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logchong
杂唠,写在之前
说起个人的知识分享之路,应该可以说追溯到13年早期的时候,开始在新浪博客上分享Storm相关技术文章,以及早期Storm社群的创建拉起,聚集起一群“志同道合”的技术朋友。
再往后就是文章迁移到自建的博客,写了一段时间后,开启的微信公众号,最终知识分享的阵地转移到微信公众号。
当然,要说知识分享,范围还大些,包括各种线下线上的交流咨询沟通,也包括年前开始招募的个人付费私密群。
知识分享,在这条道路上也算走了好几年了吧,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还会持续的走下去。
然后说道演讲的这个话题,其实也算是知识分享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种方式主题显然会更加明确一些,形式上也跟上述的一些场景有所不一样,所以就拆开来讲了。
演讲的场合蛮多的,公司里做内部的技术分享,跨部门公司级的分享,同行业的技术交流公开分享,甚至是大型会议级别的分享演讲,其实都算的。
我的演讲经历最开始应该算是起源于当年在大北京组织线下的大数据技术沙龙。
当时在大北京组织过好几次线下的技术分享活动,而每次不但需要充当组织者,同时也是技术的分享者,也就在那个时候练就了厚脸皮。
最起码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一群不太熟识的人,依然能够厚着脸皮自我感觉良好的开整。
也确实是的,要想台下可能不少都比自己牛逼的人,就自己自己在台上“瞎比比”,想想也发憷,但换另外一个角度说,三人行相互都是有可取之处的,自己讲的东西能够给别人带来帮助就行,不一定说自己就一定要比别人全面牛逼才可以上去,再退后一步,就算我不懂的,我也可以虚心一起讨论,甚至是请教嘛。
有点叉远了,回到这边杂唠。
再往后,由于老东家在某个时间点数据部出现了大范围的人员变动,以及切入进来跨界大数据的同事,所以那会儿没少干部门培训讲师的活,脸皮那是练的愈发的“厚”了。
所以,一直以来这方面的相关的路子也算是走了蛮多了,但是一直没有好好想想过其中一些很细节的东西,也不是说没有考虑过,只是没有很系统的、很正面的去衡量一下关于这这块的细节。
当然由于演讲是相对有效的方式,这里我们就直接以演讲为例,比如:
1 如何准备一次演讲,或者输出你的知识分享?
2 你的受众到底是什么人?
3 如何根据受众去做演讲的知识结构的拆解?
4 如何掌握演讲的节奏?
起源
直到上周周末,应一个朋友之邀,给他们公司做了一次大数据相关的行业科普培训。
而上一周由于工作有点小忙,所以一直没有时间做演讲的PPT(其实我一直都不喜欢长篇大论的PPT),鉴于对于要讲的东西实在是了解的不能再了解了,所以当时就一根炭笔再加一块白板就直接上了。
讲完之后离开朋友的公司,路上刚好与朋友的一个朋友同行(她也凑巧有事去朋友公司,基本全程也听了我的分享),她跟我说的一句话,我认为是那天我收获最大的东西,也是整理这篇主题文章的原因。
她说:
你对整个知识体系了解的足够透彻,但是考虑到受众大部分偏向于小白,思维过于跳跃,对于他们来说理解难度会加深,以后做这种分享建议就分三块进行梳理,一个是最基本的脉络结构,第二是重点部分的深入阐述条列,第三就是QA汇总,就足够了。
PS:原文不是一字一字的对应,因为具体的话有点多,记不清原原本本的,大体是这样子的。
早这这里之前,也就是上周,刚好给公司跨部门做了一次大数据的业务分享,应该有二十几号人吧,完了之后依然有不少人找我要PPT,而当时我的PPT其实是相当简陋的,大部分都是以实际的演讲分享以及玻璃板为主。
当时我就在想,我应该已经讲的足够简单明了了,为何还是有人要这简陋的PPT呢,要了何用。
是的,一直都没有深入去好好想想这方面的细节,也就是上面说到的那些,有没有足够考虑过受众,如何在受众明确的基础上把握应有的分享节奏,让他们尽量都GET到你所说的东西。
这大概就是我这篇想重点表达的东西了,至于说标题,哈哈,“艺术”两字,请君忽略之,俺就是想就演讲的一些细节说道说道。
姑且是“艺术”吧
第一,考虑清楚受众是谁
即我们知识分享的对象是谁,不同类别,不同理解水平的人对于你的知识分享的需求是不同的,当然,我们通常假设一次分享受众都是相类似的人,最起码大部分人都有共同特征,不然这事就没法玩了。
就以大数据这个话题为例,如果是一般的非技术人员,那么,他们需要的更多是概念性的东西,技术跟影响行业的东西,场景化嵌入的东西。
而针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则更需要的是针对于支撑业务的底层技术,涉及到的技术演变,具体的业务流程,这些才是他们关注的东西。
