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神说:《认知突围》

书神说:《认知突围》_第1张图片
这是汐然的第8篇原创

《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作者:蔡垒磊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086-7762-0

版次:2017年8月

购买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120137.html

作者简介

蔡垒磊

江湖人称蔡叔,宁波思维工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高智商协会“胜寒”“门萨”双会员,一站式知识平台蚂蚁私塾创始人。对人对事有着极其深刻的洞察力,总能用简单平实的语言戳中你的认知盲点。

推荐语

我们是否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许多人会说:“那当然啦”!但其实这事还真值得商榷,我们的确生活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但精神空间层面却可能大相径庭。每个人的认知不同,所以看到的东西不同,听到的话不同,进而无法彼此交流。人们都说懂得那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道理是不是真懂?凡引发不了践行的,要么并不真正认同,要么是没有真懂。

当你看到跟自己一致或者不一致的结论时,你是仅有情绪体验,还是有深度思考的参与?成长是由一系列的不舒适构成的不惧怕不舒适,是成长的必要条件。提升认知,提升的就是底层知识的正确性。认知的提高没有终点,只要你还在成长,我们就一直在认知提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一、重新认识自己

了解大脑

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欺骗我们,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证实偏差。通常我们很少怀疑记忆的真实性,但记忆有时候并不靠谱,我们会在潜意识里去掉难以归类的部分,补上无关紧要的缺失,创造一个“虚假但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所谓现实”。

千万别装

这个世上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不懂”本身是常态,但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个意识。为什么我们总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构建在他人反馈的基础之上。我们并不能通过“装”来提升自己的真实价值,我们只有认清真实的自己,才不会活在他人的意念之中。

道理都懂,只是懒吗?

对一个正确的道理表现出懒惰,就是认知能力不足的表现。不去践行的原因要么是没有真懂,要么就是你并不认为它一定能指向你要的结果,要么它带来的结果并不做够吸引你。

告别懒惰的建议:学会分解任务;衍生任务未完成的间接后果;养成说断就断的习惯;给自己唯一性的阶段奖赏。

你不是不势利,只是想占便宜

人人都说势利不对,但却在做着势利的事情。但其实每个人本就是生而势利,不势利的基因早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了,只是我们的大脑更愿意接受一个“干净”的自己。在内心勇敢的承认自己势利,更有助于你在重要关头不被世俗的道德压力绑缚,从而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人缘分为资产性人缘和劳动性人缘,劳动性人缘必须时刻维持在劳动状态,持续为他人提供正面反馈,一旦停止,前期的积累就趋向于零;资产性人缘则拥有主动选择权。所以我们都该通过不断积累,建立自己的资产性人缘,获得安全感。

“势利”是贯穿在绝大多数人类行为的始终的,哪怕我们不认为自己在做着势利的事,也只是我们对自己的真实目的认识不清而已。

二、重新认识知识

想要成为一个睿智的人,就得重新认识知识。前几年知识无用论盛行意识,出现大量没有读过书却获得成功的例子,这都是对知识认识的一种偏差。知识不是无用,而是大部分人不会用。很多人感叹怀才不遇,但我们都该反省一下怀的“才”,是不是别人需要的“才”,知识只有具备稀缺性才有价值。

知识分为四个层次:信息知识,加工知识,体系知识,智慧。完善自己的元知识是打造知识体系的关键,深度思考的目的在于休整和完善元知识,而非单单往上造东西。知识变现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点,虽然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知识变现的过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找到最优解。

谁说学生只要读书

知识没有绝对正确,只能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而被不断修正。“高分就是高等学府的通行证”与“高等学府就是高薪的象征”的认知是非常狭隘的。学习是所有人的主业,学习教科书只是学生的一个学习标的而已。

学校和社会完全是两种竞争模式,学校里的竞争类似标准跑道上的赛跑,社会上的竞争类似定向越野跑。我们从外部摄取的信息是最基础的信息知识,只有通过加工、思考,形成自己的体系知识,才能叫自己的知识。

如何摄入有效知识

我们得知道,并非所有的知识都同等重要。知识分为“有效知识”和“次有效知识”,“有效知识”和“次有效知识”的差别在于知识本身的联结点数量和可应用的范围。“次有效知识”的比拼,其实毫无意义,所以要注意多摄入有效知识。

阅读分为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系统阅读对应的是“体系”知识,“碎片”阅读对应的是某些知识碎片。区别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不是阅读时间长短,而是阅读对象。碎片化阅读真真切切地提高了阅读效率,几乎能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用碎片时间去阅读碎片化的系统书籍,是未来快速建立知识体系的主流。

