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只聚焦:
以“实业+投资”的理论和经验,帮助“顺利的企业今后不会掉坑里,已面临问题的企业尽快出坑”。
欢迎关注!
为了适应快速阅读的要求,对于转发的文章,我们都将做删减,并对部分内容作出修正。敬请谅解。
作者:孟祥国
01 什么是绩效管理?
请先看企业运营管理模型图。
评估、奖惩与发展,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基础、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之一,只能做好,不能做差,否则,就会欠下“管理债务”(但要明确,这只是管理债务之一,不是全部),不管企业现在多么顺利,,都会在三年内“掉进坑里”。
做好评估、奖惩与发展,最佳的方法是做绩效管理。
我们期望通过本文帮你5分钟从入门到精通实操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是什么?
绩效即贡献,绩效管理即贡献管理。
绩效管理能够将公司的规划和员工素质、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保证公司的各项规划能够得到完美落实的同时,能够帮助员工显著提升素质和能力,所以,员工也愿意积极参与。
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而非单纯追求可量化的指标数据。
绩效管理的核心在于沟通,在于绩效辅导,在于提升落实好工作规划的同时,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这应该贯穿于计划、组织、控制、实施、总结各个环节。
绩效管理由绩效规划、绩效评估、落实改进措施三部分组成。
2、绩效管理怎么做?
先做绩效规划,其与工作计划不同之处是很明显的,绩效规划至少包括:做什么,为什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起止时间,谁来负责,可能会有什么障碍阻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什么资源克服这些障碍。
制定绩效规划时,领导者跟下属通过面谈、视频等方式(最好一对一,也可以小组形式)沟通确定,这个过程中,领导者更多是引导和启发,承担教练角色。
然后领导者要跟进下属执行绩效规划的情况,跟进的目的一是发现下属做得好的地方(要言简意赅地记录下来),二是帮助下属找出实际执行结果和预期计划之间的差距,然后在合适时间跟下属谈论绩效规划执行情况,就做得好的地方和出现的差距达成一致,并形成解决差距的方案,这就是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的过程,也是需要领导者跟下属通过面谈、视频等方式(最好一对一,也可以小组形式)进行,而且做绩效评估时,领导者也是更多是引导和启发,承担教练角色。
绩效评估结束后,下属去落实提升绩效的措施或方案(即落实改进措施),领导者继续做好跟进和评估工作,进入PDCA循环,即计划、执行、修正、处理来不断反思总结,提升效果。
绩效管理和许多公司推行的OKR工作法,本质上是一致的。
OKR是什么?
OKR是英文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首字母缩写,中文全称是“目标和关键成果”,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OKR 这套系统最初由英特尔公司制定,在谷歌成立不久,被风投家约翰·都尔(John-Doerr)引入谷歌,并一直沿用至今。现如今有很多著名公司都在使用这种工作管理办法。
通过这么多公司的使用充分说明了OKR工作管理法的可行性,OKR在使用过程中,小企业由于面对的局面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建议以月为周期,中大型企业以季度为周期,但都要从年度规划做起。
实操中,每年年初,自上而下层层签订年度岗位目标承诺书,比如,CEO跟董事长签,COO跟CEO签,部门负责人跟分管副总签。
不论以月为周期,还是以季度为周期,都要通过PDCA循环来不断反思总结,提升效果。
❖年度岗位目标承诺书如何制定呢?
公司先制定整体的年度规划,然后由公司相关负责人根据公司的年度规划,组织相关部门或者人员,通过沟通、讨论的方式,自上而下分解到各个岗位,形成每个岗位的目标承诺书。
❖ 按月为周期时,完整的周期应该是:
月初召开工作规划会议,确定当月的OKR,也就是绩效规划,即做什么,为什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谁来负责,起止时间,预测每项工作可能会有什么障碍,需要什么资源克服这些障碍,并要求相关人员向下属公开当月的OKR。
中间要跟踪下属的执行情况,帮助下属找出预期计划和实际执行结果之间的差距,并帮助下属制定措施弥补差距,直到差距得到彻底弥补为止,这其实就是绩效评估的过程,评估方式可以一对一面谈、可以视频、可以小组会议等,不拘一格,但要仅仅抓住两点:一是要考虑成本和产出的关系,二是要跟下属通过平等沟通的方式达成共识,一般不要采取命令或者强压的方式,除非除非迫不得已。
月末要进行举行月度总结会议,对过程进行反思和复盘,明确工作为什么完成了和为什么没有完成,并对员工的工作做出评价,肯定下属成绩,明确下属今后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实战中,月度工作规划会议和月度工作总结会议,往往合二为一,先做月度工作总结,再做下月工作规划。
❖ 按季度为周期时,完整的周期应该是:
季度初期举行季度工作规划会议,确定当季的OKR,也就是季度绩效规划,即做什么,为什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谁来负责,起止时间,预测每项工作可能会有什么障碍,需要什么资源克服这些障碍,并要求相关人员向下属公开当月的OKR,同时公示OKR。
中间的跟踪,跟按月为周期的一样。
季度末的工作总结会议,除要完成按月为周期的工作外,还可能会进行打分等操作。
整个OKR或者绩效规划,制定是从上到下,逐级进行拆分的类似金字塔式结构,最终拆分到团队或者个人OKR。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分解后最终的OKR,通常如下所示:
O(目标):打造业内最好的产品KR1(关键结果 1);可用性提高 99.5% KR2(关键结果 2); API 响应时间 500 ms KR3(关键结果 3); 0 安全事故
通过O(目标)来进行拆分出KR(关键结果),下一级别的O是上一级的KR,最终保证大家目标方向的统一。
02 为什么用绩效管理或者OKR?
