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完美的父母?经济学家用数据告诉你答案

一本非常规正经的经济学家的书,大量数据分析背后告诉了我们匪夷所思的现象背后的逻辑。

下面从中提炼一些育儿的数据分析,希望对宝妈宝爸们有所帮助。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育部开展的一项“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测算2万多名儿童从幼儿园到五年级期间的学业进展,研究对象从全国各地抽取。

通过大量丰富的数据,呈现了以下与儿童考试分数相关或者不相关的总共16大因素,依次成对分析:

有关:父母学历高

无关:家庭完整

这一点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教育水平高的父母往往很看重教育,智商具有高度的遗传性。但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学业水平似乎影响不大,至少在低年级是如此。

有关: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无关:父母最近搬入了条件较好的小区

社会经济地位的成功,说明此人智商和教育水平较高,而搬入条件较好的小区对成绩并不帮助,如同换了好鞋不会跳得更高,好房子无法提高数学或阅读成绩。

有关:母亲在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为30岁或30岁以上

无关: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假设一名妇女30岁之后才要第一个孩子,这样的母亲往往是想接受高等教育或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她们比未成年妈妈更想要孩子,这不是说初为人母年纪较大就一定更称职,而是说这样的母亲能够为母子双方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的妈妈,即便到30岁之后想要第二个孩子,也不具备这种条件。

与此同时,母亲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都辞职在家,似乎毫无帮助。养育过度的父母或许会觉得二者毫无关联这一点令人泄气,如此一来,那些母子课程还有什么意义?但数据表现出来的规律确实如此。

有关:出生体重低

无关:参加过启智计划(美国联邦政府推行的学前教育计划)

早产儿对儿童的整体健康有害,因为其预示着父母养育不当,毕竟怀孕期间抽烟喝酒的母亲,不会因为孩子出生就幡然悔悟。

而启智计划,尽管一再受好评,事实却一次次地证明,该计划从长期来看,收效甚微,可能是以下原因:一般而言,参加启只计划的儿童白天虽然不用和自己教育水平低、劳累过度的母亲在一起,却得和别的教育水平低、劳累过度的母亲在一起,以及一屋子同样贫困的儿童。

以美国社会而言,启智计划的教师仅有不到30%有学士学位,且这个岗位收入微薄,仅为公立幼儿园教师年收入的一半。

有关:父母在家讲英语

无关: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馆

这一结论是与拉丁美裔学生做比较得出的结论,其父母不讲英语的比例较高。

假如父母不仅讲英语,还会在周末带孩子参观博物馆以拓展文化视野,结果会怎样呢?

抱歉。填鸭式的文化教育或许是养育过度的一个基本信条,但研究的数据表明,参观博物馆与考试成绩并不相关。

有关:是被收养儿童

无关:经常被打

被收养与学校考试成绩高低负相关。为什么?

研究表明,亲生父母的智商对儿童的学业水平造成的影响远高于养父母的智商,而将自己孩子交予他人收养的母亲智商往往明显低于收养者。

它与主张人性自私的基本经济学理论有关:想弃养孩子的母亲可能不会像想要孩子的母亲一样认真做产前保养。

我们可能认为打孩子的父母在其他方面也不文明,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调查中需要父母与联邦政府人员促膝而谈,当年承认自己打孩子,坦白这种行径的父母要么是不文明,要么本性诚实。

或许诚实作为正确育儿方式的一部分,影响要大于打孩子这种不当的育儿方式。

有关: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无关:经常看电视

父母如果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孩子往往能在学校取得好成绩,与教育行业息息相关的父母才会参加,但参加交易会本身并不会提高孩子的成绩。

儿童的考试成绩与看电视的时间并不相关,这虽然与传统观念相悖,但看电视显然不会让儿童的大脑变成一团浆糊。

芬兰的教育系统名列全球最佳,多数芬兰儿童7岁才开始上学,但在上学之前,就已经通过看配有芬兰语字幕的美国电视节目自学识字了。

有关:家中藏书多

无关:几乎每天都挺父母读书

家中藏书多的儿童确实在学校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但经常给孩子读书却对童年早期的考试成绩并无影响。

这似乎有些蹊跷,如果仅仅家中有藏书就可以让儿童变聪明,那可能有人打算装上一卡车的书,给育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发书。

的确有人这么做。2004年初,伊利诺伊州的州长就宣布每年耗资2600万美元,每月寄一本书给每名已出生,但未到上幼儿园年龄的儿童。该州有40%的三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不达标,此举是至关重要的干预措施。

数据只是说明了,买大量童书的父母本身聪明睿智,学历很高,抑或他们本身便很注重教育。

书籍并非智利提高的原因,而是智利出众的表现。

笼统地讲,“有关”的8个因素是对父母特性的描述,“无关”的8个因素是对父母行为的描述。高学历、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的父母所生育的子女往往能在学校取得优异成绩;

但儿童是否去博物馆、是否被打、是否参加启智计划、是否经常听父母读书,或是否坐在电视机前不离身似乎并无影响。显然,父母对育儿而言仍是关系重大。

有些方面的影响多数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经注定了。即便是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有可能因太过努力地管教孩子,最终却弄巧成拙;相反的,有的父母心地邪恶,行事乖张,孩子却很有成就。

作为父母,你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程度,不如你本身的特质。

最后的荐书时间~

怎样做完美的父母?经济学家用数据告诉你答案_第1张图片
魔鬼经济学01

End.

我是金牛的牛牛

审计狗&ACCA培训讲师

三线城市的斜杠青年

此生三大乐事

英语·健身·旅游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做完美的父母?经济学家用数据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