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张纸,你要怎么画?

孩子是张纸,你要怎么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对于一般的心理学看好者来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自卑与超越》。

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是一个独特的整体,部分只有通过整体才能得到理解。整体人格存在于个体的存在之中。每个个体都能反映出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又由整体人格塑造。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作品。

在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中,人性是由六个方面组成: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和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其中自卑感是人性的心理学基础,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学现象,只有在自卑感过于强烈,形成自卑情结时,才成为病态。

与自卑感直接关联的是追求优越感,自卑感来源于人自身的不完美、不优越,追求优越就是人类克服自卑感的动力来源,追求优越的本能使人类在无意识中发展出对生活虚构的信念。个体追求优越感的行为不能脱离社会,而且必须以社会为取向,只能从社会的观点来评价个体性格的优劣,因此个体具有社会情感和社会兴趣。个体在追求优越感和社会承认的过程中,自卑感会促使个体对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进行补偿甚至过度补偿,最终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就是个人风格。一个人的个人风格,在四五岁时就基本定型了。个体是具有自主性的,在追求优越性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虚构自己的目标,形成创造性自我。

根据阿德勒的理论,一个人在四五岁时,个人风格就基本定型,因此问题儿童的个体生活风格,基本是由于儿童早期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的结果。在分析生活风格时,从三个方面着手:1、出生顺序。个体的出生顺序会形成一个人对生活看法,最终形成个人人格。2、对早期的回忆。从早期的回忆能够看到个体的生活目标。3、对梦的解析。梦体现了个体对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态度,是生活风格的重要组成和结果。

教育理念,古已有之,数千年口口相传的各种格言警句俯拾皆是,但缺少系统性,直到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被引入教育理论中,教育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个体心理学强调追求优越的观点也天然地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阿德勒写作了《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他认为,家庭和学校对儿童的人格教育,不同于科学知识的教育,他希望学校通过使用个体心理学的知识,能够矫正家庭教育阶段对人格形成的偏差。他用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案例,对家庭和学校教育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我们应该看到,阿德勒的教育心理学,只是对教育思想一种哲学性的指导,并没有构建起完整的体系化的教育思想理论,也没有提出对教育具体问题的指导理论。

《儿童的人格教育》出版至今已近一个世纪,期间家庭状况、经济发展、教育体制、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社会环境、科学技术以及心理学理论等各方面因素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学习阿德勒理论的同时,也要结合认真思考,去芜存精,使其真正实现指导教育孩子的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是张纸,你要怎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