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的核心----工作+休息

大家有过类似这样的体验吗?

1,本想大干一场利用一晚上4个小时来写论文,结果写不到2个小时开始感觉疲累,继续写1个小时已经没法集中精力在论文上,也没有什么动力,于是剩下的时间都用在刷票圈微博上。

2,周末在宿舍从凌晨1点睡到下午4点,起床后大脑还是昏昏沉沉,需要好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这两种情况,大家觉得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从精力管理的角度,第一种是精力消耗过度,第二种是精力恢复过度。

精力,是干工作的能力,我们每天从事的活动,不是在恢复精力就是在消耗精力,我们把这称为摆动。

精力消耗过度或精力恢复过度消耗太少都会影响我们对于一件工作全方位投入的效能。

就像第一个例子一样,大脑连续中等强度工作2小时以上容易感到疲累,这个时候如果不给自己一定时间休息的话很容易使后面精力投入的效率下降。

而第二个例子,经过14个小时的睡眠,身体的精力已经恢复过度,这时我们需要一定的活动来消耗自己的精力。

这也是为什么精力管理的核心在于工作加休息,只有平衡精力消耗和恢复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工作的高效能。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确定每天停止学习或工作的时间,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工作或学习转移到恢复精力上。

而无论是体能承受力,还是情感承受力,思想承受力(安排生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都需要在消耗和恢复之间达成平衡。

比如,在第一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在写论文2个小时之后,给自己10分钟的休息时间,可以去吃个水果,听首音乐等等,之后再继续写论文(其实这和课间休息10分钟的道理是一样的)。

而在第二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缩短睡眠时间,给自己设个隔天9点醒的闹钟,这样睡8个小时后就可以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学习。

而不同的人的精力恢复和储备情况不一样,所以需要的精力恢复的时间和方式也不一样。

那我们这两天就在时间收集篮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小要求----

1,将自己的清晨三件事按需要的精力多少标好序号,并根据自己一天的精力状况将三件事依次安排入适合的时间段。如我的清晨三件事中最需要花费精力的事情是写论文,而我下午起床后精力最好,那就把写论文标1,并把它安排在下午2点到5点去完成。

2,在自己大段的工作事件中添加你认为适合的休息时间和方式,并记录下休息的效果。可以用符号()标出你的休息方式;符号【】标出效果

你可以拿下面的表格做个参考:

精力管理的核心----工作+休息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Tips:可能有很多伙伴跟我一样,爱通过刷票圈微博或吃零食来放松自己,但我的经验是一刷就停不下来,吃零食也是一样,所以大家在选择休息的方式时要选择对自己吸引力不太强又能够放松自己的活动,像吃个水果,下楼杠桶水什么的hh~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力管理的核心----工作+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