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APP体验分析

产品基本信息

  • 名称:钉钉
  • 版本:iOS V2.2.2 (更新频率平均每月1-2次)
  • 简介:阿里巴巴出品,专为中小企业和团队打造的沟通、协同的多端平台
  • 理念:钉钉,是一个工作方式!让沟通更高效 让工作更简单
  • 目标用户: 中小企业和团队

产品功能结构

钉钉APP体验分析_第1张图片
产品结构

本次主要体验钉钉的特色功能DING

DING 使用场景

  • 周一下午,产品经理小P匆匆赶往会议室,却被告知会议室被急调,需临时更换,此时离开会时间只剩下10min了,按往常做法,小P得到群里发消息让大家相互通知,最后还免不了被抱怨,但这次只需要打开钉钉,DING一下所有与会人员,告知会议地点更改,迅速精准确保信息到达,会议按时开始了。
  • 某公益平台的小伙伴遍布全国各地,有自己的学习或工作生活,又到了每周一次的线上讨论例会,小M知道如果不提前一点发消息,小伙伴们肯定会忘记,于是打开钉钉,群DING一下,已读未读一目了然,讨论会出席率比以前高多了。
  • 23岁的小K是一个忘性很大的人,用过各种备忘录推事本却还是能忘记一些很重要的事情,于是在关键时刻DING自己一下,督促自己当下就把重要的事情完成。
  • 有着起床困难症的小A已经对闹钟免疫了,总是要赖床许久才能起的来,为了克服,小A决定每天DING自己一下,提前录些语音,于是每天小A为了接自己打给自己的电话,再也没有赖床啦。
    ...

DING 功能分析

钉钉APP体验分析_第2张图片
发起DING
  • 可以DING任何你想DING的人,不管对方有没有装钉钉,有无开启移动网络,只要在联系人里面能找得到;
  • 可以对DING消息进行筛选,包括已删除的消息;
  • 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应用内提醒,且电话、短信都是免费的;
  • 不仅可以语音、文字,还可以添加图片、邮件等附件内容;
  • 当对方消息未读,邮件未阅时,审批未看时,都可以再DING对方一下,再次提醒;

钉钉的已读未读功能加上DING,将发消息者和接收消息者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了,因为可以确切知道对方消息的状态后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很多公司会用一些社交软件,诸如QQ、微信等进行工作方面信息的交流,但交流双方中,发消息的一方是弱势的,因为发送消息时不能确认对方是否已收到,就会陷入所谓的等死状态,所以工作内容交流其实不太适合在个人社交软件中进行的。而钉钉不仅让已读未读可见,当未读时还可DING对方一下~

DING 更新历程

  • V1.1.0 2015/01/13
    1.重要的事电话DING,接听后可以直接语音回复;
    2.历史DING消息可删除,只需关注当前最重要的事;
  • V1.2.0 2015/02/09
    1.用DING发送拜年祝福,有声有图更走"新";
    2.DING现在可发送图片附件,支持对多种常用文件发DING提醒;
    3.免费电话、DING的可用额度能实时显示;
  • V1.4.0 2015/04/03
    1.DING短信现在能直接在短信页面看到具体内容;
    2.DING30次上限调整为DING600人上线
  • V1.5.0 2015/05/05
    1.现在能发送定时DING,重要事情绝不落下;
    2.DING附件可搜索;

以上摘自app store更新内容说明

相似功能app

与钉钉相比,whatsapp有着相似的已读未读的功能。
whatsapp会在对话消息列表里:

  • 以单勾号标记信息已成功发送;
  • 以暗色双勾号标记信息已成功发送到接收者的电话上;
  • 以亮色双勾号表示接收者已读取了信息。
    与钉钉不同的是,whatsapp只是想告诉用户该消息的阅读状态,并且用户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开启状态查看。因为是个人社交,所以对于消息的阅读必达性要求并不高,而钉钉主要是工作内容的交流,所以对于消息的必达性要求会比较高,而DING不得不说是达成这目的的一种小惊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钉钉APP体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