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即使你赞同我的观点,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除非——你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这是书先生的第170篇原创文章。本文约2300字,请花6分钟来阅读。)
引子
前不久,一位学员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the door opened和the door was opened有什么区别?
就在这个提问后不久,又有一位学员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the belt broke中为什么不用被动语态the belt was broken,belt难道不是被人弄断的?
这两位学员都很爱思考,这两个问题也都很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虽然这两个问题一个和open有关,一个和break有关,但它们的答案却指向同一个英语语言点。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语言点有个很牛逼的名字——作格动词。
作格动词真的很作(一声)
作格动词,顾名思义,有点作(当然这是玩笑话,在语言学里,作格的作肯定不是作死的作)。那么,它们有多作呢?按照定义,作格动词有以下两个特点:
1. 它们既是及物又是不及物动词。这一条看上去不算太作,毕竟既能作及物又能作不及物的动词并不少见。下面一条就有点作了。
2. 它们作不及物动词时的主语就是他们作及物动词时的宾语。是不是听上去有点拗口。没有关系,看几个例子就明白了。
先看一个open的例子。
(1a) The door opened.
(1b) Someone opened the door.
在(1a)中open是作不及物动词,它的主语是the door。而在(1b)中,open是及物动词,它的宾语是the door.假设(1a), (1b)两句描述的是同一个情景,那么(1a)的主语就是(1b)的宾语。
break也可以这样用。
(2a) I broke the glass.
(2b) The glass broke.
和open的用一样,(2a)的宾语就是(2b)的主语。
常见的作格动词
那么常用的作格动词有哪些呢?一般来说,有下面几大类。
- 和状态变化有关 — open, close, drop, crack, dry, end, finish, grow, improve, increase, shake, start, stop, tear, change, begin, break, form, heal, melt, transform ...
- 和做饭有关 — bake, boil, cook, fry, defrost, freeze, roast ...
- 和移动有关 — move, shake, sweep, turn, walk
- 和驾驶有关 — drive, fly, reverse, run, sail, crash, start (a car), stop (a car), turn
为什么要这样作
就像我在OP课程里经常提到的那样:不以功能为目的的英语教学都是耍流氓。我在这儿列出了作格的定义,又列了一堆作格动词,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那等于什么都不知道。
那么,什么时候用作格动词呢?
从上一个小节我们可以看出,作格动词往往和状态变化有关。做饭、移动和驾驶也没有逃出状态变化的范畴。和纯粹表示状态变化的系动词,比如become, go等不一样,作格动词暗示是有一个施动者造成了这个变化。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目前所有的语法书籍,讲到作格动词作不及物动词的功能是,都说这是为了避免把造成变化的“幕后凶手”说出来,或者说话者也不知道是谁干的。
比如,你打坏了一个杯子,但是害怕承认。当你母亲问:
Who broke this glass?
谁打坏了杯子?
你回答:
I don't know. It just broke.
不知道呢。反正它就坏了。
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对吧?但这是错的。这些天,为了尽可能准确回答学员的问题,我查了很多关于作格动词的资料。但所有的解释都让我很不满意。
我是个研究型学习者,所以我不是看到什么就相信什么,而是会本能的把接触到的知识放在逻辑和概率的天平上去衡量——是的,又是逻辑和概率。为什么我认为上面的解释不对呢?这是因为数据不支持这种解释。什么样的数据呢?
警告:以下内容涉及逻辑推理,不愿意思考者,请绕行。热爱思考者,请认真阅读,必有收获。
如果作格动词当不及物动词的主要功能是省略动作发出者,那么它和被动语态的功能重合了。然而,事实是,作格动词也是可以用被动语态的。比如:
The door was opened.
那么问题来了,the door openend和the door was openend有什么区别呢?按照目前的解释,意义上应该没有区别。那只能从形式上找区别了。可能的形式区别是什么呢?
目前我们知道的“事实”有这些:
- 被动语态的功能之一就是省略动作发出者,所以90%左右的被动语态句子中是没有by somebody或者by something。
- 作格动词当不及物动词使用,其功能和被动语态功能相同。
- 作格动词也可以作及物动词,也可以有被动语态。
也就是说,作格动词的不及物用法,代替了其及物用法的被动语态。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推出下面这个结论:作格动词的及物用法被动语态中,用by引起动作发出者的比例会比普通动词高。这样才可以从形式和功能上区分作格动词的不及物用法和及物用法。
然而,数据表明,作格动词的被动语态和普通动词的被动语态在使用by引出动作发出者的比例上没有显著差异。
这样一看,作格动词就“作”得毫无道理了。要知道,语言中没有特有功能的结构是不会长久存在的,但作格动词显然存在已久,而且短期内也没有理由消失。所以,作格动词不及物用法的存在必有其它解释。
一个更好的解释
我是做语言学研究的,为语言现象提供解释就是我的工作。目前对作格动词的用法解释不够好,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解释的出发点或者理论方向不对。目前的解释都是基于形式语言学的,而没有考虑认知因素。
恰好我的研究方向是认知语义学,所以不妨往这个方向考虑一下。如果把认知因素纳入考虑,我们可以有一个非常漂亮,而且可能是更加接近语言本质的解释,那就是 ——
作格动词表达事物固有的动作倾向。
解释一下:比如门就是拿来开和关的,所以开和关就是门固有的动作倾向,所以open和close都是作格动词。玻璃容易碎,所以玻璃杯或者玻璃窗户就有一个“变碎”的固有倾向,因此break也是作格动词。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作格动词就反映了人类对有些事物绑定了固有动作倾向的一种认知。
用编程语言来说:作格动词是类的方法。(程序员请鼓掌。)
结语
我相信你也承认,写这样的推文,所需要的研究和背景知识,可比介绍“外国人怎么说XXX”要多得多,对写作者的要求也要高得多。所以,我想你也能够理解为什么我的更新不会那么频繁。
也因为如此,我力求每一篇推文都为你创造尽可能大的价值。如果你是一位学生,我希望你能学到一类词的用法;如果你是一位一线英语教师,我希望你能更好的给自己的学生讲解一个语言点。
今天的书先生讲语法就到这里吧。如果我帮到了你,请不要吝啬点一个“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