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近两日,听到各种声音,很多是关于课程的?如何设置课程?如何带孩子去进行博物观察?

作为一个校园的主要引领者?亦或是开发一门课程的核心成员。大家可能更多地去关注“术”的层面了。而忽略了很多,但我还不太敢表达成是“道”的层面。

无论学校的发展还是课程的开发,其实这两者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人”?作为学校引领者、课程开发者是否能够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能够建立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

可以用黄明雨老师做出版、办学校来看待这两个问题。

首先:我们和黄老师沟通交流,看黄老师写的文章,一定能够感受到他的知识体系。他对华德福、对中国文化的部分有着很深入的理解。这对于他如何办学来说是有其“根”的,有其“精神”的。

其次: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的支持。黄老师是非常优秀的出版人,阅人、阅书无数。这就是他的资源,他的支持系统。以这词的研习营(这个项目)来说,正是由于黄老师有这样的资源,有人力物力的支持,就使得我们聚集在了一起,享受着一位位老师的中国文化分享,愉悦地感受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换做另一个人,是否可以做到呢?就一般人而言,是不是很强大呢?

最后:不要忽略内容。刘森老师开营就说过“现在太多人把形式当内容了”,想知道中国文化课程如何开展的,是不是在考虑形式的层面?形式为内容服务,当内容丰富,清晰起来时。形式重要吗?这几天老师们讲课,大家感受到非常外显的形式了吗?却让我们为中国文化而震撼,唤醒了对生命的感知与敬重呢?老师们的课,看似就是传统的讲授啊!内容大于形式,他们对自我课程内容的大悟,才能用“神气”的部分来影响着我们,这是大道至简吗?

黄明雨老师在辛庄示范落实的课程,可以和大家分享。可以借鉴。但是我们没有黄老师的这种知识体系,社会支持系统。也是学不来的。比较之,我更希望听到黄老师分享他如何建立知识体系,如何把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做的很强大,能够为他所用。“少年强则国强。”而我一直秉持的想法是“师长强,则少年强!”我们只有利用自己现有的,可利用的资源。为自己的学校、为自己的课程、为自己的家长和孩子服务。要顺势而为吧!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根”。

                        左岩有感于新教育中国文化研习营

                                                          2017.7.27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