如何打造知识体系

完善自己的元知识,坚持用科学、辩证和逻辑的思维来往自己的脑子里加东西。元知识是底层的基础和算法,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及时,而深度思考则是对元知识这种底层算法的测试和修正过程,再通过不断分享发现问题,进行查缺补漏。

为什么无法持续学习

动力不足最大的原因是认知能力不足,持续学习的动力来源在于对目标的认知。学习与打游戏有些相似之处,比如都是任务制,但收益反馈不同,学习的反馈是延迟反馈。解决的方案得从收益的可见性和即时性入手。学会目标分解,确定收益的短期目标,学会正确计算价值。

三、重新认识金钱

我们首先要做到不抗拒自己对金钱的渴望,才能纠正哪些对待金钱的错误方式,得到金钱的正确姿势。渴望程度决定努力程度,正确方向上的努力程度决定成绩。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才是最大的价值,而金钱是这种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金钱放大人性

吴晓波说:“金钱让人丧失的,无非是她原本就没有真正拥有的。而金钱让人拥有的,确是人并非与生具有的从容与沉重”。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道德水准,是因为没有赤裸裸的金钱放在面前。人并非天生道德水准底下,而是他们受到的诱惑越多,保持道德操守的难度相对也就越大。

如何让一个穷人对金钱拥有野心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强行将其扔到一个充满野心的陌生环境中,逼着他向周围的人看齐。

无节制省钱是个坑

省钱的初始动机在于贫穷,而不是美德。无节制的省钱是错误的金钱观,无节制的花钱也一样。所谓浪费,是个主观词,“不必要”也是如此。很多事是根本没有必要和不必要的概念。正确的省钱方式,可以在不牺牲体验和其他代价的前提下进行。

年轻人该有的财富观

开源永远大于节流,节流有上限,它受制于你的总体收入水平,而开源没有。但开源和节流冲突的时候,大多数时候,站在开源这一边都不会有错。

怎样才能挣到钱

技能选择上,我们要努力学习那些能够通过积累带来改变和飞跃的技能。纵向上,尽量避开几乎无法靠积累达到飞跃的技能和工作;横向上,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攻陷那些被组合频率最高的技能。

我们只所以可以挣到钱,是因为可以让别人正道比原来更多的钱。为他人提供稀缺价值,让别人挣到钱,我们才能挣钱。学会用风险盈利,控制风险,增大赢面。


书神说:《认知突围》_第2张图片

四、重新认识时间

赚时间就是赚寿命,时间就是生命,这本身就是事实。占用他人的时间等于部分消耗他人的生命,请付出代价。注意力才是计算有效时间的关键,滥用注意力的隐形成本非常高昂。

对时间的理解

时间是可以赚的,寿命也好,年龄也罢,本质上都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们的相对性是由“时间是变量”这一本质属性决定的。赚取时间分为两个维度:

第一,单位时间做事的数量;

第二,单位时间做事的类型。

浪费自己的世界是变相自杀,浪费他人的时间则是部分谋杀。当你准备占用他人时间的时候,请征求他人同意,并养成付费的习惯。让自己变得值钱,让别人为花在你身上的时间支付更合理的价格。

我们将注意力用在哪里,就等同于将时间用在哪里,并决定了你是谁。不要操别人的闲心,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是专注在自己的身上。

花时间还是花钱

正确的思考方式:“我们打算拿多少钱,去换有多少产出的时间?”重要的不是盲目地模仿他人成功后的行为模式,而是得先拿时间换钱,将自己的闲置时间尽量用来“换钱”,提升时间的利用率,这样平均到单位时间才会更高。

选择与努力

选择是关于如何使用时间的决定,当我们对时间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客观理性地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计算这些选项究竟分别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收益。客观的评价损失,快速判断可见损失和隐形收益之间的关系。

如何正确赚取时间

赚时间有两个维度,一是单位时间有更多的产出,二是同样的时间和产出下让自己的时间经历更丰富。

提升时间效率的方法:列出条目任务;寻找高效时段;远离噪声干扰;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减少后台运行;降低切换频率;明确任务目的;再挤挤时间。

五、重新认识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多数人搞不懂。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会用错误的方式跟其他人交流,这都源于我们对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本质认识不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挖出事物的内核,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人需要界限

行善有时是作恶,因为他人可能未必需要你的善意。我们行善的行为,本质上市让自己更快乐。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领地界限,虽然范围可大可小,但绝不能没有。

如果说划清自己的领地界限是我们在交往时拥有安全感的先决条件,那么尊重他人的界限则是维持交往的重要因素。真正的高效交往时来源于两个拥有独立性人格的人之间的交往。

父母是否伟大

父母伟大,但没有那么伟大。很多人都还不怀疑地认同父母永远为子女好,但其实父母这种“生物”,跟“对子女好”之间是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的。我们对凝结在其他东西上面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产生了情感,我们付出得越多,情感就越浓烈,亲子“天性”也是如此。

