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句解第三十二

作者:夫子音

《正蒙》句解第三十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原文】:

敦厚而不化,有体而无用也;化而自失焉,徇物而丧己也。大德敦化,然后仁智一而圣人之事备。性性为能存神,物物为能过化。

【译文】:

性格敦厚老实但是没有达到本性开化的程度,这是虽然有身体但是不能发挥本性作用的表现;事情变化的时候会感觉自己的心也受到牵动,这是受到外在事物的影响而使自己失掉了本心的中正。德行深厚的人不但敦厚老实,而且能够使自己的心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而不会受到干扰,这样做就能使仁爱和智慧存在于一身,并且圣人的言语教化,真诚具备。使本性的良善能够发挥出作用来,就能够保存精神而不使其外露,即使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也能使心保持中正不倚,这样才能顺应万物的变化。

【原文】:

无我然后得正己之尽,存神然后妙应物之感。“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过则溺于空,沦于静,既不能存夫神,又不能知夫化矣。

【译文】:

没有我的思虑才能够得到端正自己思想的目的,保存精神不使它沾染外境,就能与万物的变化规律保持感通。只是了解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而不去过于思虑这种变化规律,如果刻意思虑就会沉迷在空无的状态,就会深陷在万物静止的状态中,这样既不能将自己的精神保存起来,也不能通达万物在运行中的变化规律。

【原文】:

“旁行不流”,圆神不倚也;“百姓日用而不知”,溺於流也。

【译文】:

流水遍行但是它保持规律,不会散开,这里讲的是保存精神不让它外露就会让心处于中正之中;百姓每天都生活在阴阳两种气体的运行之中,但是他们并不了解其中的万物运行的规律,这是因为他们每天都沉溺在随着大众生活的过程当中了,而无法察觉阴阳两种气体运行变化的规律。

【原文】:

义以反经为本,经正则精;仁以敦化为深,化行则显。义入神,动一静也;仁敦化,静一动也。仁敦化则无体,义入神则无方。

【译文】:

道义是用来验证经文内容的根本,如果经文传达的思想正确那么就会使道义运用起来更加精细;仁爱是以敦化民心,显现良知为准则,如果行为趋向于本性,并且发生变化,那么这种仁爱就会显现。实行道义但是能保持精神的内守,这就是外在即使有动作,但是内心保持安静的表现;用仁爱之心来敦化民心,即使内心处于中正状态,但是民众已经开启本性的良善,并且言行得到改善,这就是内心处于寂静的状态但是外在已经得到了趋向于本性的转变。用仁爱之心教化民众,使他们能够开启本性的良善,这样做就不会感觉到形体的负累,实行道义但是能保持精神的内守,这样就会遵循天道的运行变化规律,而不会陷入固定的模式,因为一切的变化都是天地运行本性规律的自然显露。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蒙》句解第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