楚了以上三点,那接下来就是做了。

而且是找到有高效,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做。

起步的执行总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唯有开始做,方可到达目的地。



神秀禅师有首很有名的诗偈: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可能我们都熟知,并且更加欣赏另一首慧能的诗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但是神秀禅师讲究勤修苦练,循序渐进,以求突破的修行方式是我们不得不学习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慧能那般顿悟,但每个人都能从小事扎扎实实的做起,只要自律、不间断,一样可以成佛!


你可能感兴趣的:(【0724晨读感悟】他们几千年如一日,而你3分钟都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