及时是同一类人,针对于不同水平段的人需求也不一样,对于小白阶段的人,需要你给他们解释这是什么,理解更多一点的人,他会想知道它能干吗,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求知的状态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并且问题逐渐变得更深入。
我们在分享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他们的业务特点,以及水平范围,去行文,去组织语言,尽量的场景带入,假设自己是这种水平阶段的人,以这种方式去做分享,自己能不能很好的GET到。
第二,PPT并不重要
正如那位朋友说的,重点不是要不要准备PPT的问题,而是以清洗的脉络呈现你要表达的东西,也便于他人去理解。
是的,PPT真的不重要,最起码我一直以来不是特别喜欢把所有东西都放在PPT上,按照PPT上念绝对是一种很LOW的方式。
真正的知识分享,PPT上那小小的页面绝对承载不了你那要表达的丰富的意思,只能作为一个引子,引出你要表达的东西。
或许炭笔加白板会是更好的补充选择,这样更容易让听讲者将注意力集中到你手里的炭笔中。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前提是,你对你将要分享的东西有足够的准备了解,不然还不如照着PPT念来的有用。
第三,脉络+条理
这一点正是那位朋友表达的核心重点。
我们需要将我们要分享的东西进行脉络梳理,并且将这个脉络告知接受知识的人,先圈定我们的范围,并且理清楚前后逻辑关系,是一种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逐级上升的方式去理解。
其次,任何东西都是有其核心重点以及难点的,我们再起一个版块,将其中重点的东西拎出来做深化讲解。
这两步一过,大部分认真听得人基本已经对你要讲的东西以及GET的差不多了,因为他已经知道范围是什么,主次是什么。
如果再不明确的,那就来最后一个环节,QA。
在这里对于听分享的人有个建议,千万对别人的QA不要不上心,因为每个人对于问题的理解角度是不同的,这个时候是你了解别人思考方式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不要浪费。
第四,场景化描述
对于受众来说,与你有相同认知或者经历的肯定少之又少,如果你单纯的以一种你很容易理解、理所当然的角度去阐述,其他人可能会很难理解。
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所掌握的大体方向也不同,很难与你有同一个认知。
那么,场景化带入很关键。
所谓场景化带入,即结合受众的情况,将你要表达的东西,结合实际的场景去描述。
举个简单例子,我要讲述大数据分析师和大数据平台开发工程师有什么不同,如果受众是普通的业务人员呢?
我总不能告诉他,这个岗位要什么技术,那个岗位要什么技术,并且每种技术要什么水平。
如果是这样,肯定是一次失败的分享,因为他们对于不同技术本身就很难理解,更不用说不同技术还需要不同的水平。
如果我告诉他,大数据分析师能在实际业务中,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再捎带的以他们理解的方式,解决那些问题会涉及到什么,或许他们就更能理解到其中的区别了。
第五,互动,别他们停下思考
在分享的环节中,最能让被分享者集中注意力的就是互动,最简单的比如反问、以及让他们参与讨论,这也是深化了解的最好方式。
在演讲分享的过程中,单纯的被动接受,跟实际参与讨论最终获得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参与讨论的东西,都是你经过一定的思考的表达,不管对错与否,你都针对要分享的主题进行了细细的思考,并且结合了你自身的认知去解析其中的问题。
比如分享的时候,有个朋友就问我,传统的公司里数据分析师与互联网行业里数据分析师的区别。
我就让他们从传统公司的一些业务特点,以及互联网公司的一些业务特点去讨论,去反问他们,对于这些他们肯定是相对了解的,再基于这个基础上,我们根据业务特点去阐述为什么有区别。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简单例子,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在分享的过程中,尽量的让被分享者自己多去思考。
对于被分享者的忠告
听完分享别急着要PPT,PPT这东西只是个媒介,关键是自己有没有理解进去。
最好的资料不是分享者的PPT,而是你在听讲的时候做的笔记,最后根据笔记进一步整理的东西,这才是你自己的东西,PPT是别人家的东西。
最后,希望这些东西能够对一些有分享需求的朋友带来帮助,其实对那些需要接受知识的朋友也是有帮助的,告诉你如何去接受新的知识,如何掌握自己听讲的节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