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谈论加班时,我在谈论什么

引言:你必须有一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

人生在世,加班二字,8小时工作制已经名存实亡。作为一名普通的职工,只要活着,还在工作岗位上,总是免不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享受各式各样的加班大餐。

不同的是,有的人加班,领导会“发发善心”,按照国家规定给职工们足额发放加班工资,甚至听说有的地方领导强制性要求职工不准加班,因为加班工资可不是和平时工资一个标准的。

有的人加班,随后享受不到加班工资待遇,但领导仍然可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手一挥,玩去吧,补偿职工足够的调休天数。

但更多的是,班照样加,钱照样没,玩就更别想了。

大多数人很难说在此生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忙忙碌碌度日,不满于现状却无力改变。

即使偶尔因特定事情触发了人生难得几回搏的豪情壮志,也会在无情的现实束缚下怯懦地妥协。

有一句话“你必须有一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对我触动很大。我们之中有些人会经常听周围人讲,日子这样子过也已经差不多了,没有必要把自己逼得这么辛苦,不要太心高气傲。

这样的讲法固然也有一定的理由,但不论是哪种活法,轻松都是没有的,愿意辛苦地满足他人的念想,还是辛苦地实现自己的追求,完全就是自我选择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每做一个决定,都会遇到空前无法想象的阻力,沟通也不是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且也必须承认有时确实可能存在沟通障碍,“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我们当然不可能人人都能实际拥有一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但将目光聚于山顶并不断攀登的人,至少不会在山脚下了却残生。

现代人常常会谈到财务自由,也就是所谓的当一个人财产性收入大于其职务性收入的时候,即实现了个人的财务自由。

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 就可以不用每天这么辛苦地上下班,可以睡觉睡到自然醒,可以把职业当作是兴趣爱好来做……多么幸福!

但如果每天除了上班之外,就在加班和抱怨加班的时间中度过,每天哪怕想实现1%的进步都不可能。

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结合自己本人在底层当服务员的经历写成的《我在底层的生活》一书中,描述了对于底层的大多数美国人而言,每天的辛勤劳作所得也仅仅得满足自己的温饱,几乎没有空余的资金与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技能以改善自身的生活水准, 这是九十年代的美国,又何尝不像当代的中国。

任何时候,加班都不是一件可以炫耀的事情,因为这付出的不仅仅我们的劳动力,而是我们的生活。

标题的格式大家可能会有点眼熟,主要来源于卡佛的《当我们在讨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和村上的《当我谈跑步是,我谈些什么》,两本都是很不错的书,尤其是后者更加推荐,任何事情到了最后拼的都是体能,每个人都应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在谈论加班时,我在谈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