刻意升华情感并自我感动是不正确的,一味的对孩子好才是真正的自私,因为对孩子好是使父母心情愉悦的本意,符合本意的当然是自私,但我们的教育却常常吧这种自私扯成无私,实在是荒谬之极。

婚姻是基于利益的博弈

为了获得更优秀的遗传性状,交配的选择就是一件不能马虎的事情。当我们费劲千辛万苦最终求偶成功并完成交配行为时,恋爱的原始吸引力开始减弱。

我们往往把婚姻看得很神圣,因为那些海誓山盟终于要兑现成彼此的责任和义务,似乎人性得到了升华,但将一件事进行主观的情感拔高就容易偏离事情的本来面目。

世间任何情感的产生,都源于利益,爱是其中的一种情感,当然也一样。产生爱意是因为对方有吸引你的地方,这种吸引你之处必然是在未来于你有利的。

婚姻不是敌进我退的零和游戏,而是一次将团体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团队作战。要维持一个长久的合作关系,彼此都需要让对方有一些危机感,将婚姻置于非绝对安全的境地。

社交的本质

我们正在进行的大部分关系维系,基本都是没有什么必要的,正确的形式显然应该是极少数的长期社交加数量极多的短期社交的组合。所以话说得再漂亮也改变不了等价交换的内核。

最终的情商高低,是以有没有达到你预想的目标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你有没有做某些特定的事为判定准则的。

只要你挑选的社交对象跟你自身拥有的资源基本匹配,多数时候都是能获得等价回报的,多次博弈的收益稳定性肯定高于单次博弈。

知恩得马上报

恩情折扣指的是任何恩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打上折扣,且时间越长,折扣率越高。这种即时性回报的行为策略并不是处于对你道德上的拷问,而是真正值得追随的人际交往策略。

六、重新认识人生

人生的最大意义在于体验,总是体验重复和相似的风景,其实在人生的时间利用率上是吃亏的。理清人生的逻辑,才能成为大赢家。

人生没有假想跑道

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争夺资源,竞争不代表不正确,但我们的真正目的应该在于体验。所有对结果的感知、情绪和反馈只能有当事人自己承担。努力本身就是体验的一部分,努力后的结果也是体验的一部分。

努力过不上好日子

仅仅努力是不够的,坦然承认自己想要努力带来的概率性好处,是需要勇气的。成功三要素是运气、智慧和努力。用链式的顺序表达就是:

初始运气——初始条件——概率性习得初级智慧——努力——习得高级智慧——持续践行——创造更多好运

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正确的努力有三大特点:

第一,努力是一件目的性的事;

第二,努力是一件内生性的事;

第三,努力是一件讲效率的事。

努力的效率要点是:将你的有效努力统统用在刀口上。

少走弯路不一定是好事

避坑本身可能是个坑,一个人只有真真正正地踩进坑里,才会知道坑有多深,内部构造是怎样的。直接帮助对方避坑肯定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方式,因为我们“做了别人的主”。

如果某些坑注定是你达到一定高度前避不过去的,那么早踩肯定合算得多。因为踩得越早,你的损失就越小,对坑的理解就越多一点。

格局决定你的世界

格局的不同,造成了我们在本质上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学习上的认知层次差距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而行为本身又决定了我们的高度。

提升格局的第一个要点:懂得分辨格局的层次。虽然看不到上层格局的世界,至少能看到不同格局的层次。

提升格局的第二个要点:学会扩展时空,学会从更长的时间跨度和更大的空间跨度看问题。

幸福人人都能拥有

幸福不是自欺欺人,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比较。人们总会高度目前渴望事物的价值,同情心不过是展示优越感的一种方式。

幸福除了和他人比较,还需要和自己比较。如果你想获得幸福,只要摆正自己的对幸福的认识即可。

写在最后

这是今年看的对我认知与思维冲击最大的一本书,帮助自己看透了原来认知上的一些误区和障碍。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就是认知上的差别。多数人却不肯承认自己认知的缺陷,让我想到一句话:只有当你明白自己蠢了,你才开始变得聪明了。

虽然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但由于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看到的世界自然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思维层次必然不一样。

能感觉到蔡叔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满满的干货却感觉每一句都让自己受益匪浅,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认知上的改变,蔡叔从人生的六大模块帮助大家重新塑造了认知体系,而怎样去运用这些认知,在于我们自己不断的磨练和提升,愿喜欢这本书的人,都能在这个复杂的时代,做一个明白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神说:《认知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