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行孝莫留悔——《俺爹俺娘》观后感

及时行孝莫留悔——《俺爹俺娘》观后感_第1张图片
焦波摄影

文丨淡淡翠

“你手机里有多少张你爹娘的照片呢?你心里有多少个你爹娘的故事呢?”

当焦波站在台上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台下很多人都瞬间红了眼眶。

说来惭愧,我也是近几天才知道了焦波,知道了他拍的这部真实感人的纪录片。

片中没有丝毫大起大落的剧情,也没有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只有淡淡的旁白,和爹娘那平淡如水的日常。

但是这部片子,却能带给人直击心灵的震撼。

为什么呢?

因为真实。因为它戳中了所有人心底的痛——孝与远方不能两全

片中的爹娘相依相守走过72年。虽然也有过吵闹,也有过争执,年轻时甚至三年不说话,但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分离。

焦波是这样回忆的——

爹说:“结了婚就像钉子砸进木头里,再也拔不出来了。”

1999年元宵节,娘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从来没有说过“我爱你”,也从来没说“我错了”的爹,走近娘的灵床前,把嘴唇贴近娘的脸颊,用现代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与娘告别。第二天,太阳从窗子照进来,娘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并且多活了五年。

这是多么真挚的感情!就像片中的爹说的那句话——“从小的夫妻到老亲。”

及时行孝莫留悔——《俺爹俺娘》观后感_第2张图片
焦波摄影

焦波每次离家,他的老娘都会踮着小脚出门送他。直到他走了很远很远,回头一看,还会看到娘站在村前那条小路上,痴痴望着他的背影。

鸟儿翅膀硬了,就会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孩子长大了,就会走向更有希望的远方。

父母无力阻挡,也不能阻挡。只能用那充满不舍的眼神,丈量着孩子离家的距离,绵绵又悠长;用牵挂抚慰着孩子疲惫的身心,让孩子知道,家是永远的港湾与依靠。

“2002年秋天,俺娘九十大寿,我给他们拍了一张合影,这是他们最后一张合影。仅仅一个月后,爹就突发脑溢血再也没有醒来。”

当看到影片中,娘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子女们搀扶着走过已近弥留的爹的病房门时,很多人的眼泪瞬间喷涌而出。

少年夫妻老来伴,从小夫妻到老亲。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无法挡住时间的脚步。

我们总以为,日子还长,父母会一直等我们赚够了钱回去尽孝。可是,突然有一天,等我们猛地一回头,才发现父母已经满头白发,年迈佝偻。

原来啊,这世上,最经不起等待的就是行孝;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就是父母;最不能隐藏的,就是对父母爱人孩子表达我们满满的爱意。

“小时候,我跟母亲去山上采豆角。我在地头上等着她,喊‘娘’,她就回‘哎’。在喊的时候,这个石崖就会发出回声。”焦波指着那座山说。

片尾,一声回响不断的“娘”和“爹”喊出去,只有天高地远、白云悠悠,那个回“哎”的人,却早已不在了。

焦波在最后说:“要想给爹娘做事,千万不要等到明天。

我擦了擦眼泪,掏出手机,拨通了妈妈的电话。

她很开心地说:“你整天那么忙,俺都不敢给你打电话,怕打扰你写东西。想暖暖的时候,俺就看看他照片。你也别光那么晚睡觉,糟蹋身体啊……”

如果有时间,就回家看看父母吧。在你无暇顾及的远方,他们一直在等你。

(后记:希望每个看到本文的你,都能拿起手机,给远方的父母打个电话。)


#日更666#第十八更

#解剖实验室静心研修社#第三十一更

你可能感兴趣的:(及时行孝莫留悔——《俺爹俺娘》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