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焦虑背后对思维方式的反思

上周做总结的时候谈到了最近零零碎碎读的几本书,表现出了一种对知识的贪心。除了那天总结时提到的“期望>能力就会有压力,想法>行动就会焦虑”的情绪原因外,试着总结自己最近在读书时,对自己思考方式的的启发以及随后的一些问题和应对的方法。这些方法可能并不新鲜,更多是是自己在阅读中学习使用这些方法的私人体会。

思考方式1:横跨多个学科的综合性思维方式。

这其实也是1月读查理芒格的书提到的多元思维模型,拥有跨学科的模型,可以最大程度的贴近客观。 发现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更像是一种时代景观不同侧面的展现。比如之前在看东京女子图鉴的时候,自己只想到了物质主义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渗透、被广告标榜的刺激和心理需求难以满足的矛盾。但是学霸猫《现代社会:一个诱人却必输的游戏》这篇文章,把个人心理的困境与他所在的时代联系在一起:提到了资本主义传统经济增长/消费方式;企业组织和驱动方式;家庭和情感本质的探讨、未来创新引擎的驱动力等等问题,横跨多个层面让思考变得更有深度。深刻的洞见往往是跨学科的综合思考的结果。普世的智慧往往来源于大量的事实的提炼和多种模型综合效应发生叠加作用的结果。

尝试用多维度的去思考,用更“生态”的视角去审视,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是如何折射出系统整体性的特点的?当一个因素发生改变时,这种改变是如何传导到其他各个方面?这种思考方式可以把之前自己单一/片面的观点串起来,在接收一个新的知识的点的时候把它并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同时加深对现象本身和自己原来认知的思考。

思考方式2:概括和抽象的思维方式。

最近读《创崛》有一句话印象很深:“阶层是具有共同利益和相似思维、感受和行为倾向的人的总称,但是这些相似性基本上都是由经济职能决定的,即由他们谋生的手段决定的,所有的其他的分别都是因这一点产生的。”

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可能更多的关注和体验到的是个体的生活、思考方式,却很少有从个体的不同的特症中抽象出来思考的时候。《创崛》这本书无疑为这种高度抽象的思维方法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穿针引线,从大相径庭的表现的归一延伸,把创意阶级产生的时代背景、工作生活方式、思想行为倾向都做了高度的概括,提出自己的理论,阐明影响因素、解释过去的现象并且预测未来。在高度概括和抽象的思维方式下,才有可能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以前我自己是个不怎么关注新闻的人,现在觉得其实引发大量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流行文化都有一定参考价值,从不同个体的背后可以分析出群体的特征,从不同现象背后可以看到时代的洪流和脉络。如果看新闻只停留在知道了发生什么事情,那无疑大部分新闻都是信息垃圾,只有经过深入的思考,才能把信息变废为宝。

思考方式3:对元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我自己的本科是学习财务的,会计所有核算都建立在一个等式基础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使是复杂的企业合并,再多的步骤和调整的本质还是对这个等式的贯彻。

比如我男朋友在跟我谈论政治问题的时候、最终还是要落脚点在国家/人民的定义和关系上,通过基础概念的定义发展出不同的派别,思想。诠释和理解不同的现象。

比如西方哲学是思维式逻辑式的,东方和宗教的方式是体验式的,因为更多表现为超越语言所以容易被扣上神秘主义的帽子。但是他们根本上都是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这种思维方式最先是从马斯克的TED演讲中学到的。后来发现不论是实用的学科的学习,还是思维的探讨,深入认识元问题,保持对基础概念的独立思考都是很高效的学习方式。尝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从最基本的原理定义开始思考,如果有相关的积累可以尝试自己下定义/分类/预测,这听起来似乎有点狂妄。元问题可能会在你的脑海里徘徊很长的时间,可能需要吸收很多的资讯、可能很久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有时候自己的观念也会练习左右互博术,也会带有偏见或和事实相左。实践、持续的思考、真实信息的佐证都是有效的检验机制。这么做的确有点难,但是最近发现,重新复述和定义自己对基本问题的理解是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有效工具,尤其在发现自己思维的漏洞上有奇效。表现为自己思考不同观点的的时候,往往能从元思维开始理清和更新思路。

结语:

哲学家芝诺用圆的面积比喻已经掌握的知识,用圆外的空白代表尚需学习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

自己开始认识到一个观点背后的看不见的高度积累,不仅仅是一个方面的超越,而是多个维度的碾压。想透彻的了解别人的观点/思路要花的时间远远多于作为一个信息被动接受者的时间,尤其是在自己的涉猎还不足以搭建成一个框架的时候。今天提到的三种思维方式在最近的确某些时候让自己觉得有些失落或者焦虑,因为没有办法迎合假装学习的幻觉、迎合大脑喜欢确定性的天性,因为自己阅读处理的速度下降了,却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补充的知识。勉励自己保持审慎和怀疑、保持谦逊和开放、不要忘记思考的乐趣,不要忘记思考的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焦虑背后对思维方式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