主要有四个原因:
1、公司的一些工作可以量化,但更多的工作无法量化,只能定性,强行量化,只会引导员工把精力放在对于指标完成百分率的关注上,但那些量化指标本身就是不客观、不科学的,员工的关注最终导致跟直接领导和整个公司的对立。
Sony就是被刻意量化指标毁掉的典型代表。
2、能够让全体人员更聚焦、更专注于公司/团队的目标。
3、激活了团队成员,让团队成员主观能动性更强,并能够找出精英员工,拉动中间员工,影响落后员工。
4、能够把落实公司工作和提升员工素质/能力有机结合,能够把公司必须要做的“人员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对OKR的层层分解,保证公司上下目标的整体一致,保证从公司到部门大家方向尽可能一致。
有一项针对美国23000名员工调查发现,只有37%的人知道公司计划做到什么程度,只有9%的人认为他们团队有清晰可衡量的目标。可见,确保公司OKR一致性,既重要又有挑战。
另外,OKR工作法有助于鼓励员工跳出舒适区,员工会更加主动去承担那些富有挑战、超出能力范围的工作,从而拉动和影响其他团队成员。
看到上面的几点,很多人可能迫不及待地打算使用OKR了,认为OKR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很遗憾,天下没有“万能药”。
OKR虽然能够做到聚焦目标、激活团队、让团队高效运转,但OKR更适合那种不易于量化考核的团队,比如研发、业务支撑团队等。
03 如何制定可行的OKR?
为什么要加个“可行的”呢?
因为实施绩效管理或OKR工作法的人,刚开始拆分出来的OKR的确有些不太合理,主要问题是“显得比较抽象”,导致下属在执行时,可行性较差。
所以,为了制定出具有可执行性的OKR,需要遵守一些规则。
这至少需要满足两点:
遵循SMART原则;
遵循五四原则。
SMART是由5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这5个英文单词是:
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
也就是说,我们从上到下分解拆分的任务是:
具体的:相关人员认知一致,没有歧义;
可衡量的:大家都知道当事人距离完成工作还有多少距离;
与公司及有关部门的规划时有机结合的:是公司整体的有机部分;
有一定完成时限的:明确有起止时间;
能够实现的:一定的挑战性,但经过努力、“跳跳脚”是可以实现的。
所以,OKR也鼓励我们跳出舒适区,挑战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但是并不代表去做不切合我们的实际、不可实现的事情。
五四原则是指:
不超过5个目标(O),每个目标(O)不超过4个KR(关键结果)。
为什么要这么设定呢?
OKR强调的是聚焦目标,如果我们O或KR过多,自己都会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或者关键结果,尤其是KR,很多人一开始会把自己的任务都写进KR中去,结果是造成工作重点跑偏。
遵循SMART原则和五四原则的OKR,才会更有可执行性。
04 OKR其他案例
OKR除了可以做目标管理,也有其他的应用场景。在《OKR工作法》这本书提到了用来改善“最小可行性产品”,找出真正关注的目标和关键结果,以此来进行一个快速迭代试错。
下面是一个通过一个二维四象限进行的OKR跟踪,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05 常见问题和关键事项
一、常见问题:
1. 如果OKR不和考核挂钩,那考核应该怎么做?
OKR是考核的基础。但如果采用OKR工作法,进行考核时最好使用360℃评估法,即同一个人,上级、平级和下级同时做评估,但评估的内容应有所区别。
通过这种“多方的非客观”评估,让最后获得的评估结果变得客观起来。
2. 团队定的目标过低,怎么办?OKR需要100%完成么?
OKR工作法采用自上而下分解的办法,能够有助于消除“团队定的目标过低”的问题。
此外,OKR工作法确定各个团队或成员的指标时,是在公司级会议上进行的,透明、公开,这有助于影响拉动制定低指标的人。
OKR目标制定,强调“挑战性”,让自己跳一跳才能实现,通常来说,70%完成就算是不错了。
3. 如果我们实施OKR了,那么KPI怎么办?
KPI过于简单,强烈建议不再使用,有人认为KPI关注结果数据,更适合容易考核的岗位(比如销售),这个理解是片面的,因为,就是容易考核的岗位,也有不能量化的目标,比如,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是不是积极实践企业文化?有没有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4. 如何确保持续开展下去?
实施OKR工作法,需要公司老大鼎力支持并全力参与,需要管理层从上到下的全力支持,需要PDCA循环。
应该认识到,业绩持续改进和人员素质、能力持续提升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没有公司自上而下的坚定、长期的支持,不可能实现。
二、关键事项:
1、在绩效管理或者OKR工作法中,领导者对下属首要的是帮助,是担任教练角色。
2、聚焦关键目标和结果,less is more。
3、工作规划需要有挑战,不要试图将所有工作都量化,能够量化的工作,其实只有一小部分。
4、层层实时跟踪下属执行绩效规划的情况,避免下属走偏,避免实际执行结果与预期计划出现差距后执行人不知情。
5、绩效规划和绩效评估,既要自上而下,又要积极发挥下属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目标(O)和KR(关键结果)的制定和分解,要经过跟下属坦诚、平等的沟通,要达成共识,让下属知道做什么和为什么做,并能够提前预判可能会遇到什么障碍,需要什么资源克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