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矛盾与生命力的共存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话
——实现中国班主任研究的方法论自觉(第二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综述)读后感
武义县熟溪小学蓝美琴
第二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主题为“方法论的自觉与教育政策的更新”。与会代表在发言和讨论中,高度关注了班主任研究的特殊性,形成了方法论的自觉,并未后期研究班主任政策体系建立了良好的思想与指示基础。本次论坛直接聚焦方法论主题,代表们的发言和成果分享也大量涉及方法论主题,相对于当前极多的经验总结、故事叙述等形态,这一聚焦将极大提升中国班主任研究的境界。对于我而言,有着对理解实践、改变实践的追求,但对班主任的育人价值取向有时候会有偏离,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我了解了班主任发展、研究中的一些本源问题,明晰了班主任作为研究者的身份,进一步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一、矛盾与生命力的共存:班级育人立场的清晰
育人取向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有关。班级日常生活并不全是单调与琐碎的日常事务,而是矛盾与生命力的的共存,并具有丰富教育性的日常活动。以前我的班主任水平也仅仅是停留在管理的层面,现在我才明白:我们是用教书来育人的,教书只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而绝不是教育的全部。所以,我们不能把工作窄化矮化,不能成为知识的搬运工、技能的规训员,否则,教育将被抽去精气神,越来越低俗化。教育教学的高度无法超越自我探索的深度。教师是和学生一起来生活的,而不是和学生一起做题的考试的。因此,教师应该有自己比较完善的教育生活观。教育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劳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塑造思维,激活生命,指向精致、丰富、高贵的人生。
我们应该从昨天那种把自己总看作是学生的管理者、培养者、引领者等“救世主”意蕴的角色中走出来,主动和学生建构时空的共在、生活的共享、生命的共建,逐步树立“共生共美,幸福同构”的新学生观。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师一段教育历程的陪伴者和见证者;学生,是教师一段教育生活的丰富者和精彩者;学生,是教师一段教育生活的建构者和增值者。
二、班主任研究视角的拓展:明确了岗位建设的做法与意义
在班主任研究视角的拓展这块内容中,我在读到“适应”与“本源问题”两个关键词时,联想到今天雷所在会议上的发言,结合班级学生的岗位建设,有了一些思考:
对于班级岗位建设,学生也需要这样的思维:我是谁?要做什么?怎么做?
1.适应角色的转换 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他人生的重大改变,从自己都才刚刚适应,实现平稳过渡,转眼又要走向一个对自己来说可能是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全新的工作。不仅有一个做事的适应期,更有一个心理的适应期,从做好自己的事情走向做好大家的事情,需要做好心理的各种准备,也许工作中会有困难,会有各种意料之外,这些都是需要帮助小朋友做好岗前的教育的。
2.适应岗位转换 岗位建设需要小朋友们明白走上岗位就是从我自己一个人,走向了全班的大家庭,不但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做好班级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给学生从适应到转换的时间与空间,要有指导学生做事的耐心与付出,也要有静待花开的心态。
3.适应思路的转换 在集体的活动中,学生需要树立在集体中锻炼自己、成就自己,在为班级做事的同时,也是实现了自我的成长这样的意识。虽然学生还小,但是只要我们慢慢引导,总会在一日一日的班级生活中实现意识与思路的转换。
4.适应工作方法的转换 在岗位工作了过程中,要时时引发学生问一问自己,通过我的劳动,这个岗位上的状态发生变化了吗?地面更干净了吗?桌椅更整齐了吗?同学们更喜欢这个集体了吗?我自己跟昨天、过去比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等等,这样学生的服务意识、岗位意识就会慢慢一点点形成。
在班级发展中,无论是对待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还是一个个他人、群体,更需要每个个体保持内在的尊严,需要在沟通、对话中,自觉形成与他人、集体相互依存、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我”与“你”的关系状态。将个体的“小我”创造性地融入到班级之“大我”中,将班级之“大我”的精彩积淀与个体之“小我”的过程,并且保持着持续的、发展的状态。
三、思维方式的更新:明确了思维方式自觉的价值
思维方式是个体认识外部世界,进行理性思考的具体方式,它渗透在有意识的行为之中,不同的行为方式背后,往往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班级日常生活变革需要复杂性思维,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偶然性、矛盾与冲突,厘清班级变革中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积极与消极、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班级文化应全息渗透到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凭借,文化建设需要整体布局、有机推进,从而形成班级自行组织的、各文化要素之间横向融贯的,纵向发展、阶梯循环、递归的,确定的文化方向与不确定的突发事件处理实现弥合的文化建设脉络。
在班级日常变革中,要借助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思维方式,如整体思维、生成思维、关系思维等,将班级中的个体与班级的联系看作是相互支持、相互成全的关系,从而把握班级管理的双向目标。
就学生班级生活与发展而言,真实、多元、过程等是及其基本,最直接的特征,充分体现着复杂系统的特征。更重要的是,真实的社会生活一定是充满复杂性的。所以,学生需要复杂性思维的滋养,班主任需要有充分的教育意识,应该认识到思维方式培养的价值与过程,捕捉、判断和利用资源,促成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